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主!”李信闻言一愣,旈珠下的神色有些莫名。
这倭国使者,和大汉一个吊样,不按流程走啊。
老子正沉醉在,发行宝钞的美妙中,特娘的被你搅了兴致。
此番李信大肆赏赐开元宝钞,乃至十倍百倍的恩赏,可不是单纯的彰显上国气量。
李信对于建设诸夏独有的朝贡体系,和铸币流通很上心。
因为这关系到大夏,及诸夏整体的千秋发展,甚至关系到诸夏今后在世界文明中的霸主地位。
李信在西征结束,奠定诸夏的霸主地位后,不只是纵情享乐,而是开始陆续诏见各地的番邦使臣,建立属于大夏的金融朝贡体系。
北方此前流通的汉五铢钱,现在全部换成了大夏的开元通宝,更是发行官方大额面值的金纸币,大肆赏赐各番邦属国,建立以开元通宝为主要货币的流通体系。
朝贡体系和铸币权,这个东西的作用,在不同人的手中,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在不同的统治者手中作用也不同。
传统的中原王朝,为了所谓的万国来朝的虚荣,多是大肆赏赐中原的财力物力,与其域外藩国通好。
那些个王朝,赏赐的是货真价实的金银,和丝绸瓷器等实物。
虽说丝绸瓷器这东西,是中原王朝的土特产,也是对外贸易创收的重要商品,但终究需要损耗人力物力来生产的。
而李信则不同,新的朝贡体系,直接被他玩出了新式花样。
首先就是诏见周围的各大小藩国,给予正统的金书玉印册封,纳入诸夏体系...
若是不愿意加入诸夏体系,李信也不强迫,只能让他们自求多福...
而加入诸夏体系的,则必须年年按时纳贡,并且要以开元通宝,作为境内流通货币,必须以大夏宝钞,作为民间和官方之间交易货币...
理论上讲,货币发行的范围有多大,流通的有多大,持有铸币机构的势力,便有多大...
也就是说只要诸夏的开元通宝,和新式宝钞,能流通到世界各地...
那就代表着大夏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对方的领地,可以用货币攫取对方领地内的人力物力等资源...
有一句话叫,谁控制了能源,谁就控制了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谁掌握了全球货币,谁就掌握了世界。
当年的猪明鞑清,明明占有世界重量级的经济体量,并将白银定为官方结算货值。
虽然因为海洋贸易,使得白银在世界范围内流通,但中原地区又不盛产白银,始终掌握不了,世界货币的发行权。
但李信赐予各番国的朝贡恩赏,用的可不是金银,而是金纸油彩币。
这种金纸,由金银铜混合粉末,以及印刷模板,混合彩线油绘,造价成本不菲,具有极高的防伪属性,
但相比于宝钞上的面额价值,所谓的造价高昂,便不值一提。
而且大批量的印刷宝钞,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简直是一本万利。
也就是说,只要宝钞体系完善起来,不但大夏不用再为财政困扰,反而加深了维系诸夏关系的纽带..
而李信手中亦多了一套,新的制衡广大分封国的手段,和对诸夏境内资源调动的利器...
是以发行宝钞很重要,其中的利润也很高,乃至高到离谱,让人眼红。
但这并不是人人都可以随便印制,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成就的。
这需要时间慢慢的培养与流通,是以每次有邦国前来朝贡,李信便想方设法的,推行诸夏的新式宝钞,强制性的将之赏赐给邦国流通...
只需通过发行宝钞,控制好其中力度,李信就可以不断收割周边国家,和部族的财富,这不比压榨中原的百姓还有快感?
这是关乎大诸夏未来,千百年的大计,所以在被倭国使臣打乱了节奏后,李信心中隐隐有些不悦...
别人都老老实实的按照规矩来,你特娘的想搞特殊是吧...
李信瞥了眼,矮脚使臣,面无表情道:“尔等有何冤屈,跑到本汗这里诉苦?”
“若不说出个所以然来,本汗不介意派人去请倭岛女王来一趟…”
“天主...求您一定要救救我倭国...宗祠...啊....”
