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乔丽霞的脸上已经挂满了泪水。
是感动么?
也许吧,毕竟几十年了,终于有人真正的关心她了···
李雪仍旧是低着头,默默的看着自己的脚尖发呆。
姐姐已经不在了,她是乔丽霞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
母亲为了这个家压抑了多半辈子,也该为自己活一回了。
所谓的传统风俗和道义,李雪忽然觉得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比起母亲的幸福,她觉得名声的意义真没有那么大。
自己常年不在家,母亲一个女人独自生活过的太过凄苦。
就算吃喝不愁,但是人活着也不能只为了吃饱肚子吧?
李凤琴死的时候,李雪对爱情充满了憎恨。
她当时坚定的认为,李凤琴就是死在了对苏明启卑微的爱上。
可是回到聊城见到徐彦辉,她又相信了爱情···
“这个秦振华值得相信么?”
李雪的声音轻微到她自己都快听不清了···
乔丽霞抹了把眼泪,凄楚的笑了笑。
“值得相信的男人不多···我不是不相信他,而是跟他根本就没有可能。”
“为什么?”
在今天之前,李雪根本就不认识秦振华,就算见过面,也只是擦肩而过,从来都没正眼看过他。
乔丽霞无奈的叹了口气,然后落寞的说:“他有老婆孩子···”
李雪惊讶的看着她,一脸的震惊。
“那你还···”
之前遮遮掩掩,忽然说开了,乔丽霞反而觉得解脱了很多。
心里的负担也没有那么大了。
轻轻的抿了抿头发,乔丽霞释然的笑了笑。
“雪儿,有些事情你可能并不清楚,你知道为什么当年我生了你之后就没给你继续生个弟弟或者妹妹么?”
李雪愣愣的看着她,仿佛乔丽霞要给她揭开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乔丽霞的声线极其的平缓,慢慢的给李雪讲述着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1979年寒冬的一个深夜,李雪降生。
当男人看到又是丫头片子的瞬间,脸色就阴沉了下来。
她婆婆更过分,直接摔门而去,甚至连孙女一眼都懒得看···
那时正值冬天,窗外鹅毛大雪,乔丽霞的心也如同这天气一样透骨的冰凉。
也就是因为这场大雪,李雪的名字就这样随意的定下了···
那个年代还没有计划生育的说法,基本上家家都好几个孩子。
原本只是生了两个女儿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机会还有的是。
但是让所有人都很诧异的是,自从生下了李雪以后,乔丽霞就再也没有怀孕过。
“雪儿,你爹到死都不知道,其实我并不是不能生,而是根本就不想生···”
第一次讲述起这段往事,乔丽霞的脸上满是对痛苦的回忆和对命运不公的怨恨。
李雪愣愣的看着她,她这才知道,原来母亲以前过的远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的悲惨···
“你奶奶骂我是不下蛋的老母鸡,其实真相只有我自己知道。”
乔丽霞擦了把脸上的泪水,轻声说:“就因为生完你姐姐,月子里我多吃了两个红薯,你奶奶就对我破口大骂,嫌我糟蹋家里的粮食···”
那个时候村里都穷,很多人家甚至都吃不饱肚子。
红薯由于好种植,而且很好保存,便成了重要的口粮作物。
原本月子里多吃点粮食补充下营养这无可厚非,但问题就出在了李凤琴身上。
谁让她下生不是个男孩儿呢?
不夸张的讲,如果李凤琴是个男孩儿,乔丽霞的婆婆都情愿三天不吃饭也要把红薯塞到乔丽霞的嘴里。
就为了她孙子能多喝一口奶水···
【这不是老鼠杜撰,有真实案例。有个女人就因为坐月子多吃了两个南瓜,就被婆婆抓着头发打···】
乔丽霞虽然委屈,但是也能理解,毕竟那个年代谁都知道粮食的宝贵。
直到李雪的降生,她才彻底看透了这家人,也伤透了心。
从此以后,她每次都动用了点小手段,让男人就算是再辛勤的耕耘,也永远结不出果来。
李家的绝后,源于他们自己的无情和冷漠···
古人早就告诫过后人了,可惜太多的人无动于衷。
女子痴情时感人最深。
女子无情时负人最恨。
最毒妇人心不是随便说说的···
无从评判乔丽霞是对是错,因为在这件事上,她始终都是个受害者···
静静的听着乔丽霞诉说着过去的往事,李雪早就泪流满面···
她知道母亲过的苦,但是没有想到她竟然吃了这么多苦,受了这么多的委屈···
乔丽霞宠溺的揉着李雪的脑袋,凄楚的笑着说:“我也知道你对秦振华可能有看法,但是雪儿,我不会跟他结婚的,也不想破坏他的家庭,我只是想让自己心里有一丝甜味···”
终于,李雪再也忍不住,扑到母亲怀里痛哭了起来。
母女两个人紧紧的抱在一起,泪水却成了两个人对命运不公最无声的指责···
···
徐彦辉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
口渴的难受,刚挣扎着坐起身子,就看到了旁边默默流泪的李雪。
李雪衣服就这样静静的倚在床头上,泪水却早已把她胸前的衣服打湿···
“雪儿?”
看到这一幕的徐彦辉直接懵了,轻轻的戳了戳她。
李雪红肿着眼睛,突然一头就扑进了他的怀里,双手紧紧的抱着他,肩膀轻轻的颤抖着。
徐彦辉温柔的拍了拍她的后背,轻声问:“发生什么事了?”
李雪没有说话,只是在他的怀里轻轻的摇了摇头。
徐彦辉没有再说话,有些时候,无声的陪伴就是最深情的安抚···
不知过了多久,李雪才停止了啜泣,趴在徐彦辉的怀里,轻声问:“你说为什么女人要受这么多的苦呢?”
徐彦辉微微一愣,随即就笑着揉了揉她的脑袋,柔声说:“有人说过,人生下来就是来受苦的,尝尽人世间所有的苦难,才是最圆满的人生。”
这句话具体的出处徐彦辉也许早就忘记了,当时他并不认同这个说法。
但是当他经历的事情多了,也就慢慢的开始理解这句话的深意了···
未经清贫难成人,不经挫折永天真。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聚局局新。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