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还有一事,就是朝廷让折钱纳税,可各地却又要加征火耗,这火耗加征的数量也没有个统一说法,都是各地想加多少加多少。

其实火耗这种东西,历朝历代都有,比如说汉朝时,征纳运京的米谷,以被雀鼠偷食损耗为名,称为雀鼠耗。汉朝规定,每缴粮食一石,得加耗两斗,在后汉隐帝时,甚至纳粮一石要加耗四斗。

但是加耗的这个粮食,其实并没有入国库,而是进入地方官府的小金库里,一般是做为地方官府的办公经费,以及官吏们的私下好处。

之前大唐开始折钱纳税,不收实物税了,统一收钱,可不管你是缴铜钱还是银钱还是金币,他们都要收火耗,理由是这些钱还得融铸等等,有损耗,这就是放屁了。

毕竟大唐的钱又不是那种成色不一称量的银子,而是各种钱币,都是标准面额使用的,哪来的什么损耗,又不需要你融铸。

所以说到底,就是为了多拿这笔火耗钱而立的名目罢了。

于是乎,朝廷又没得到半点好处,百姓却凭添了许多负担,最后全便宜了地方,尤其是这笔钱还大多成了官吏们贪污的收入。

“陛下,贞观初朝廷设立转运司,在各地设常平司,建常平仓、转运仓,本来目的就是便于朝廷全国调度钱粮、税赋的。有这么良好的体系在,地方百姓们的田赋纳粮,根本就不会有什么麻烦,百姓们也可少被商人盘剥,而官府直接收上来这些田赋粮,也能充实国家储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太师之意,是仍然恢复贞观时的征税办法,田赋、矿课皆征实物?然后取消火耗?”

“火耗也不是说完全取消,毕竟如实物税的话,也确实会有一定的耗损,但这个耗损量得由朝廷来定,不能地方随意想征多少就征多少,有人敢征一成,有人就敢征两成,有人敢征五成,有人就敢加征一倍,所以必须得是朝廷定例,并且规定这些火耗也必须归公,然后由朝廷来调拔这笔钱的用度。”

“比如说各地征税收的这笔火耗,实物的话加耗一成,如果是纳的钱币,则加耗半成,这笔钱都要列入专账,并专款专用的。”

火耗归公。

加上新设的税务总署专门负责征税,那么以后,税务就是由大唐朝廷税务总署垂直领导,同时接受地方官府监督、协同。

税赋由税务部门直接征收,地方官府做配合。

征上来的税赋钱粮,都直接入税务部门的仓库和账簿,包括那笔火耗。

火耗另立账本,最后汇总中央,再拔回地方,并做好具体分派,比如多少用做地方官衙的办公经费,多少用做地方官吏们的福利补贴等。

这笔钱专款专用,得公开透明,不能成为一笔糊涂帐,更不能成为官员们贪污腐败的温床。

“税赋征收从地方官府中划出来?”

“没错,如今朝廷在道一级,已经是分设了安抚使司、转运使司、观察使司和提刑使司,各有分工,安抚使司负责一道军政,转运使司负责一道的税赋财政和粮食运输和储备,并物价平抑、赈灾救济。观察使司负责一道行政,提刑使司负责一道的司法刑狱与监察。”

“四司互不统属,直接向中央负责,同时又互相监督。”

各道的转运使司,本身来说就是专门负责税赋财政这块的,管征税,也管粮食的储备、运输,还管平抑物价、赈灾救济等,同时工商这块也归他们管,可以说,经济税赋有关的,都是他们管的,还要加上运输和仓储等。

但在道以下,州县两级行政,基本上还是一元制的,州刺史和县令主管一州一县,不管是民政还是税赋又或是司法都是一起管的。

秦琅现在就是要把税赋这块,继续分出来,各州要设税务厅,各县设税务局,连乡里都要设税务科,总之就是垂直统领税务这块,道转运司、州衙、县衙,也只是辅佐协从征税,税赋征上来的钱粮等,他们也没资格碰。

许多王朝最后崩溃,本质上都是税赋出问题了,收不上税,自然就没财政,没钱什么都办不了,养不了兵,养不了官和吏,最终就只能崩溃灭亡。

秦琅还是希望大唐能够长治久安,能够国运昌隆的。

大唐兴盛繁华,吕宋也才能安享盛世、稳步发展嘛。

“统计署和调查署是做什么的?”皇帝问。市舶总署倒是一听名字就能知晓,这是跟各地市舶司有关的。

统计署自然就是掌握大数据的,比如说天下人口多少,奴隶多少,战马多少、田亩多少,又比如每年粮食产量多少,矿产多少,盐茶等产量多少。

总之,他们就是统计数字的,定期更新。

正如国家每隔十年就要搞一次人口统计一样,掌握了精准的户籍人口、田亩等数字,才能精准的做出政策调整。

甚至根据朝廷的税赋财政收入,才能做好财政开支预算。

当然,统计总署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通过这些数字,来监督中央和地方,也同样要监督新设立的税务总署、市舶总署等。

