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在收复城池的时候就直接放火烧毁粮仓,只是因为几座城池内还有大量的百姓,真要是把粮仓烧光,很难说会造成什么不利的影响。
秦琼等将领虽然杀人无数,可并非是滥杀无辜的人,对待的百姓的时候,也不会冷血无情,如非必要,他们还是会考虑一下百姓们的生死存亡。
留下的只是后手,可却并没有用上,因为几座城池被收复的消息并没有能够传递出去,叛军主力并不知晓这个情报,自然也就不可能及时调动兵力重新攻占这几座城池。
等到随着时间过去,几座城池的封锁不再严密,消息不可避免地被传出去,并且传到了叛军高层将领们耳中,惊慌之下不顾对峙的叶白所部,抽调兵马前去收复几座城池的时候,却是一头撞到了铁板上。
秦琼的骑兵部队就算有着速度的优势,可以快速攻城,但是守城可不是他们应该干的,在消息被封锁,叛军主力没有任何反应的时候,星夜兼程北上的李牧大军终于赶到了目的地。
北上的大军以步兵为主,正适合守卫城池,他们从秦琼留下的小股部队手中接过了这些城池,部署了防御。
晚了不止一步的叛军援军,尝试性地攻城,却是被李牧大军给轻松击退,完善的防御和充足的兵力让攻城的叛军损失不小,同时也了解到了李牧大军的战斗力。
时间不充裕、兵力不充足,统兵的叛军将领意识到,除非继续增派援军,否则以他们的兵力,是不太可能攻破有李牧亲自坐镇,严密防守的城池。
这个消息比之前几座城池被龙武卫收复还要让叛军上下震撼,没有了这几座城池,不光是城内储备的大量粮草辎重无法继续供应叛军主力,更关键的是,叛军主力的后勤补给线被彻底切断了。
叛军大营中储备的粮草虽然还有不少,足够20万大军吃喝半月之久,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后勤补给线被切断,坐吃山空之下,军营中储备的粮草迟早会被吃光耗尽,必须尽快想办法解决才行。
迟迟没有等到上面的新命令,后勤补给线又被切断,粮草供应成为了大难题,叛军中的将领们开始变得有些焦躁和人心惶惶,得亏都不是什么“新兵蛋子”,及时地封锁了消息,这要是被下面的士卒们给知晓了,搞不好就要闹出乱子来,那个时候才是彻底完了。
一众叛军将领们,多次商议,想要扭转局势,甚至有一次调集了一半的兵马,想要南下,重新收复沦陷的城池,重新恢复后勤补给线。
可岳飞对叛军主力的动作是相当关注的,就算没有叛军内部的暗线们提供消息,大量散布的斥候、哨骑也能够准确地探查到叛军主力的动作。
叛军主力的兵马刚刚被调动,岳飞就收到了消息,当机立断下令出兵,直扑叛军大营,用凶猛而又不顾伤亡的猛烈的攻势,打得叛军不得不将已经离开大营的部队重新调了回来,加强大营的防御。
离开大营的叛军刚刚返回,岳飞就迅速下令停止进攻,全军后撤,半点决战的机会都不给叛军留下。
叛军的高层将领们又不是傻子,立马就明白了岳飞几乎没有任何遮掩的意图,就是要将他们拖在此地,不给他们离开或者分兵的机会。
不甘心之下,叛军多次进行尝试,可不管他们安排的计划多么严密,自认为隐秘,可都没有能够逃过岳飞的眼睛,每一次都被岳飞轻松发现。
后续派出的兵力不算多,只有两三万人,就是想要借着人少,躲开龙武卫的侦察,同时也是保证大营之中还有充足的兵力,不至于如同第一次那般,因为被抽调了大半的精锐,导致大营兵力空虚,连岳飞的一次攻势都抵挡不住,被迫将已经调走的部队再次调了回来。
然而他们的小心思,依旧还是被岳飞看穿了,根本就没有攻打叛军防御完善、戒备森严的大营,而是在叛军大营外列阵,牵制大营中的叛军主力。
一支轻装骑兵绕过了叛军大营,靠着战马的速度,追上了先一步离开的叛军部队。
哪怕是叛军主力,也近乎没有多少骑兵,还都留在了大营之中,充当各位将领们的亲卫部队,南下的偏师乃是纯粹的步兵部队,遭遇到骑兵部队之后,结果自然不用多说。
被骑兵冲锋切割阵型,付出了不小的伤亡后,勉强摆脱了龙武卫的骑兵追击,可却已经无力继续南下了,这一路上,肯定会被龙武卫骑兵追击,他们根本就无法摆脱。
几名领兵将领们彼此商议了一番,最终还是决定撤兵回营,有龙武卫的骑兵部队阻拦,除非他们的兵力再多出两三倍,才有可能靠着硬实力强行闯关,顺利南下,否则只是徒劳地耗费兵力罢了。
