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李知行回到上泉镇照看生意,穆有粱和黄跃也告假说要到双宁营棚村的营地处理琐事,留下孔盛东、游十郎一路陪着黄跃去西隘口巡视。
因为这几年西面的商道常年有五六家商号在运送货物,道路早踩得十分平坦,有坑洼的地方朱胜也早命人修葺好,所以一路骑马可以畅通无阻。在路过农庄的时候,黄跃免不了赞叹了一番,他没想到双宁营竟然在山里,经营着这么大一片农田,还养着大量牲畜。
孔盛东解释道:“监军大人,我们双宁营住扎在此地的军兵,日常除了驻防巡视,闲暇的时间都在干农活儿,这样可以避免来回运送粮食的麻烦,军兵们也不至于荒废时间。山里的水源、气候也好,所以种什么长什么,还长得格外旺盛,晚间我请监军大人吃烤野猪,再尝尝山里的蘑菇。”
黄跃因为已经得到孔盛东的承诺,能拿到一千贯的贿赂,这几日心情特别好,也不好再面子上过于为难双宁营,因此说道:“孔将军安排吧!吃什么倒是其次,关键要看看驻防官兵的士气如何,不能因为此地安逸就忘记值守的重任。”
孔盛东答道:“监军大人放心,这地方只是西隘口的接应地,作为中转站传递消息,提供粮食补给,离西隘口还有近两天的路程,这地方的军兵每隔一个月就要和西隘口的军兵换防,没有兵卒敢懈怠。这里的领兵统领是朱博威校尉,他的父亲是已故的游击将军朱胜,朱胜将军在此驻防近二十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的游击将军职位是皇帝陛下特命给予的。”
“哦......这样啊!难得这一对父子如此忠于职守,这样本官就放心了!”黄跃假模假样在农庄转悠了半天,晚上吃进去小半只野猪后腿,这才被人架着去休息。
梁安戊见状恨得牙痒痒,骂道:“真是个饭桶!一路游山玩水连带着胡吃海喝,这样的阉人也配出来作监军?”
游十郎忙上前制止梁安戊说话,劝说道:“阉人也有好的,比如说原来河东道的大监军张承业,办事认真,忠于朝廷,这个固然是个王八蛋,但是我好不容易糊弄住,你可别给我惹事,说话小心点,小声点。”
梁安戊一脸不屑地看着游十郎说道:“游东家,我可没你那样的顾忌,他能把我怎么样?哼!一个阉人!”
孔盛东忙喝止住梁安戊:“你小声点,不就是多吃了点野猪肉吗!你少吃几口,你至于吗?”
梁安戊这才没再多说话。
次日一行人继续向西,穿越山林之后,终于到达双宁营驻守的西隘口。
孔盛东因为数年没有来过这里,猛然一见这里的变化,连他都十分惊讶。原来朱胜,以及后面接管西隘口的毛杰、杜洪,平日根本没有闲着,他们将断崖处的石板运回,在西隘口的上面生生搭建起一座寨子,寨子围墙高一丈三四,墙后用木头和石头搭建了巡逻步道,两边各建箭塔一座,俯视着下面的隘口入口,这样一来,西隘口有了上下两道防御,极大地提高了西隘口的防御能力。在寨子里面,向阳的一面搭建起来一排九间石屋,外墙全部用红泥涂抹填实,作为军兵休息的营房,旁边还有较小的两间石屋,作为毛杰和杜洪的居所和指挥室,寨子内还有马棚、铁木作坊,木牢、武库,与雁门关上的寨子相比,除了规模略微小一点,几乎没什么区别。整个寨子扼守着隘口,像是锁住通往隘口外道路的一把大铁锁。
黄跃见到此景,大为震惊,他没想到双宁营在西面还有这么一座山寨,原来他心中以为这里只是一座一般的哨卡。
等众人进入寨子,进了一间兼做武库和议事厅的石窑内,毛杰、杜洪向孔盛东和黄跃禀告道:“监军大人、军使大人,西隘口目前驻军一百五十人,另有五十人在农庄轮休屯田,自过完年来往商队一百七十多支,过客五百余人,多为山中猎户和采药人,我们抓获奸细、探子二十余人,大多为党项人和突勒人,还有几个吐蕃人,这里看似平静普通,实际是从西面黄河边上进入河东道最近的路线,所以这几年来往的人数在一直增加。”
孔盛东也向黄跃解释道:“监军大人,自此地出隘口,向西几日就能到达津河镇,津河镇在黄河东岸,西面就是党项人控制的地域,西北面和西南方向还有数支突勒的小股分支游牧民,所以此地是预防党项人的第一道屏障和预警点,容不得闪失。”
黄跃一脸疑惑地问道:“按说党项首领已经派人来朝朝拜,表示向我朝臣服,双方还签订了盟约,并商量互开贸易,成立马市,怎么还会有这么多党项探子在这里出现,难道他们有所图谋?”
孔盛东答道:“监军大人,党项人贼心不死啊,他们向来不参合河东、河西各道的战事,谁家强大他们向谁臣服,以此换来自己本族的利益,可是谁家变得弱小,他们会毫不迟疑地背叛,加入强大的一方继续享受利益,甚至会直接下手趁机落井下石。黄大人可向枢密院和皇帝陛下禀明,切不可深信党项人的话。党项军常年盘踞夏、绥等州,一心谋求发展壮大,迟早要成为新朝的外患,不可不防啊!”
“哦......原来党项人如此狡诈!看来以前还真是小看了他们!”
毛杰忙说道:“军使大人所言不虚,据属下悉知,党项军内部各部族已经完全统一,军兵战斗意志十分顽强,连我们抓来的探子都个顶个地嘴硬,不动大刑根本不说一个字。”
“是吗!?这样,等本官走时,带两个探子回去,交到枢密院给几位大人审审。”
“是,监军大人,我们的木牢里正好有两名刚刚抓来的党项探子。”
待毛杰等人退下,黄跃心里盘算了一阵如何用这两名探子给自己报功后,他突然想起点什么来,低声问游十郎:“你说的那种好吃的大雁这几日可有?”
游十郎忙答道:“我刚替大人问过,出隘口半天的路程,山谷里有一个小湖泊,那里这几日正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