所有的数字得对的上。

税务总署专门负责征税,但朝廷不能完全只听信于他们,该征多少税赋,征收了多少税赋,得统计总署拿数字来验证。

同样的,市舶总署每年征收了多少市舶关税,通过抽解和买拿了多少货,倒手赚了多少钱,这个也得有详细精准的数字。

转运司常平仓和买了多少粮食、商品,又平价出了多少粮、货,都得有数字验证的。

掌握的这些数字,既监督各部门的虚实,同时也为朝廷政策方针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那调查总署呢?”

“陛下,调查总署属于司法机构,与统计总署分工合作。”

皇帝一下子明白了,假如统计署统计的数字,跟其它部门报上来的数字对不上,那就就交由调查署去调查核实,深挖细查。

一个负责统计,一个负责调查。

这调查总署甚至有几分镇抚司的感觉,但更加侧重于配合统计总署的数据调查,比如税务、市舶、盐铁、度支等计相领导下的经济部门的内部调查监管。

“太师真是考虑的长远周到,说到这税务,朕也正好有件事要跟太师说。”

“是关于吕宋的事情。”

皇帝拿起一道诏敕递给秦琅。

秦琅扫过,发现这是道已拟好还未发出的诏敕,内容是皇帝对吕宋的税务,由先前的按吕宋税收的三分之一上缴国库,改为扑买,定额一百万贯钱。

扑买也就包税制,这种制度起于南朝梁齐之时,不过在大唐也有实行。

一般是对于一些分散乡间的小集市的税务征收,采用这种方式,由政府决定课税,然后招募商人出钱承包。

大体是税收在千贯以下的小集市,一般是乡野草市,或是边区的蛮夷土人聚集的山区等地,直接实行包税制,称为买扑。

官府测算出该集市年应纳税大约总数,然后让大商人出钱承包,大商人再向商贩征收,收入盈亏由包税人自己负责。

这样做,其实是比较节约成本的一种征税方式,毕竟在那种乡野集市,或是在边区的蛮夷山区里,要征税很不方便,一年也征收不了多少税,直接征收还得耗费很多人力,所以直接就包税,交给地方上的豪强或是山区的蛮夷头领等。

朝廷不用再专门设置征税机构,不用派专门的征税人员,节省费用,又保证税收。当然,那些包税的豪强们也不傻,他们拿到这征税之权后,可不会严格按照朝廷的税率来征收的,必然免不了会多加摊派,甚至提高税率等,毕竟他肯定也是要赚钱的。

甚至有时不可避免还会官商勾结,明明是个大市,却搞成包税,于是只上缴少量的包税,其余大头税收全入了自己和贪官口袋。

朝廷也不是不明白这些,但如果真的自己去征税,成本太高,甚至那些豪强、商贩还会抗税,但地方豪强包税,有利可图,他们在地方上的影响力控制力很高,他们来征税反而没问题。

另一个原因,也是这种包税制,也就是在那些乡野小集市,或是偏僻山区里搞,真正城市等地,是不可能搞包税的。

但现在皇帝居然要给吕宋包税,且一年只要一百万贯。

多吗?

