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狗屁佛缘!老子这辈子最瞧不上秃驴!当年本大爷见着寺庙就砸,见着和尚就砍!什么达摩棍、罗汉拳,在老子面前都是渣渣。”诸葛霸天十分不屑的声音响了起来。
楚倾心中一动:“老哥?和尚得罪过你?”
“哼!”诸葛霸天狠狠抹了把嘴,“当年本大爷在 m170星云闯荡时,路过一座破庙想歇脚,哪知道庙里的老秃驴非说我煞气太重,要给我开光!”
他越说越气,两眼瞪得滚圆:“老子刚要拒绝,那老东西突然敲起木鱼来。结果,第二天老子头发就掉光了!你说邪乎不邪乎?整整八世啊,老子就再也没长过一根头发,肯定是那破庙的秃驴给我下了咒!”
楚倾憋笑憋得肩膀直颤,惹得柳明溪和隋子易纷纷侧目:“诸葛老哥,你这理由也太牵强了吧?”
“少废话!”诸葛霸天指着山门,“反正老子这辈子跟和尚势不两立!老弟啊,你要是皈依佛门!老子就跟你同归于尽。”
楚倾压根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老哥,你见过《金刚经》没?”
“当然见过!”诸葛霸天嘴角上扬,“不过,被我烧了!”
话音未落,他忽然感觉眼前一黑,再也看不清外面的一切。
诸葛霸天在混元珠内破口大骂:“姓楚的!你他娘的使阴招!有本事放老子出去!老子......”
楚倾见柳明溪与隋子易愣愣地看着他,干咳两声:“刚才忽然想起了高兴的事情。”
“嗯?”柳明溪上下打量着他,“叶兄,你不会是双重人格吧?”
“一边去!走了。”
此时,就在他们身后不远处,一道黑影隐在阴影中,阴冷的目光死死盯着三人的背影。
“没想到这次钓了条大鱼。“黑影低声自语,“可不能失手了。”
随着一阵山风吹过,黑影如同雾气般消散不见了,只在原地留下几片枯叶打着旋儿落下。
栖霞古庙的香客络绎不绝,两旁摆满了各式摊贩。
有卖香烛纸马的,有卖平安符的,还有几个算命先生摇着签筒招揽生意。
柳明溪突然指向一处摊位,打趣道:“叶兄,你看那,竟然有《金刚经》售卖。”
楚倾闻言走近一看,简陋的木桌上果然摆放着几本蓝皮经书。
摊主是个满脸皱纹的老和尚,赶忙起身笑道:“施主随便看,要不了几个钱。”
楚倾好奇地拿起一本《金刚经》翻看,只见内页字迹工整,却只是寻常的佛经抄本,并无半点佛力加持。
他将经书放回原处,扭头回到两人身边:“只是给凡人念诵的普通经文罢了,并非金刚经真本。”
“哈哈哈哈!”柳明溪见状哈哈大笑起来,“叶兄啊叶兄,明摆着是骗香客的假经书,你竟然还会上当啊。”
楚倾也不在意:“机缘一事,谁说得准?”他抬头看向远方,不由想起了那位天机老人。
三人继续前行,很快来到了千面罗汉殿前。
这座殿宇虽不如主殿恢宏,却别具一格。
殿门两侧立着两尊怒目金刚像,手持降魔杵,威严肃穆,一股沉厚的檀香气息扑面而来。
殿内光线幽暗,唯有数十盏长明灯的微光摇曳。
正中央供奉着一尊高约三丈,通体鎏金的千面罗汉像,正面是慈眉善目的老者面容,左侧转为怒目金刚相,右侧却又化作悲天悯人的菩萨相。
殿内香客不多,却都虔诚异常。
更神奇的是,随着香客走动,那罗汉的面容似乎也在微妙变化,当真配得上“千面“之称。
楚倾走近罗汉像,罗汉右手结印,左手却托着一个造型古怪的钵盂,莲花座下刻着一圈细密的梵文,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金光。
“这尊罗汉像据说是用一整块南海沉香木雕刻而成。“隋子易压低声音,仿佛怕惊扰了佛门清净,“传说七万年前,一位高僧在此坐化,留下十八颗舍利子。后人将其融入这尊罗汉像中,才有了这'千面罗汉'的神异。“
“传言真真假假,又信得了几分。”柳明溪有些不以为然。
“上香吧。”
楚倾三人各取了三炷上好的檀香,在佛前长明灯上点燃。
青烟袅袅升起,在千面罗汉像前盘旋不散,只有楚倾手中的香火烟气凝聚成一个个清晰的梵文字符,在空中缓缓流转。
柳明溪见状,不禁轻“咦“了一声。
“据说有佛缘之人焚香时,烟气会显化经文。“隋子易解释道,“不过我也是第一次亲眼所见。“
殿内其他香客见状,顿时骚动起来。
“佛祖显灵了!佛祖显灵了!”
一个白发老妪颤抖着,拜了下去,额头重重磕在青石板上;几个商贾模样的香客也慌忙跪倒在地,连连叩首。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一位身着金色袈裟的老僧缓步而来,白眉长垂,手持一串泛着玉光的佛珠。
“阿弥陀佛。“老僧双手合十,目光灼灼地看向楚倾,“老衲栖霞古庙方丈净悟,不知施主如何称呼?“
楚倾拱手还礼:“在下姓叶。”
净悟方丈目光转向空中流转的梵文:“叶施主与我佛有缘啊,这'烟显真言'之象,老衲修行八十载,也是第一次见到。”
此时,殿内的骚动越发剧烈,香客们争先恐后地往前挤,高喊着要“沾佛气“。
净悟方丈见状,低声道:“此处不便细说,三位可否随老衲移步禅房?“
楚倾瞥了眼越聚越多的人群,也不愿被人当猴子看:“便依方丈所言。”
老僧做了个请的手势:“诸位,请!”
穿过一条幽静的廊道,尽头是一方清幽的小院,院中一株老梅树亭亭如盖,树下石桌石凳纤尘不染。
禅房内陈设简朴,唯有一张矮几,几个蒲团,墙上挂着幅“禅“字墨宝。
“三位请坐。“
净悟方丈亲自为三人奉上清茶。
楚倾轻啜一口,开门见山道:“净悟方丈,这'烟显真言'之象,究竟有何深意?“
净悟方丈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仔细打量着三人:“三位施主气度不凡,想必是修仙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