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秦臻心中本来想着要亲自前往楚国探望荀况,只有亲身前往才能充分展现出自己的诚意和对荀况的敬重。

然而,如今情况却让他感到十分无奈。

秦国距离楚国路途实在太过遥远,而他手头上还有诸多事务亟待处理,根本无法脱身远行。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秦臻最终决定还是派遣他人代为传话。

当秦臻返回鬼谷学苑时,他立刻坐于案前,提笔挥毫,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封饱含深情厚意的书信。

这封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荀况的仰慕。

写完信后,秦臻轻轻吹干墨迹,将其仔细折好装入信封,并唤来张义。

只见张义快步走进房间,来到了他身边,秦臻缓缓开口说道:“张义,烦请你代替我前往楚国兰陵,务必将此信件亲手交予荀况之手。另外,纲成君明日将会出巡楚国,你可跟随他一同前行即可。此事我已提前与纲成君打过招呼,他自会安排妥当。”

说罢,秦臻向张义招了招手,示意他再靠近一些,说道:“我在叮嘱几句,到时候把这些话也带给荀况。”

张义依言上前几步,来到秦臻近前。

秦臻开始向张义详细交代一些需要转达给荀况的话语。

张义聚精会神的聆听着,不时的点着头。

待秦臻嘱咐完毕,张义躬身行礼,郑重应道:“喏!”

.........

时光日复一日,转眼间,张义已然抵达了楚国的兰陵城。

“荀夫子,门外有一人求见,此人自称张义,乃是秦国公大夫秦臻的门客。他言称携带有礼物要献给夫子。”

“哦?秦臻吗?”

荀况听闻此名,脑海中浮现出去年于王屋山道家道场与那少年相遇的情景,当时那少年的风采和言论给他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

“快请他进来吧。”

不多时,只见张义迈着步伐走进正堂。

他抬眼望去,只见正堂中央端坐着一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者,想来这位定然就是荀况荀夫子了。

于是,张义赶忙上前几步,恭敬的稽首拜下。

礼毕之后,张义直起身来,随即自我介绍道:“在下乃秦国公大夫秦臻座下门客,晚辈张义,托主人的话,今日特来拜见荀夫子。”

荀况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之人,缓缓开口问道:“你便是秦臻的门客?”

“正是。”

张义连忙应道,并接着说道,“此次前来,秦先生特意嘱托晚辈代他向荀夫子问安。此外,秦先生还精心为荀夫子备下了一份薄礼,还望荀夫子笑纳。”

说话间,张义将身后背着的布兜轻轻解下,然后小心翼翼的打开。

只见布兜之中,静静地躺着一本精美的线装书籍,以及一封封口处用火漆密封好的书信。

这时候,荀况的弟子拿过来礼物,并将其递至荀况面前。

荀况接过那个布兜,打开来后,起初并未急于拆开其中的书信。

他的目光被放置在布兜上方的一本线装书所吸引住了,荀况不由自主的伸出手,轻轻翻开书页,开始浏览起书中的内容来。

“这是何物?”荀况轻声呢喃道。

原来,这本书里竟然详细地记录着孔子、孟子以及荀况自己曾经说过的那些话语。

然而,对于书上所记载的这些言论,荀况此刻并没有过多关注,反而是那张轻薄如蝉翼般的纸张深深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站在一旁的张义见状,连忙开口解释道:“回荀夫子,此乃秦先生前段时间精心研制而成之物,名曰‘纸’。这种‘纸’相较于以往我们所用的竹简和木简而言,有着诸多优势。它不仅质地轻薄,易于书写,而且携带起来也极为便利。”

说话间,张义的脸上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抹难以掩饰的自豪感。

要知道,现如今咸阳所生产的纸张数量尚且无法满足本国国内的需求,更遑论传播到其他国家去了。

而张义本人有幸参与了整个造纸的工程,随着造纸术的问世,他的身份地位也是随之水涨船高。以至于近来有不少人纷纷前来讨好巴结于他,只为能够获取这神奇的造纸之法。

然而,真正令张义深感骄傲和自豪的并非仅仅如此。

他最为引以为傲的,乃是自家主子秦臻竟然有能力创造出这般令所有人都惊讶的东西。

倘若没有秦臻,张义以及他的兄长张景恐怕至今仍会籍籍无名。当初兄弟二人选择追随秦臻左右,如今看来,现在被他俩认为是最明智的选择。

闻听此言之后,荀况不住的点了点头。紧接着,他缓缓将手中那本线装书籍轻轻放置一旁,而后小心翼翼的拿起了那封书信。

或许是由于首次接触到信封这类新奇之物,荀况显得格外谨小慎微。

只见他先是仔细端详了一番信封的外观,然后才开始动手拆解。待到他成功拆开信封,并展开其中折叠整齐的信纸时,一行行笔力遒劲、铁画银钩般的字迹赫然跃入眼帘。

信中的内容写道:“荀夫子,晚生秦臻拜之。现今,我已于咸阳城中开办了一所私人学府,一心想要使之能与往昔那稷下学宫相媲美。因此,晚生诚心诚意邀请荀夫子莅临此地讲学授业。此处汇聚了众多莘莘学子,他们皆对荀学心怀向往与敬仰之情。”

“即便夫子并无意愿进驻我所创办的学苑,但仍希望夫子能够再度踏上秦国这片土地。亲自见证那纸张的横空出世,感受它带来的革新。同时,也不妨借此机会好好审视一番,看看这些年来秦国究竟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洋洋洒洒的一篇书信,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秦臻对于荀况满满的诚挚邀请之意,盼望着这位大儒能应允前来。

