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世民说着,脱下外袍,提起衣摆,在两名侍从的搀扶下上了车。
结果还没坐稳,自行车就嘎吱一晃,差点把赢世民甩下去。
赢世民顿时惊得差点跳下来,骂道:“你这玩意儿稳不稳当啊?”
“稳!稳得很!”
李北玄赶紧在一旁扶着,“这就是初学者不熟练,您掌握住平衡,踏下去它自己就走。往哪儿倒就往哪儿扶,别怕,越怕越晃。”
赢世民嘴上还想说点什么,但一听这话,也不好服软,索性咬牙撑住。
试探着踩了几脚。
车子吱嘎作响。
但很快,就像李北玄说的那样,前轮开始转动,整车轻轻滑了出去。
虽说一开始晃得厉害,像只喝醉的鹅,但赢世民到底是武人出身,腿劲不差,反应也快。
几圈下来,竟真让他抓住了点平衡的门道。
再骑,竟是越来越顺。
车子从一开始的歪歪扭扭,逐渐开始直线前行。
而赢世民紧紧地握住握把,感受着风从脸边刮过的感觉。
那一瞬间的畅快……竟让他忍不住大笑出声!
“哈哈哈!有点意思啊这玩意儿!”
骑了两圈。
赢世民很快就骑得上头,完全没了先前的不屑。
甚至学着那小工的样子,在院子里绕了几圈。
虽然车身沉重,链条吱嘎响个不停,震得他屁股发麻。
但那种不靠马、不靠风,全凭双腿带车飞的新鲜感,让他这个久居庙堂的皇帝,仿佛回到了少年时,在山道纵马奔突的年岁。
于是骑着骑着,嘴角的笑意再也藏不住了。
赢世民从没想过,人不用马,也能这样快、这样稳地前行。
不用耗费粮草,也不用担心战马疲惫。
只要一双脚,就能带动铁轮滚滚。
这特么,也太神奇了耶!
足足一刻钟,赢世民才舍得停下来。
虽然累的额角微微出了点汗,但脸上,却带着一种极少见的满足和赞叹。
“……这玩意儿,若真能量产,若真能普及,武朝的边骑、军邮,怕是要变天了!”
赢世民一边擦汗,一边回头看着那辆还停在阳光下的自行车,眼中神采飞扬,心里则已经飞快地开始打算盘。
什么是武器?
刀枪剑戟?
火炮战车?
不。
真正的武器,是效率。
是成本和效果之间的巨大优势。
而这玩意儿简陋归简陋,粗陋归粗陋,但它确实做到了前所未有的省力与可控。
十两银子,能解决掉一个士卒一天五百里的机动问题。
且不需要养马、不需要草料、不需要驿站轮换,只靠人自己的体力维持。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驿路要变了。
意味着边防军的战术布置要变了。
意味着情报的传递、命令的投送、辎重的调配……都要变了!
而这一变,就是一整套军政体系的重构!
赢世民越想,越激动。
沉默了片刻,忽然扭头看向李北玄,眼神沉了几分:“你当初,是怎么想出这个东西的?”
李北玄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了指那帮站在墙角的实验人员们。
“赵叔叔,我说是我一个人想的,那是骗您。”
“我能说的,只是大概方向。”
“但能把它变成实物的,是他们。”
“是他们凿的齿轮,打的链条,手磨的飞轮。每个步骤都不精,但这些,却都是真刀实锤的探索。”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宝贝。”
赢世民盯着那些工匠们看了一会儿,没吭声。
然后,他突然上前几步,居然罕见地冲着那群人,微微拱了拱手。
“诸位辛苦。”
一句话,瞬间让那群工匠们手足无措,面红耳赤。
他们哪里受过这种礼数?
李北玄虽然叫这人“赵叔叔”,但他们谁不知道,眼前这人就是当今陛下?
结果当皇帝的,亲自给他们拱手?
这是祖坟冒青烟的荣耀!
一个个立刻扑通跪下:“陛下折煞小人,小人不敢,小人……”
赢世民摆了摆手:“都起来吧。这东西……你们做得好!赏,重重有赏!”
听到这话,匠人们更激动了。
他们这些人,从未想过,有一天,他们居然能得到君王的亲口嘉奖。
有人感激涕零,有人悄悄抹了把脸。
更有人绷不住,已经流出泪来。
而赢世民扫视一圈,忽然又道:“这东西,有名字吗?”
李北玄一愣,有些纳闷道:“当然有啊,不是叫自行车吗?”
听见这话,赢世民顿时没好气的瞪了李北玄一眼。
又问了一遍:“有名字吗?”
听见这话,李北玄顿时心领神会,连忙道:“有有有,叫贞观两轮车!”
赢世民:“……”
虽然他刚刚确实也在心里琢磨过贞观车这个名字,毕竟先前那口犁就叫贞观犁。
名字配套,ip大牌。
一听就像个开天辟地、载入史册的正经玩意儿。
可这会儿,抬头再一看那辆呲牙咧嘴的自行车,赢世民顿时就有点后悔了。
就这玩意儿?
叫贞观车?
还是算了吧……
有点丢“贞观”这俩字的脸哈。
于是赢世民沉吟了一下,缓缓道:“此物尚在雏形,配不上贞观之名。”
“不过既然是自力驱动,自足而行,又可带兵千里……那便叫千里足吧。”
李北玄一听,呲了呲牙。
心说赢世民还是这么霸道。
都说了叫自行车,非特么要给人家改个名字。
不过仔细想想,这货倒是还真有点文采。
千里足,确实还挺有点那味儿。
“行,可以,冠名费给一下,给够了钱你爱叫啥叫啥。”
李北玄笑呵呵的伸出手来。
而赢世民虽然瞪了他一眼,但却十分痛快的点了点头:“给,一百万够不够?”
说罢,赢世民回头,看向常涂,沉声道:“传我口谕,户部拨款一百万两,优先用于蓝田铁器工坊的扩建。”
“再命工部和兵部,抽调能工巧匠五十人来蓝田,听李北玄调遣,三月内打出五百辆,先供给边军和京畿守备。”
“另外,礼部再拟一道诏书。”
“蓝田工坊所有匠人,官升半阶,赐食禄,列入官籍,照军功论功,岁末重赏。”
“谁敢克扣、贬损、阻挠,一律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