不多。

因为吕宋发展到现在,虽然也就这么二十来年,可吕宋有五六百万人口,更重要的是吕宋海贸兴盛,矿冶业也很兴盛,因此别看是海外之地,但其税赋收入这块着实不低。

大唐如今一年财收过亿贯,真正的富庶。

其中仅是一个盐税,一年就是近三千万贯了,朝廷对盐的控制是极强的,贞观初搞盐专卖时,十文一斤的盐直接加税一百,卖一百一十钱一斗,税率十倍。

随着这几十年来,朝廷对盐的控制力度超强,基本上垄断了盐交易,实现了盐专卖的控制。

盐价已经又提高了许多。

从最初斗盐十钱,到专卖后斗盐一百一十,再到如今斗盐三百钱左右。

现在官府从盐户手里收购盐成本大约是五文一斤,再以四五十文的价格卖给盐商,盐商计入运输等成本,加价卖给百姓,售价约为七十文,虽然看似盐税降低了,但盐价还是提升了。

一年仅盐税就是三千万贯左右,惊人无比。

而其它酒茶糖都是专卖,各种工商、市舶等税也都收入许多,甚至车船税、间架房屋税,交易契税等,税类多。

尤其是官绅一体纳税。

这还没有算上皇家和朝廷官府的非税收入,主要是宫廷手工作坊、皇庄,官府手工作坊、官庄等的收益,还有他们经营的矿场,以及官方贸易等。

仅是通过博买这项,低买高出,跨地区的贸易,就每年收入巨大。

而秦琅是玩这些的始祖,吕宋不算秦家的家族产业以及官营产业的收入,仅是税赋这部份,就已经非常了得了。

大吕宋也一样没有免课免税的特权阶级,就算是秦琅自己的产业,他也一样要求照章纳税,朝廷有的税目,在吕宋也照样有。

反正在去年,开元十五年吕宋上缴朝廷的税赋就是五百多万贯,这还仅是吕宋税赋的三分之一。

何况,谁都知道,因为吕宋这边是秦家自治,所以到底征了多少税,其实朝廷也不是很清楚的,秦家上缴五百万,说今年征了一千五百万,那朝廷也没法查账。

但仅就这五百万来说,依然也还是很可观了。

毕竟大唐二十多道,一年税赋不也才一亿多嘛。

可现在皇帝主动的给秦琅改成扑买包税,定了个一百万一年的税额。

“陛下,去年吕宋税入一千五百多万贯,向朝廷纳税五百多万。”秦琅提醒皇帝。

“朕知道,太师不愧是百姓称赞的财神爷,经济理财果然是了得,吕宋二十多年前还是海外荒岛,如今居然有如此的税收,十分了得啊。”

皇帝先是夸赞了秦琅几句,然后又道,“不过吕宋毕竟属于外世封地,朝廷又没派一官一吏去帮助治理民政,也没派人去协助征收税赋,更别说派兵镇守吕宋,威慑土着,每年却要拿走这么多的税赋,有些多了。”

“陛下,这是圣祖时定下的制度。”

“朕知晓,但总觉得对太师有些不公,所以如今便改一下,实际上这个一百万扑买税额,也是朕思索再三定的。”

皇帝的意思是,以前是吕宋税赋收入三分之一上缴国库,现在皇帝打算改为十税一,然后为了方便,所以便取开元朝吕宋税赋上缴数字的一个平均数字,便定了个一百万贯一年。

这样呢,也方便简明,省的说以后麻烦,直接一年一百万贯上缴。

至于说吕宋以后税赋会不会继续提升,朝廷也不管。

UU阅书推荐阅读: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三国:我把貂蝉训成了绝世猛将三国:大魏庶子,开局截胡邹氏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大唐:开局系统让我掳走长孙无垢开局截胡五虎上将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抗战游击队有个妹妹叫貂蝉三国之佣兵天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复国重生三国闹革命我是大当家三国:一统天下,从颍川开始振兴东汉特种兵之妖孽奶爸穿越三国之再续大汉三千年一品媒官无双三国之征服天下大明国士三国:曹魏有仙人我,潘凤,三国第一混子女帝欠了我百万亿:只能生娃抵账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逍遥小贵婿玩我呢?新手任务是长平之战?天唐锦绣医毒狂妃路子野我用武功在三国练兵军旅:倒数第一?我考入最牛军校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儿子带手机穿越明末,老爹供物资水浒之狄家将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红颜泪:清代英雄儿女传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苟在边疆当藩王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三国之神级商城系统三国:开局先取西川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三国之无双华雄人在三国屯物资,貂蝉开口安慰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黑铁时代龙珠之牧神传说窃国小相爷金锋关晓柔辛亥大英雄东汉问鼎他改变了法国唐朝小白领掠爱:错上王爷榻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
UU阅书最新小说: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乱世小土匪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谍海英雄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寒门崛起,我在大梁权倾朝野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大楚第一赘婿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寒门霸图一梦南唐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浮生逍遥郎三国:我,汉少帝令群臣以死效忠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历史:老祖宗被二创创疯了不见长安从敌国开始征战地狱笑话:给乾隆看后宫如懿传三国秘事第二部大唐广播站2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奋进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三国少年时代大明,世界第一强国再造大宋之怪我不小心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棺越:开局便是冒牌货手握兵马虎符,铁骑横推人间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三国:坑爹系统,我偏助刘不助曹大汉谍商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三国之制霸寰宇远古永恒东汉不三国我在大秦发展高科技穿越水浒的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