当荀况轻轻翻开第二张信笺时,他的目光被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所吸引。

这封信乃是秦臻对于天下归一后世界的畅想与思考,信中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憧憬和雄心壮志。

只见开头处写道:“荀夫子,晚辈自知才疏学浅,但仍斗胆在此抒发一些心中所想。接下来我所言或许有些好高骛远、异想天开,但若有不当之处,万望夫子能不吝赐教,予以指正。”

紧接着,秦臻在信中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

“夫子,晚辈虽不属于百家任何一家学派,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晚辈坚信治理国家之道应当博采众长,汲取百家学说之精华,舍弃其中的糟粕短处。唯有如此,方能构建一个繁荣昌盛、长治久安的国度。”

“以儒学为例,孔夫子大力倡导仁和礼,并提出要以道德来治理国家。晚辈妄言,孔夫子所讲究的礼法,从一定程度上来看,确实蕴含着法治的理念。然而,它却并非那种纯粹意义上的现代法治概念。孔夫子主张的礼乐制度,要求根据人的三六九等、地位,与职业进行细致的分工,不同阶层的人需要各司其职,各安其位。晚辈认为这无疑束缚了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也不利于百姓晋升,广大百姓也就很难有机会去改变自身所处的固有定位,整个社会自然也就难以实现真正的发展与进步了。”

“法家所倡导的法、术、势之理念,固然存在值得借鉴与汲取的精华部分,然而,世间万物皆需依法而定,那无疑会将人们视为国家的一种器物,一个零件。人非草木,亦非机械,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思想,若仅以法为本,忽视了这些人性的层面,或许能够实现短期内的秩序井然,但从长远来看,却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与进步。”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恕晚辈之言,人性本趋利,毕竟人非圣贤,又如何能够真正做到平等的爱所有人?这似乎有些过于理想化了。然而,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墨家思想,墨家主张节用、非命、尚贤等,鼓励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命运,无疑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更是提倡选拔有才能之人担任要职,特别是墨家对于发明创造的重视,是对当今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用处的。”

“纵横家.........”

“道家.........”

“兵家.........”

“依晚辈愚见,治国之道犹如烹制佳肴,需广纳百味之长,去其糟粕之短。且应因事而异,灵活选用不同的方略与手段。然而就总体而论,晚辈斗胆进言,当推行外儒内法之制,如此方可兼得礼义道德之美与法治规范之严,从而达成真正意义上的长治久安、国泰民安。”

这封书信之中,秦臻不仅将自身对于诸子百家思想精髓的理解娓娓道来,更抒发了对于天下一统之后宏伟蓝图的无限憧憬与美好畅想。

等看完后,荀况神色动了动,紧接着连声道:“不拘一格!随势而动!外儒内法!妙哉!妙哉!妙哉!”

他情不自禁地一连赞叹了三声,满是欣赏之意。

过了许久,荀况方才缓缓放下手中那张信纸,若有所思的问道:“秦臻可还有其他话语要你转达于我?”

张义略作思索,旋即答道:“回夫子,秦臻先生有言在先,不论夫子是否应允前往秦国效力,他每月皆会派人送来一部分纸张,以供荀夫子您日常书写所用。”

言罢,张义恭敬的立于一旁,静候荀况的回应。

荀况坐在案几前,手托着下巴,陷入了沉思之中。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荀况终于做出了决定。

等着开春之后,便去秦国先见识一番,在考虑考虑是否入秦臻的学苑。

于是,荀况抬起头来:“秦臻曾言及秦国如今变化颇大,令人瞩目。此刻寒冬腊月,万物俱寂,但待到春暖花开之时,我定当亲赴秦国,好好领略一下这些年来它的发展与变迁。至于是否要进入秦臻的学苑讲学授业,待到那时再做定论也不迟。”

.........

待张义渐行渐远直至身影消失不见后,荀况缓缓地将目光移向站在身前的弟子:“李斯,为师知晓你一直心向秦国,不知开春之后,你是否有意与为师一道前往呢?”

李斯闻言轻轻摇了摇头,回应道:“夫子,学生暂时不想随您一同奔赴秦国。待到开春之时,学生打算再四处游历一番,而后再动身前往秦国。”

荀况点了点头,也并未多言。

然而,实际上李斯心中自有盘算。

倘若他与荀况结伴同行去往秦国,他知道荀况心动了,若是凭借着师徒这层关系,看在自己夫子的面上,届时自己恐怕只能留于秦臻的学苑之中。

可是对于进入秦臻的学苑这件事,李斯着实没有半分兴致。

其实早在最初萌生出前往秦国这个念头时,李斯就已经深思熟虑过了。

不可否认,秦臻的确堪称经天纬地之才,若能常伴其左右,李斯相信自己必然能够获益匪浅、学有所成。

但问题在于,如此一来,距离实现自身的远大抱负将会遥遥无期。

因此,当他真正踏上秦国后,唯一的选择便是投靠吕不韦门下,以期借助对方的权势和资源来一展宏图、成就伟业。

秦臻是支持嬴政的,他现在尚不及束发之年。

再看吕不韦,这可是当今秦王最为倚重、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如果能够在吕不韦的身旁做事,或许就能更快接近权力核心,从而早日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

对于李斯而言,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并无不妥之处。

毕竟,如果将自己的未来寄托在秦臻身上,虽然秦臻支持嬴政,但如今的秦王正值壮年之际,而且目前尚未确立太子之位。

就算日后嬴政真的能够顺利继承王位,恐怕也要等到十多年乃至二十多年之后了。

到那时,自己已然步入不惑之年,精力和心力都难以再像年轻时那般充沛,又怎能有足够的劲头去追逐并实现自己曾经的远大抱负呢?

更别提什么功成名就、名利双收了。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