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要下地干活,基本上就是村里的村长没事找人,看着大家闲的话,他心里就不舒服。
还有可能就是师娘他们村的秋种还没有完成,或者是地里太干了需要挑水灌溉去。
一想到师娘那瘦小的身子,还要挑水王卫民就心里不忍。
看来这次要把刚刚得到的工作送给师娘了,其实工作本来就是给师娘找的,还想着等冬天的时候再送来。
这么辛苦那就先送过了吧,早送迟送都是一样的。
“现在地里干的要命,现在村里组织大家挑水灌溉,虽然大家都知道只靠人力很难有用,可是如果不做的话,来年那就真的要绝收了。”奶奶无奈的叹气,说道。
果然和王卫民想的是一样的,这些村长也真的是想一出是一出,这么做能有啥效果。
王卫民无奈地摇了摇头,大家都去做,自己还真的不好说啥。
“奶奶,老师现在在学校怎么样啊。”王卫民继续问道。
老师的母亲一听到这个就更叹气了,随后说道:“你老师的脾气你还不知道吗,天天盯着学生的成绩。”
“我听说最近班级里有两个孩子因为吃不上饭,退学了,这不他又去上门找,又是从家里带粮食的。”
“不说了,我知道他是在做好事,但家里的情况已经这样了,我想说可是又说不出口。”
王卫民听后笑了笑,这果然符合老师的性格和脾气。
这么多年受到老师照顾的学生很多,其中虽然考上学校的不多,大多数都回家种地了。
但每一个人见到老师都还是很尊重和激动的。
王卫民知道的就有好几个学生时不时的会过来看望老师,只是因为家庭条件的原因,能伸手帮助的不多。
毕竟自己家里都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怎么还能分出东西过来那。
即使他们送东西过来了,老师也不会要,他们的家庭情况老师全家也都大概清楚的。
“老师还是没变啊,担的起先生这两字的称呼,所以奶奶我送来的东西你更不能在推辞了。”王卫民认真地说道。
奶奶见王卫民这么说,又想起家里要空了的米缸,心里也十分的无奈。
又听老师说班里有两个孩子的成绩不错,过了年肯定能考上中专的,只是家庭差了点。
每天吃的都是黑面馒头,或者其他的一些东西,就这都还吃不饱。
老师每次上学校,都会带着两勺王卫民送来的猪油,每天中午吃过饭后都会把两人叫到办公室。
用开水冲一下猪油,让两人喝下去,开始两个人说啥都不愿意,因为他们知道老师的日子也不好过。
可在老师一再坚持下两人没办法只能喝下,心里暗暗发誓,等以后上学出来,说啥也要回报老师的。
老师每次看到两个学生喝完后,心里都很高兴。
“那好啊,这都是老师的功劳,没有老师他们估计连书都念不下去的。”王卫民笑着说道。
老师母亲不好说啥,只是笑了笑。
自己的两个孙子现在也上学了,也不见他这么照顾,其实奶奶还是想多了。
他的两个孙子师娘每天也都是有别的照顾的,一人一勺猪油一点都不少的。
就在两个人聊天的时候,师娘快步走进了院子,离的很远王卫民就能看到师娘气喘吁吁的。
而且一头的汗,手里拿着一件厚衣服,这应该是下地干活的时候穿的,干了一会活后热了就会脱下。
“卫民,你来了,最近工作怎么样。”师娘一进门就笑呵呵地问道。
王卫民在师娘一进院子的时候,就已经站了起来,来到院子里笑着回道:“工作还行吧,现在采购任务虽然不好完成,但也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了。”
“师娘,你这去挑水,身体受得了吗?”
说到最后王卫民心疼地关心道。
师娘洗了洗手,按着毛巾擦了擦脸后,笑着说道:“卫民,你就别担心了,这些活从小就做,那有什么受不了的啊。”
看着师娘这瘦小的身子,王卫民都担心在这么下去,不知道能不能熬过这三年那。
“即使做惯了,但咱也要注意身体啊,你平时吃的又不好,现在还做这么重的活,那可不行。”王卫民关心道。
师娘倒是一点不在意,笑着往屋里走去:“卫民, 你就别担心了,现在谁不这么做啊,没事的。”
一进屋第一眼就看到了地上王卫民送来的东西,立刻一脸严肃地看着王卫民,随后问道。
“卫民,这些东西又是你送来的吗?”
王卫民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是我带过来的,都是一些粮食,不值钱的。”
“不行,现在粮食不值钱吗,你就别骗我了。”师娘一脸严肃地对王卫民说道。
师娘的性格和老师差不多,但和老师比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师娘,你可别这么说,粮食真的不值钱的,我们两村离的不远,我们村的情况你应该多少知道一点的。”王卫民笑着说道。
师娘点了点头,随即反驳道:“你们村虽然收了点粮食,但那也是减产了,你这样送,你爷爷,奶奶他们不吃了。”
“就算你们兄妹现在都在城里有定量吃,可你也有其他的亲戚啊,你还是拿回去吧。”
这么话王卫民都已经猜到了,也不说话,而是顺势坐到了师娘的边上,从包里掏出一张报纸放到师娘的面前。
“师娘,你看看报纸,你就知道了。”王卫民笑嘻嘻地说道。
师娘拿起报纸随后一脸疑惑地看着王卫民,看着王卫民这么笑,最后低头看了起来。
这报纸就是前段时王家哇村的事情,这报纸王卫民特意带过来的,就怕师娘她不愿意接受。
师娘快速的看着手里的报纸,越来越惊讶。
以后一脸疑惑地看着王卫民,小声问道:“卫民,你们村还能拿出这么多粮食。”
王卫民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小声说道:“是的,师娘,这些都是我大爷爷他们这些老人一年一年积累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