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林志灵从片场出来的时候,只觉得街头的霓虹灯格外的刺眼。
她打了个车,来到葛宏涛所在的公寓楼下,然后在下面踌躇了老大一会儿,才上去“述职”。
葛宏涛该打量着她,个子高是真的高,甜也是真的甜,可惜…听着她诉说今天发生的事情,眼神更加的复杂,“我听说李琦这个月底会来香江,到时候你找找机会。”
“你也知道李琦要来?”
葛宏涛嘴角抽了抽,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但很快就反应过来,“我是干什么的?这种东西能不知道吗?对了,我让你可以适当的表现一下亲近内地的想法,你可以这再这样…”
林志灵撇撇嘴,低着头不说话。
她总觉得这个岛内的暗线有点怪,具体哪里怪,她也说不清,但对方总是让她亲近内地是怎么个意思?
不应该要让自己坚定本心,不要去想那些与内地有关的事情才对吗?
…
林志灵前脚离开,后脚电话就打到了李琦这边。
钟甄涛:“师父,我这边一切顺利,就在刚才林志灵去见了葛宏涛…”
他向李琦汇报了林志灵的表现。
李琦不由有些好笑,看来这位“熟女”专业户已经接到了岛内的人物,注定要在这个漩涡里面转一阵子了。
不过,他现在有一堆事情要忙。
春晚、内地的电影、还要在文化部和广电开会,还有《功夫熊猫》开机的问题。
林志灵才21岁,有的是时间调教。
想象自己在香江每次都来去匆匆,要不然就是埋头工作,这年头游戏也很少,调教林志灵可以作为一个养成游戏,就像养个小猫小狗一样。
嘶~
“这就是权利的滋味?!”
刚放下电话,温子仁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mr Li,我刚刚接到消息,我们被圣丹斯电影节给邀请了,我和雷沃纳尔刚接受完采访,组委会那边还想采访一下您,想问一下您的时间。”
李琦听到这个消息,愣了一下。
像**地铁老人看手机**表情一样被控了好几秒,才想起来这个奖项。
相比奥斯卡,它算是别有特色,其实也很有名,算是独立电影节的奥斯卡。
所谓的独立电影,说白了就是那些低成本、肥大制片方体系创作的,有强烈意味和社会议题的电影。
1981年,由着名演员、导演罗伯特·雷德福及其创立的圣丹斯研究所接手主办,在1984年正式更名为“圣丹斯电影节”。
核心使命就是发现现和支持新兴的独立电影人,如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等。
为那些在传统好莱坞体系之外创作的、具有独特艺术视角和创新精神的电影提供展示、推广和交易的机会。
发誓要做“未被听见的声音的扬声器”。
每年八月底、九月初提交电影参加评选,第二年的一月份公布入围名单,而今年《电锯惊魂》凭借其无与伦比的投资回报比以及话题度,仅仅参加评选,就获得了极大的关注。
1994年,一部小众独立电影《疯狂店员》,成本只有 2万美刀,讲的便士多店小店员但丁前一天睡眠质量极差,大清早被老板过去加班,谁料,这只是倒霉一天的开始,更多的麻烦接踵而至…
简单来说就是介绍了这个店员郁闷抓狂的一天。
拍出来这部片子的导演,凯文-史密斯其实只在电影学院上了四个月课程就退学了,然后花了一个月写剧本,拍摄地就在他工作的便利店,拍摄周期不到 20天。
他自己都没有抱多大希望,结果通过圣丹斯电影节,引爆了市场,票房加上录像带,收益突破千万美刀。
同样也把圣丹斯电影节给抬到了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种传奇效应,短短几年的时间,成了全球最大规模、最具影响力的独立电影节之一。
后续还有《codA》同样也是在圣丹斯电影节被推爆的典型。
华夏影片里面,也有一部,《别告诉她》,便是通过圣丹斯电影节,走上奥斯卡。
圣丹斯又被叫做奥斯卡风向标。
许多最终获得小金人的电影,都曾经圣丹斯电影节首映或者获奖。
如《阳光小美女》、《朱诺》、《爆裂鼓手》、《海边的曼彻斯特》、《无依之地》、《健听女孩》…
之前李琦没有关注它,是因为圣丹斯电影节,几乎关注的都是米国独立电影界,想不到竟然连他也发过来了邀请函。
预想的时间,比自己想的早了一点。
“这个月没有时间,下个月倒是可以。”
“oK,mr Li,我和组委会沟通一下这件事情,我期盼您的到来,另外,《电锯惊魂》第二部马上就要拍完了,您也可以顺便过来指导一下。”
“组委会那边希望我们的《电锯惊魂2》能在电影节上首映,mr Li觉得怎样?”
“我觉得不怎么样,时间上有点太晚了。”
《电锯惊魂 2》准备在万圣节之前上映的,也就是10月 31号,如果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那就意味着在院线上映的时间还要往后推。
如果是《电锯惊魂 1》,或许还可以考虑一下,这都第二部了,没有必要。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
“下个月我可以去一趟米国,时间就暂定国庆之后吧!”
李琦放下电话,不由恍惚。
自己穿越过来已经 4年了,不知不觉业务已经在全球开花,一年要多次飞北美和香江,要不要买个专机?
现在手里倒是有闲钱了,但想了想还是算了。
赵本山给他提了个醒,两个亿买个私人飞机,每年花费要几千万不说,关键高调带来的麻烦太多,后面五折出手都没有人接手。
…
2003年,是岛内偶像风潮持续强劲的一年,比如岛内最流行的电视剧是《流星花园》、《海豚湾恋人》和《西街少年》,这三部戏引得无数的少年少女为之呼喊。
《流星花园》火爆程度,堪称核爆,打破多项纪录。
F4热潮引爆整个华语圈,甚至整个亚洲。
2002 年-2003 年在内地的巡演,更是引起巨大轰动,门票被炒到天价,粉丝狂热程度令岛内都为之震惊。
《海豚湾恋人》让霍剑华和张韶憨饰成功跻身一线,特别是张韶憨演的“易天边”一鸣惊人,由她演唱的片尾曲《遗失的美好》红遍大街小巷,也成为她歌手生涯的起点。
《西街少年》更是由当红团体出演,收视率经常占据收视榜首。
王心灵也在这部片子中崭露头角。
这种风潮,就连岛内新闻局的万局长也因为岛内电视剧出海而被频频嘉奖。
原因嘛!
文化出海。
没错,他们也是有成绩的,虽然电影不行,但他们电视剧强啊!
就在他们所有人都沾沾自喜,为他们即将以文化占据内地,占据亚洲而兴奋的时候。
美丽花引进了一部“米国”电视剧。
《越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