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国最出名的青楼醉月楼里,
练功石室内。
那流淌的武道星河渐渐平息。
萧峰缓缓吐出一口悠长的气息,气息凝练如白练,在清冷的夜明珠光下久久不散,最终归于无形。
他眼中的深邃星芒也悄然隐去,重新变得平静而内敛,仿佛两泓深不见底的古潭,不起波澜。
萧峰站起身,周身那无形的、涵盖刚柔阴阳生灭的“势”如潮水般退去,尽数敛入体内每一寸筋骨血肉之中。
澎湃如海啸的力量被完美地约束、收束,不留丝毫外泄。
此刻的萧峰,身形依旧伟岸,却再无半分迫人的气势外放。
他就像一座沉寂的火山,外表是普通的山岩,内里却蕴藏着足以焚天煮海的恐怖能量。
现在的萧峰看起来,就是一个眼神沉静、步履沉稳的普通人,一个走在路上绝不会引人注目的路人。
厚重的玄铁门无声滑开。
门外清新的空气带着竹叶的微涩与夜露的凉意涌入。
青萝老板娘月娘和几名心腹侍女早已恭敬地垂首侍立在远处廊下。
她们只觉一股难以言喻的宁静感随着门开而弥漫开来,仿佛连庭院中假山的流水声都变得更加清晰悦耳。
她们偷偷抬眼,只看到萧峰平静地走了出来,步履从容。
他身上甚至没有沾染半分石室的尘埃或练功后的汗气,干净得不像凡人。
“陛下……”月娘上前一步,刚想询问是否需要准备什么。
萧峰却已摆了摆手,目光投向庭院外清幽的竹林小径,淡淡道:“外面有人?”
月娘心中一凛,她武功不弱,耳目灵敏,却丝毫未察觉院外有人。
她凝神细听片刻,才隐约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仿佛融入了夜风与竹叶摩擦声中的气息,带着一种压抑的悲愤与决绝的锐利。
“禀陛下,奴婢这就去……”月娘话未说完。
“不必。”萧峰打断了她,语气平淡无波,“是冲我来的。”
他负手而立,目光似乎穿透了层层叠叠的翠竹,落在那不速之客身上。
“萧峰!!!”
一声饱含无尽悲愤与怨毒的怒吼,如同平地惊雷,骤然撕裂了“听涛小筑”的宁静!
吼声未落,一道身影已如鬼魅般从竹林深处激射而出!
来人身材并不高大,甚至有些枯瘦,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摆夷族传统靛蓝布衣,须发皆已花白。
但那双眼睛却亮得吓人,里面燃烧着足以焚毁理智的熊熊怒火与刻骨铭心的痛楚!
他正是摆夷族传说中的剑圣,蓝龙蟒!
蓝龙蟒手中无剑,但他整个人站在那里,就是一把出鞘的、饮血多年的绝世凶剑!
那冲天的剑意,凝练、纯粹、带着一种近乎燃烧生命的疯狂!
他周身数丈之内的空气都仿佛被无形的剑气切割,发出细微而尖锐的嘶鸣,飘落的竹叶尚未触及地面,便已被无形的力量绞成齑粉!
蓝龙蟒不是傻子,他知道萧峰是高手,但他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刀白凤不得不来挑战萧峰。
蓝龙蟒面对天下第一恶人的萧峰,不由得回忆起自己的人生。
【洱海之畔,上关的风带着湿润的花香。
那一年,蓝龙蟒还不是名震摆夷的“剑圣”,只是一个眼神锐利如鹰隼、沉默寡言的青年。
他的世界很小,小到只容得下手中那把祖传的、被摩挲得温润的竹剑。
以及……那个像月光一样照亮他贫瘠心田的身影——刀白凤。
刀白凤,摆夷族族长的掌上明珠,如同她的名字,是翱翔于苍山洱海之间最骄傲、最耀眼的凤凰。
她有着山泉般清澈明亮的眼眸,蜜色肌肤在阳光下闪耀着健康的光泽,笑声像银铃,能驱散最厚重的云雾。
她热情如火,敢爱敢恨,是无数摆夷少年梦中可望而不可即的女神。
蓝龙蟒第一次真正“看见”刀白凤,是在一年一度的火把节上。
少女身着盛装,在熊熊篝火旁跳着最奔放的摆夷鼓舞。
她的腰肢柔软如柳,赤足踏在土地上,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蓝龙蟒的心尖。
火光照亮她明媚的笑靥,也照亮了蓝龙蟒瞬间沦陷的心房。
那一刻,他手中的竹剑仿佛有了千钧重,而他整个人,却轻飘飘地,仿佛要融化在那片炽热的光影里。
然而,蓝龙蟒深知自己与她的云泥之别。
他只是一个父母早逝、靠着族里接济和一身尚算不错的剑术勉强立足的孤儿。
他沉默、孤僻,除了剑,一无所有。
而刀白凤,是翱翔九天的凤凰。他将这份汹涌的爱慕死死压在心底最深处,像守护着一个易碎的琉璃梦。
他不敢靠近,不敢搭话,只敢在人群散去的角落,在月光洒落的竹影里,一遍遍练习着枯燥的剑招。
仿佛每一次凌厉的刺击,都能稍稍宣泄心中那无处安放的情愫。
他成了刀白凤身后一道沉默的影子。
每当刀白凤策马去洱海边看日出。
蓝龙蟒会提前一个时辰出发,隐藏在必经之路的某块礁石后,确保沿途没有毒蛇猛兽,或是心怀不轨的宵小。
他看着她的身影在晨光中变成金色的剪影,心脏在胸腔里擂鼓,手心却冰凉一片。
每当刀白凤兴致勃勃地在市集挑选银饰、鲜花。
蓝龙蟒便在不远处的巷口倚墙而立,目光看似漫无目的地扫视,实则将所有可能挤撞到她的人挡在无形的警戒线外。
他看到她拿起一串银铃,在耳边比划,清脆的铃声似乎也敲响在他心间,却只能换来他更深的沉默和握紧的剑柄。
若刀白凤贪玩晚归,蓝龙蟒的身影便会融入更深的夜色,远远缀在她身后。
月光将他瘦削的身影拉得很长,像一道忠诚的鬼魅。
他听着她轻快的脚步声,偶尔哼唱的小调,仿佛那就是世间最动听的乐章。
这份守护,隐秘而卑微,不求回报,甚至不求她知道。
可是凤凰择木而栖,枯竹空留余响——
命运的转折,随着大理镇南王段正淳的到来而降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