听到何足道说他已经见到了他们的大哥,几位老者不自觉地猛地抓紧了椅子的扶手,指关节都因为用力而泛白。
一双双原本浑浊的眼睛里,像是被点燃了两簇火焰,顿时精芒阵阵。
就连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的深深皱纹,此时,仿佛都藏着激动与期待。
其中一开始说话的那位白发老头,嘴唇微微颤抖着,喉结上下滚动,像是有一团难以咽下的情绪堵在那里,
就连声音也带着明显的颤音问道:“那大哥他如今身在何处?麻烦何兄快带我们去找他。”
“是啊,你快点说...”众老连忙催促道,他们的眼神中满是急切。
何足道点了点头,宽慰道:“诸位放心,大哥他之所以把这块令牌给我,想必也是做了让你们去找他的准备。”
没错,何足道和这些老者嘴里的大哥,正是隐居在禾坪头村的——嘎迪公!
当然,也可以叫他的大名郑宏基。
之前,半隐居在禾坪头村的何足道,一名心腹爱将在鹭岛被人暗杀,这让重情重义的何足道怒不可遏,他特意亲赴鹭岛替其报仇。
当时,郑宏基敏锐地察觉到这事不一般。
担心何足道前往鹭岛可能会面临诸多凶险,怕他力量不够吃亏,便把自己的贴身玉牌给了他,
慎重地嘱咐他,若搞不定的话就去找住在鹭岛市修养的那几个人。
当何足道看到那几个人的名字时,心底不禁一震!
因为那些名字不仅仅在鹭岛,甚至是整个南方地区都有着深厚影响力的人物!
何足道没有拒绝大哥的好意,但是他纵横商界这么多年,自然也有着自己的手段和本事,
所以带着阿龙来到鹭岛后,凭借着自身的智慧和关系,很快就报了仇。
该埋的人也埋了、该杀的人也杀了,一直都没用上那块玉牌。
正打算回禾坪头时,他突然陷入了沉思。
他心想,那样身居高位的几个人,嘎迪大哥一个玉牌就能让他们无条件帮忙?
那么这几个人会不会和自己一样,都是曾经受过嘎迪大哥大恩的人?
出于“同病相怜”的心理,他决定去见一见。
事情果然不出何足道所料,这群身居高位的老人,听到他是嘎迪大哥的兄弟以后,情绪比他想象的还要激动!
等何足道说完,一位老者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缓缓说道:“确实如此,
大哥能把自己贴身的玉牌给何兄,想必也是想见见我们了。”
另一老者点了点头:“不错,不然以大哥那神秘莫测的手段,他若有心躲避我们,我们根本找不到啊。”
“是,这么多年来,我们动用了各种关系,寻遍了大江南北,
每一个可能的线索都不放过,大哥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毫无踪迹...”
众老者没有回避何足道,你一言我一语的聊了起来,眼神中满是回忆与感慨。
何足道犹豫了一下,说道:“诸位,嘎迪大哥于我是有救命之恩,那和诸位是...?”
众老者被何足道这么一问,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了多年前。
几人互相看了看,最后由地位最高的那个白发老者,缓缓讲了起来:
那是民国二十年,华夏大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日寇如残暴的野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城市被战火吞噬,原本繁华的街道变成了一片废墟,残垣断壁在浓烟中摇摇欲坠;
村庄沦为废墟,袅袅炊烟不再,只剩下一片死寂和破败。
大片土地沦陷在敌人铁蹄之下,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扶老携幼,在逃亡路上风餐露宿。
他们的眼神中满是恐惧与绝望,孩子们饿得哇哇大哭,老人在病痛和饥饿中苦苦挣扎。
而不作为的国民政府却采取不抵抗政策,眼睁睁看着国土沦陷、百姓受苦,这让每一个有良知的华夏人都感到无比愤怒。
面对日寇的暴行和国民政府的不作为,不屈不挠的华夏儿女自发进行自救。
上至高官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数有识之士挺身而出,心中燃烧着爱国的火焰,决心为保卫祖国、拯救同胞贡献力量。
那些高官贵族,有的毅然捐出巨额财产,四处奔走购置枪支弹药,支援前线抗战。
他们不顾个人的财富得失,只为了让抗日队伍有更强大的武器去对抗敌人;
有的利用广泛人脉和丰富资源,为抗日队伍秘密提供重要情报和紧缺物资,在幕后默默付出,为抗战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他们在危险的环境中小心翼翼地传递着每一份情报,每一次交易物资都如同在走钢丝,但他们从未退缩。
老百姓们同样毫不含糊。
街头卖菜的大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精心挑选自家种的新鲜蔬菜,趁着夜色偷偷送到抗日队伍营地...
茶馆老板表面上和往常一样迎来送往,实际上却不动声色地收集情报,巧妙地和客人闲聊,
从只言片语中捕捉有用信息,再通过秘密渠道传递给抗日志士。
这些华夏爱国人士,不分阶级,他们用着朴实而坚定的方式,为抗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其中还有一股力量,对于抗日也很积极,那就是庞大的海外华人华侨!
这些华人华侨得知祖国遭受日寇侵略的消息后,心急如焚。
他们虽身在异乡,但爱国之心从未改变!
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将辛苦积攒的财富毫不犹豫地寄回祖国。
同时,积极组织医疗队,不顾长途跋涉的艰辛和战争的危险,毅然回国支援抗战,用行动诠释着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与忠诚。
他们在异国他乡努力工作,省吃俭用,就是为了能多为祖国出一份力,那一份份捐款和物资,承载着他们对祖国的无限牵挂。
嘎迪...郑宏基也是这众多抗争者中的一员
关于他是哪里人从哪里来,从来没人知道,不过大家也不好奇!
毕竟在那个乱世,流离失所、身世成谜的人太多了,只知道只要是一起抗日的,那五湖四海皆兄弟!
郑宏基一出现,便带着一股浩然正气和强烈的担当,还有许许多多的枪支弹药。
很快,他就组织起了一支力量强大的抗日队伍。
那些枪支弹药就像及时雨,让原本南方沿海地区装备简陋的抗日力量有了更强的战斗力。
在座这些身居高位的老者,都是当年和嘎迪公并肩战斗的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