一次次的尝试,除了付出了一些伤亡代价之外,根本就没有达成预定的目的,想要分兵南下的计划算是彻底破灭了。
无法南下,大营中的粮草辎重又在不断被消耗,时间一长,叛军将领们也是有些坐不住了。
不止一人提议,干脆趁着现在兵精粮足,军心、士气旺盛,集结全部兵力与龙武卫决战,至少他们在兵力上还多出一倍,并非是没有任何胜算的。
但这个建议却是被叛军高层的那么两三位将领给拒绝了,拿出了一堆的理由,说明目前并非决战的最佳时机,虽然理由并不充分,但有着身份、地位的加持,到底是压下了其他人的反对意见。
他们也知晓,后勤供给路线被切断,军中粮草不足,必须要寻求突破,趁着粮草还充裕的时候,与岳飞大军决战,的确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可问题是,到现在为止,他们一直没有收到上面的命令,这就有些为难了。
他们不过是挂着一个“叛军”的名而已,在他们内心深处,依旧认为自己是府军的一员,如今不过是在执行朝廷命令而已,可不是真的脱缰野马。
很多事情,他们说了并不算,尤其是决战这等大事,必须得要听从上面的吩咐,若不然,不管打赢了还是打输了,他们都是要承担责任的,非但无功,反倒有过,容不得他们不慎重。
一次次地压制了军中将领们求战的请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股情绪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将会无法被压制,爆发出来的后果,是很多人都无法预料的。
通晓兵事,更是熟悉麾下将领们性格的几位领兵大将,已经隐隐意识到这等危机,可却是无可奈何,只能是一边尽力安抚麾下的将领,一边焦急地等待着上面的新命令。
新命令没有等到,反倒是等来了叶白的全军逼近。
李牧大军北上,接管了数座城池的防御之后,消息就被传到了叶白大营之中,叶白和岳飞都知晓了。
这一路兵马,可不是叶白的命令,而是廉颇根据当前局势自行做出的决策,留下七万兵马封堵通道,防备卫军部队的北上,看似兵力不多,可只要卫军不敢公然撕破脸,就不可能武力突破,所以这点兵力完全足够了。
分出李牧一支偏师,却是能够切断叛军主力大营的后勤补给线,作用更大。
只能说不愧是威震一个时代的名将,对于战局的判断还有临机决断能力都是一流的,廉颇和岳飞两人英雄所见略同,想到同一处去了。
在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廉颇与岳飞两人做出了同样的决定,都分出了一支偏师前去切断叛军主力的后勤补给通道,让他们陷入到断粮的困境之中。
唯一不同的是,岳飞为了避免被叛军主力发现,同时要保持部队的机动性,派出的是纯骑兵部队,而廉颇因为手中骑兵不多,只能派出了一支步兵部队。
防御城池的任务交给了李牧的步兵,李存孝和秦琼统领的骑兵部队就腾出了手来,可以用在某些关键地方和关键时刻了。
接到秦琼派回来的传令兵汇报的情况,岳飞眼睛都亮了,意识到一个绝佳的战机出现了。
“侯爷,末将建议直接与叛军主力决战,尽快结束战斗,不要继续拖延下去了。”
“哦?”
叶白脸上的神情一阵变幻,切断了叛军主力的后勤补给线,叛军大营的粮草早晚会被耗空,到那个时候根本就不需要正面交战,20万叛军也会自行崩溃,何必要正面决战呢。
“侯爷,微臣也同意岳将军的建议,锦凌郡的变化是瞒不住的,肯定已经传了出去,各方势力的应变估计已经定下了,咱们现在要打一个时间差,趁着他们的命令还没有传到的时候,先行发难。”
“你的意思是局势还会生变,可叛军主力近乎已经被我军包围起来,中原四郡的叛军近乎被全部清剿,本侯实在是想不出他们还能够如何生变,没有可用部队了啊?”
叶白有些不太明白,阴谋也好、诡计也罢,的确是很有用,但到最后,始终还是要看硬实力,不管朝堂上的某些人如何布局,如何调整计划,都摆脱不了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他们近乎无兵可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