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快点,这感光板不能干,一干就没用了。”
朱祁镇小心翼翼地把感光板从溶液里捞出来,用竹夹夹着,送进暗箱后面的卡槽里。
暗箱前的圆孔还没打开,得在暗处装板,不然光一照,板就废了。老陈赶紧关上门,只留个小油灯,昏黄的光里,朱祁镇把感光板卡紧,又调整了暗箱前的圆孔大小:孔大进光多,成像快,但容易模糊;孔小成像清,却要等更久。
“开孔!”
朱祁镇喊了一声,老陈赶紧把暗箱前的挡板拉开。阳光从圆孔钻进去,落在感光板上,暗箱里静得能听见呼吸声,阿桂攥着拳头,眼睛盯着暗箱,连大气都不敢喘。过了约莫一刻钟,朱祁镇喊:“关孔!” 老陈赶紧把挡板推回去。
接下来是显影。朱祁镇早就配好了显影液。用铁盐溶在水里,阿桂把感光板从暗箱里取出来,放进显影液里。
没一会儿,淡褐色的玻璃上渐渐显出了影子。
“出来了!真出来了!” 老陈工激动地喊,差点碰翻了显影液。
最后一步是定影。
朱祁镇把显影后的感光板放进另一个陶碗 —— 里面是用硫代硫酸钠配的定影液。感光板在里面泡了半个时辰,影子渐渐固定下来,不再怕光。
阿桂把玻璃片捞出来,放在通风处晾干,阳光照在上面,窗外风光清晰可见,连海雾的朦胧感都留了下来。
“这物件叫相机。” 朱祁镇拿着晾干的玻璃照片,“能把眼前的东西原样记下来,比画工画得快,还准。”
老陈捧着玻璃片,手指轻轻碰了碰,生怕碰坏了:“陛下,这要是给船队用,走到哪拍到哪,海图都能画得更准了!”
“要是拍敌人的营地,就能知道他们有多少人、多少帐篷,比探子报的还清楚!”
接下来的几日,朱祁镇又让工匠做了几个相机,还继续改进了镜头。
这样,成像更清晰,曝光时间也短了一半。
他们在码头拍了船队,在营地拍了士兵,甚至拍了海防的城墙,每张照片都清清楚楚,连城墙上的砖缝都能看见。
唯一的缺点,就是曝光时间稍微长一点点。
……
没过多久,远在京师的朱祁钰,也收到了朱祁镇的最新成果。
当然,仍旧是“罗马使团”。
文华殿的窗棂漏进初秋的阳光,午门的铜狮还沾着晨露,一队“罗马使团”从金水桥缓缓走入。
使者穿着异域长袍,腰间系着铜扣带,身后跟着一队抬着大箱的随从。
第二次进贡,他们脚步稳健,轻车熟路。
使者手中拿着袁彬伪造的国书,字里行间满是 “仰慕大明,特献奇珍” 的客套话。
朱祁钰翻着兵仗局的火器账册,在文华殿接见了他们。
穿着紫袍的使者进来后,捧着国书,鞠躬行礼,用生硬的汉话说:“我主闻大明圣君整军强国,特选国中奇物,献与陛下……”
随从们打开大箱,朱祁钰的目光,被一个楠木暗箱吸引。
箱子上刻着细密的花纹,打开后里面铺着绒布,放着铜制零件、玻璃片,还有几瓶深色药水。“此乃留影之器。”
使者按朱祁镇教的话说。
“能将景物原样记下,如镜中显影,永不褪色。”
他拿出一张提前拍好的海防码头照片,交给太监。
“陛下请看,这是我国君士坦丁堡金角湾港,影片上的船只、人影清晰得很,连海浪的纹路都能看见。”
“贵国港口、舰船,果然不同凡响!”
朱祁钰伸手拿起影片,眼里满是疑惑:
“这是画的?可没见笔墨痕迹。”
使者赶紧摇头,从箱里取出暗箱、凸透镜,演示着组装:“陛下看,此箱内壁涂黑,前装镜片,后放涂药玻璃,光透镜片入箱,便能将景印在玻璃上,再用药水定影,便成此片。”
他还递上一本线装册子,里面画着步骤图,从涂火棉胶到显影定影,写得清清楚楚。
朱祁钰翻着册子,忽然来了兴致:“现在便能试?”
使者忙应 “可”。
小太监赶紧关了文华殿的窗,却被使者制止。
使者涂了火棉胶在玻璃上,浸了硝酸银溶液,卡进暗箱,对着窗外的文华殿脊兽调整角度。
朱祁钰凑在暗箱的窥孔旁看,果然见脊兽的影子倒着映在玻璃上,连兽角的纹路都分明。
“要等多久?”
“一刻钟便好。” 使者答。
朱祁钰竟真的站在一旁等,连奏疏都忘了批。
一刻钟后,使者取出玻璃片,放进显影液里。
没一会儿,脊兽的影子渐渐显出来,从淡褐到深黑,最后连瓦当的龙纹都清晰了。
“真留住了!”
朱祁钰忍不住拿过玻璃片,对着光看,眼里满是震惊,“这物件比画工快百倍,连细微处都不丢!”
让朱祁钰震惊的不只是这个玩意。
三个锡盒摆在案上,第一个盒里是深褐的块状物,表面泛着油光;第二个盒里的块子颜色浅些,还带着奶香;第三个盒里的块子裹着碎果仁,是榛子和巴旦木。
“此乃巧克力” 使者介绍,“深褐者味苦,却能提神;浅褐者加了奶与糖,味甜;裹果仁者香脆。”
“我国探索大洋,于异域发现奇树,获得这般美食……”
太监们一听,连忙要求以身试验,朱祁钰却摆摆手。
朱祁钰先拿起深褐的黑巧,咬了一小块,苦味瞬间漫开,他皱了皱眉,却没吐,慢慢嚼着,竟品出几分回甘。
“倒也不恶。”
说完,他再尝浅褐的甜巧,奶香混着甜味在嘴里散开,比宫里的酥糖更醇厚,他忍不住多吃了两块……
最后尝裹果仁的,榛子的脆、巧克力的苦、糖的甜混在一起,层次分明,连小太监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尝完巧克力,一个铜制的手摇咖啡机摆在桌上,下半部分是磨豆的槽,上半部分是带把手的压杆,旁边还放着一袋深褐的咖啡豆。
“此乃咖啡。”
使者演示着,把咖啡豆倒进槽里,摇着把手磨,“咔嗒咔嗒” 的声音里,咖啡豆变成了细粉。“需用热水冲泡,初尝味苦,加糖更佳。”
小太监赶紧端了热水,冲了一杯。
咖啡的焦香飘满文华殿,朱祁钰尝了一口,觉得苦得皱鼻,加了两勺糖再尝,竟觉得精神一振。
“这东西不错,比茶提神。” 他说,“往后批阅奏折到深夜,倒能用它解乏。”
“陛下喜欢就好,此番我国使团携带千百斤,以供勘合贸易。至于日后,有什么新奇玩意,一定会第一时间呈送给陛下……”
使者走后,朱祁钰把这些奇物当成了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