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马超吩咐苏固,一定要全力修缮、加固阳安关,而且要多准备守关的滚木擂石。
此时的阳安关,实则就是刘邦入汉中时,萧何在汉水东岸修建的一座小城。
小城紧邻汉水,在沮水汇入汉水处的斜对岸。
由于当时在这里养了一匹刘邦的白马,故命名白马塞。
至东汉,历任汉中太守不断加固、扩张白马塞,逐渐演变成了白马城。
此时只有白马城的称呼,并没有阳安关的称呼。
真正的阳安关,指的是张鲁割据汉中时期,在走马岭上(位于汉水北岸、沮水东岸,白马城的斜对岸)修建的那个“一关锁三水,一关封三道”的关隘。
一关锁三水,指的是阳安关,锁住了沮水、浕水和汉水;
一关封三道,指的阳安关恰好封住了金牛道、祁山道和陈仓道。
刘备取得了汉中之胜,赶跑了曹操后,走马岭上的关隘才被命名为“阳安关”。
到宋代时,又被改名为“阳平关”。
笔者提前用了“阳安关”这一名称,只是想加强一下地理感。
当前的阳安关(白马城)并非险隘,只是卡在渡汉水、入汉中道路上的一座小城而已,马超自然也没把阳安关当回事。
几天后,拿到苏固筹集的粮草之后,马超便尽起五万兵马,前往米仓山脚下,在米仓道出口处静候张修、张鲁的到来。
如果五斗米军真敢出米仓道,马超相信,他可一战而灭之。
苏则听了苏固的讲述之后,略加思忖,便决定:他留在苏固身边,为苏固出谋划策。
毕竟,苏固自己也知道,自己无论在在治民方面,还是在军事方面,都远远不及苏氏第一才子苏则。
而苏则却知道,即使他现在返回雍州,西南军团也不会派兵前来。
毕竟,西南军团要执行“先消外患、再平内乱”的战略。
所以,收服西羌八族,才是西南军团当前的核心任务。
西羌八族有人口百万,而西南军团只有四万兵马,还真无力分兵进入汉中。
苏则留下,更多的是想将汉中完完整整地交给朝廷。
他毕竟随同了裴茂反叛,如果不立点奇功,恐怕此生的仕途都不会太好。
作为叛军的一员,朝廷没找你算账,没诛你苏氏满门,就已经很对得起你了。你还想做官?
苏固率领城守军顺利地进驻了阳安关。
可苏则却为难了。
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够把汉中完好地交给朝廷。
可如今,哪怕他不参与五斗米军和安汉军之间的冲突,甚至让他们两败俱伤,然后城守军出来捡个便宜,可那时的汉中恐怕也被打烂了。
要想让汉中不被打烂,他必须选择支持一方,然后快速平定汉中的战乱。
他是支持马超的安汉军击败五斗米军呢?还是支持张修、张鲁的五斗米军击败安汉军呢?
这两军从人数上,肯定是五斗米军占优,但从战力上,又是安汉军占优。
这两军在苏则眼中,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安汉军本就凉州叛军的残部,而五斗米军也不能代表朝廷,只能代表刘焉。
在他从雍州出发来汉中前,管亥和于禁都明确地告诉过他,刘焉想割据益州的意图明显。
毕竟刘焉入益州后,准确地说是先帝崩殂后,就没有按规矩每三月向朝廷送一次邸报。
其中,管亥还专门给他讲述了刘备、关羽、张飞、简雍四人,是如何因关张二人不遵将令导致中伏,然后被成公子驱逐出青州的事情。
管亥和于禁都断言,以他们所了解的刘备,必然会入蜀而辅佐刘焉。
刘备的二弟关羽、三弟张飞,皆有万夫不当之勇,步骑皆通,无论是训练麾下士兵,还是排兵布阵,皆极为娴熟。
如果是关张二人之一来攻打汉中,则汉中必不可保。
不过,刘备身上流的也是汉室刘氏的血脉,他或许可以阻止刘焉割据。
当然,此时苏则还不知道,年底(公历393年底)时,张任、张飞二人会各率五千兴汉军,分别走米仓道和金牛道入汉中。
394年初,汉中便会形成四方云集的场面。
哪四方?
张修、张鲁代表刘焉的五斗米军为一方;
马超代表雍凉叛军的安汉军残部为一方;
苏固、苏则代表本土势力的城守军为一方;
张任、张飞代表刘备的兴汉军为一方。
之所以张任、张飞会晚一些到来,那是因为刘备先要在成都站住脚,然后再等秋收。
秋收后,就有粮了。
刘备知道汉中防御体系完整。如果张鲁、张修抢先占据了汉中,要攻破可能需要一年半载,没有足够的粮草供应,肯定是不行的。
公历394年的汉中,一定会热闹非凡。
刘备没有让苏则等太久。
初春之时,刘备就派简雍以“联络沧海商号”之名义,走金牛道来到了汉中,并顺利地见到了苏固与苏则。
刘备在信中,不仅笼络苏固,而且还希望苏固保证阳安关的通畅,因为益州与沧海商号的交易,全部要经阳安关入金牛道。
简雍到来之前,苏固以为刘备是刘焉的打手,根本不想理会刘备。
如今简雍亲自到来,苏固、苏则才知道,原来刘备真如管亥、于禁所说,不仅阻止了刘焉割据,而且还开始架空刘焉。
用简雍的说法是:益州要富庶、要发展,就必须依靠朝廷,依靠沧海商号。
也只有益州不割据,才能与沧海商号做生意。
如此,保证汉中到蜀中的金牛道畅通,准确地说,保证阳安关的畅通,是与沧海商号交易的关键。
简雍说得很清楚,巴蜀商号与沧海商号的交易地点就在阳安关。
交易后,巴蜀商号把青州特产由金牛道运入成都,沧海商号把蜀中特产运入关中。
所以,简雍希望在刘备麾下的兴汉军入汉中之前,苏固、苏则能够保证阳安关的安全,为巴蜀商号与沧海商号的交易打下基础。
至于兴汉军何时能进入汉中,简雍给出的回答是:一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