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七圣回到了城中,王世充他们的进攻也就宣告结束了,不过王世充下令将武都城给围了起来,反正现在整个天都州都是他们的地盘,他们有的是时间和张宝他们耗。
张宝他们自然知道这样耗下去最后输的也只会是他们,可是没有办法,他们根本没有脱困的能力,自从就算是想撤回山阳州也是无能为力了,无奈之下张宝只能选择让人突出重围前去和张角求援。
不过此时的张宝还不知道的是,如今大界碑关已经不是他们的地盘了,他们的求援信注定送不到张角那里去了。
当然就算他的求援信可以按时送到,张角也没有时间出手帮助他们,因为张角自己也遇到了新的危机,那就是朝廷终究还是知道了黄巾起义这件事。
如今距离黄巾起义已经过去了接近三个月了,目前黄巾的手中已经握有了紫霄帝国的四洲之地,而且黄巾他们还在攻城略地,地盘越来越大。
这种级别的大事想要瞒太久是不可能的,哪怕是袁家,姜家,叶家已经全力封锁消息了,可是这个消息终于还是传到了帝都之中。一时之间帝都内人心惶惶。
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是远在镇北的姜家已经无能为力了,就算是还在帝都的袁家和叶家叶不敢有任何的动作了。
因为帝都是紫家的根基所在,就算袁家在紫帝昏迷,紫家内斗的情况下拿到了一部分帝都的掌控权,可是这些权利随着紫帝的醒来也是被一点点的夺走。
由此可见,紫家的实力有多么的恐怖,哪怕是袁家和叶家交手,在面对紫家的时候,也依然处于劣势之中,这还是袁幽设计先将紫帝相当大的一部分倚仗都调走的情况下,不然的话袁家根本就没有机会。
所以虽然帝都内看似袁家和紫家斗大厉害,但这些都是暗斗,因为袁家根本不敢和紫家明斗。
也正是因为紫家如此强势,所以三家才会寄希望于黄巾,希望黄巾可以尽可能的消耗紫家的底蕴。
而三家不但出钱出力帮助黄巾成长,而且还联手封锁消息,不让紫帝知道黄巾的任何一点情报。
不过这种消息封锁,只限于帝都之外,一但消息进入帝都之后,那就没有人能再封锁这个消息了。
朝堂之后,紫帝面色阴沉的看着手中的奏折,此时的他已经可以上朝了不过他的脸色还是有些苍白,看来他上次受的伤虽然已经好了,可是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而他手中的奏折正是袁幽写的,在他看来,如今的消息已经瞒不住了,与其干看着紫帝行动,他不如将主动权抢回到自己的手中,这样在之后的行动里他还能有更多的选择。
“一群废物,这群乱贼已经作乱三个月了,你们怎么才上报!”紫帝再也忍不住自己的脾气了,怒骂道,他骂的并不是下面大官员不作为,而是借此机会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而已。
“陛下息怒!我等之所以上报的迟了,因为那群黄巾乱贼下手极为狠辣,被他们占领的城池基本上不会留下什么活口,所以他们才能瞒这么久的时间,而我们如今之所以接到消息,还是因为董卓将军的西凉军和尤亮将军兵合一处,大破黄巾军,收复了天都州,这才让消息重新流通。”袁幽说道。
听闻袁幽的话后,紫帝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他当然知道袁幽没说时候,可是如今自己治下被黄巾军连破四州,已经将脸面丢尽了,而董卓却再这个时候击败了黄巾,帮自己保留了最后一丝颜面,所以哪怕自己不喜欢董卓,自己也要重赏他,为众臣设立一个榜样。
“董爱卿用兵如神,忠肝义胆,这种情况下还能为朝廷分忧,属实是国家栋梁,百官楷模啊!下令!晋董卓为一等西凉公,世袭罔替,加封兵部尚书一职,暂领天都州刺史一职,提调天都一切军政要物,等黄巾乱党平定之后,朕还有封赏!”紫帝道。
“陛下英明!”袁幽听闻后,嘴角带笑。
虽然如今的董卓有些不太听话,但终究这还是他的人,而且在董卓那里自己还有其他的底牌,在自己需要的时候,自己可以让董卓乖乖听话,所以董卓获得的好处越多,自己获得的好处也是如此。
“陛下!臣还有一事启奏!”袁幽继续说道。
“爱卿还有何事?”紫帝问道。
“陛下!董卓上奏折说,为了和黄巾对抗,如今他麾下的西凉军伤亡不轻,如今的他们已经只有自保的能力,没有继续进攻的能力了,为了帮助摘下快速歼灭黄巾乱党,董卓请求羡慕新兵,再战黄巾。”袁幽将一份奏折呈给紫帝道。
紫帝认真的看了看奏折的内容,内容和袁幽说的大差不差,不过这时候紫帝却犯了难题,毕竟开方君权对于皇帝来说乃是大忌,一旦控制不好,无异于养虎为患。
不过如今黄巾军的行动如火如荼,最近的已经快打到帝都来了,而且趁着黄巾军这股东风,起来趁火打劫的明显不少。
光紫帝得到消息的就已经有五家了,这五家打的都是数百年前这片土地称王称霸的世家豪族的旗号,这些人中弱小的也就占据了几座城池,而强大的几乎已经占据半个周之地了。
虽然他们不能和张角相提并论,但是要不以最快的速度将张角给镇压下去的花,那后面这种趁火打劫的势力会越来越多,最终真的有可能会影响紫霄帝国的根基。
在沉吟了一会之后,紫帝还是下决定道:“董爱卿这道奏折深通兵法,所说极确极明,令人敬佩,那一切事宜就按董爱卿说的做吧!
“谢陛下!”袁幽心中的笑更加放肆了,开放兵权,以后想要收回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他们袁家也可以在外面培养属于自己的军队了,看来这黄巾确实有些东西不能他已经逼的紫帝不得不做出有弊于自己的决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