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数日,陈军再全力攻城,李通急于戴罪立功,也是率军力战,他身先士卒,挥舞着刀,与攀爬而上的陈军展开激烈厮杀。满宠则指挥士兵对付陈军的冲车。
大战持续了一个时辰,陈军虽略占优势,但城池依旧屹立不倒。
连续攻城三日,阳夏已是岌岌可危,似乎随时都有可能会被攻破。
……
扬州吴郡吴城,建安十年(205年)三月上旬。
孙权正在和手下诸臣决议政事。
士兵进来:“报吴侯,徐州方向有消息传来,一个月多前,赵云率一万大军,兵出彭城,进军许都方向,好像和曹军在陈郡阳夏交战。”
吴郡距离豫州陈郡远了些,直到现在,孙权才知道赵云已兵出彭城。
“哼!这赵云狡诈无比,你确认是真的?”
“应该是真的,此消息已得到多方验证。”
“多言验证?去年底,我军攻合肥,赵云五千骑兵,一万五千步兵来援,本侯信了,结果彭城所有兵力合起来都没有两万,上了赵云的当,害得本侯爵匆忙退兵了,真是可恨,军中斥候探查消息,只知敷衍了事,也该整治一番了,以免日后误了军机。”
孙权一想起这事,火蹭一下子就乱窜起来。自己堂堂一吴侯,被别人戏耍于股掌之间,敌军捏造几封信就吓得自己退兵了,他心里暗恨自己太窝囊。说起来,他至今还不知道,此计出于蒋济之手,只好把事情算在赵云头上。
“有几个在打探消息的斥候都传来消息,想必消息不会有假。”
来报消息的士兵也感到无奈,他是孙权的亲兵,又不是前线斥候。
“好了,你先下去。”孙权把士兵打发走,环顾手下:“诸位,我该如何应对?”
张纮先站出来:“吴侯当集重兵于广陵,伺机攻徐州。”
“为何?”
“陈炎已攻占徐州,唯独广陵除外,他必会伺机攻打广陵,以全据徐州。所以,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我军从广陵北上,先发制人,则占据有利态势,若后发则丧失先机。”
诸葛瑾正好从广陵城回来,此时也在,他连忙说:“恐怕晚了,陈炎行事谨慎,素来未虑攻而先虑守,想必已对徐州加强防范了,早在两个月前,陈炎已让臧洪进驻下邳,臧洪此人,十余年前曾在广陵担任过广陵相,其威望不小。”
“臧洪?兵力多少?”
“年前已有三千兵力,如今想必又增兵了。且若从广陵北上,粮道太长,吴侯需想清楚才行。”
孙权沉默起来,过了一会儿,他看向鲁肃:“子敬以为呢?”
鲁肃很快就组织好语言:“吴侯可……仍旧攻打合肥。”
“此话怎讲?”
“一则,赵云兵进许都,彭城兵力空虚,我军攻合肥,陈军就算支援,兵力也不会多;二则,上次攻合肥,功亏一篑,非战之罪,乃因敌军诡计多端,我军上了当,今攻合肥,我军兵力仍占据优势;三则,攻合肥粮道可控,走水陆两线皆在我军地盘,北上广陵攻徐州,不安因素太多。”
“子敬之言有理。”孙权听了鲁肃的话,连连点头。显然,他心里也倾向于攻合肥。上次从合肥撤兵后,他深以为耻,这次攻破合肥,也能一雪前耻。
“我决定了,我将亲率大军攻打合肥,此次一定要拿下合肥。”
“吴侯。”张纮出来反对:“吴侯可派一大将前往即可,不必非得自己率军。”
“子纲,上次攻合肥未果,此次自然仍需由我亲自率军去,否则如何一雪前耻?你可别说我是吴侯,就不能率军前行,陈炎、曹操等,皆是亲自率军出征,何曾有过畏战?”
“这……”
“此事无须多言,两日后大军出发。”
两日之后,孙权率大军三万,辎重兵和民夫两万,共五万大军,从吴郡出发,走水路在濡须口上岸,再进军合肥。
……
合肥城内,刘馥正在处理公事,士兵来报:“报太守……濡须口的斥候传来消息,江东大军将近五万已在濡须口上岸,正往合肥赶来,五六天后就可以到达合肥。”
“孙权又出兵了?可恨,竟不放过合肥,快……派快马去龙亢向颜将军求援……传令,全城戒备,紧闭城门,疏散百姓。”
为防范孙权再攻合肥时,骑兵来得及救援,颜良听从蒋济的意见,将三千骑兵驻于龙亢,只需渡过淮水,就到了淮南钟离县,再行军两三天时间,就能到达合肥。
蒋济提出这个建议,也有无奈之处,那就是骑兵战马不足。颜良所率骑兵,是去年春从东平陵出发的,历经一年时间,数次大战,士兵和战马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颜良从收拢的降兵中,挑选部分,补充骑兵兵力,再加以训练。
可是,这战马就没得补了。陈军的战马都是在幽州的马场培育出来的,徐州没有这样的马匹。颜良所率的骑兵本来是一人双马的标配,如今,三千兵力只有四千多匹战马。蒋济担心江东军攻打合肥时,骑兵从彭城出发,路程太远,可能会来不及,才建议驻军于龙亢。
刘馥派来的快马只需一天多时间,就能把孙权再攻合肥的消息传到了龙亢。颜良和蒋济立即率军向合肥方向急行军。两天之后,陈军骑兵到达合肥附近,此时江东军居然还没到合肥。
从濡须口到合肥,需要绕道巢湖,路程约三百多里,步兵正常行军需六七天时间。
陈军的斥候从濡须口回合肥,只需一多天时间就能到达。刘馥所派快马到龙亢,也只需一天多时间。陈军骑兵从龙亢快速行军到合肥,需要两天多时间。从时间上看,陈军骑兵确实可以早到半天以上。
颜良抓紧时间让士兵休息,以准备应战。他把蒋济叫来:“子通,你虽年轻,但谋略过人,此战你觉得该怎么打?”
蒋济面对颜良,不敢瞎出主意,只能反问:“颜将军以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