四野君长的本就又瘦又矮,此刻匍匐在大殿中央嚎啕大哭,宛若一只没有开化的野猴儿,显得矮小与瘦弱,又让人感觉到一股悲凉同情之感。
他哭的伤心,说的伤心,总结起来就是倭国本来远居海外,安居乐业,然谁也没想到,从辽东窜出了一伙乱匪,乘船逃到倭国。
然后倭国的苦难日子便来了,他们那个什么倭国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更是被跨海而来的乱匪打的节节败退。
甚至不得不退到本州北部,和北海道地区,并表面上对那伙乱匪俯首称臣,不停的纳贡交税,献粮献女人才能换来短暂的和平。
此番借着一年一度的朝贡机会,向上国表明情况,恳请李信这名天可汗,主持公道。
李信心中毫无波动,直接道:“此乃尔等内政,大夏不便干预....”
“天主,那伙人是原本盘踞辽东的汉将公孙度,他们根本不是我倭国之人...啊…”
四野君声泪俱下,哀声控诉,向天主禀明情况...
若是他们倭国内部的叛乱,女王也就忍了,更不敢跑到大夏这来哭诉...
但公孙度等人,乃是外来的汉人,而且还是曾经的汉朝将军,这如何能忍?
“公孙度!”李信眉头一皱,不知这辽东的败军之将,什么时候跑到东倭去祸祸了?
难道是张辽和王充这两对组合太猛,在进攻极北荒原的同时,还能分出精力,将公孙度这头猛虎赶下海?
“天主!”四野君匍匐在地,哭的更加伤心了:“公孙度那些乱臣贼子,强占我本州岛屿,在我邦肆意妄为,欺压百姓祸乱倭族同胞!”
“我等番民困顿遭难,日子过的更是苦不堪言,对方还在我邦地界招兵买马意图不轨,还请上国为我等主持公道啊...”
“招兵买马!”李信眉头一皱,心中逐渐重视起来。
要知道,公孙度那厮的能力,可不比白马公孙瓒来的弱。
若让其占了倭岛,立了基业,其中的威胁性,将不可小觑。
四野哭诉着,从怀中掏出一副,丝绸锦图道:“下邦亦知,此行给上国,添了些许麻烦...”
“吾家女王临行前,特地从国内,带来珍珠一百箱,募选了三千童难孪女...”
“另外还有黄金三万两,白银十万两,深海沉铁六万斤,以慰劳上国勇士...”
“除此之外,我王亦特地命人,在本国寻得一处大型银脉,献给上国,充当此次出兵军资...”
卑呼女王已经认识到了事情多严重性,一伙被大夏打的仓惶溃逃的败军之将,都能将整个倭国压的抬不起头来。
那大夏这个天朝上国,实力又该有多恐怖呢?
是以为了请动大夏出兵支援,倭使此番并非空口白牙,而是下了血本,带着极大诚意来的…
“咦!”李信看着脚下舆图,最终目光定格在本州岛北段,眉头微挑:“这不是...传说中的石见银山吗...”
“邪婢女王为了请本汗出兵,这是下了血本了,提前千年把龙脉弄了出来...”
此番四野君进献的地图,赫然是本州概略图,甚至连富士山和石见银山的位置,也标了出来...
这真是打瞌睡送枕头,得来全不费工夫,让李信对那个素未谋面的倭婢女王,心生欣赏...
大夏现在正处于改革的深入阶段,各种问题,在革新的推进过程中,也暴露了出来...
所谓旧势力,和顽固派的反扑,到没有什么...
因为夏军手中掌握着真理,李信手中握着大义。
大势强压下,哪怕是冀州那些,盘踞千年的古老地头蛇,也得老老实实的盘着卧着...
真正让李信感觉棘手,乃至难以解决的,也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他之前制定的,金银铜三本位,似乎不大适合这个时代...
因为随着大夏不断向外开疆扩土,境内金矿不少,铜矿也不少,但银矿却很少见...
这就造成了,官方制定的,金银铜一比十比百兑换比例,严重失衡...
甚至出现了,一金兑三银,乃至一银兑三百的畸形情况,严重动摇了金银国本...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夏境内改革的进程,是以银矿缺失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