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落霞镇的狼烟
落霞镇的晚霞总带着铁锈色。
凌羽将最后一口烈酒灌进喉咙时,街角的皮影戏正演到“霸王别姬”。苏瑶坐在他身边,手里绣着个平安符,丝线在夕阳下泛着柔光——那是给柳依绣的,她总爱闯祸,带着这个或许能少受些伤。
“影阁的密探已经在镇外徘徊三天了。”白若雪收起药箱,指尖还沾着草药的青汁,“他们的‘蚀骨香’混在镇上的桂花糕里,吃了会让人内力紊乱。”
柳依刚从酒楼屋顶翻下来,红衣上沾着几片瓦砾,手里却稳稳托着个食盒:“诺,刚从密探身上搜的,说是给镇北王的密信。”
凌羽打开食盒,里面没有信,只有半块龙形玉佩——和他在龙涎岛见到的长公主棺中玉佩,正好拼成完整的“盘龙戏珠”。玉佩内侧刻着一行小字:“八月十五,皇陵见”。
一、桂花糕里的毒
镇北王的尸体在龙涎岛的爆炸中化为焦炭,但影阁的残余势力像附骨之蛆,总能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冒出来。凌羽捏着玉佩的指节泛白,他认得这字迹——是先帝的亲笔,十年前赐他“龙王”封号时,诏书的落款就是这笔迹。
“皇陵里有什么?”苏瑶的绣针戳偏了,扎在指尖,渗出颗血珠,“我祖父曾是守陵卫,说那里除了先帝的棺椁,只有些陪葬的兵器。”
白若雪忽然想起什么,从药箱底层翻出本泛黄的医书:“书上说,先帝晚年沉迷炼丹,曾让方士用‘龙涎珠’炼制长生丹,藏在皇陵的‘镇龙阁’。”
柳依拍了下桌子,铜钱剑震得茶杯叮当响:“影阁要盗皇陵!他们想拿长生丹控制江湖!”
这时,镇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卖桂花糕的老汉倒在地上,浑身抽搐,七窍流着黑血——正是中了蚀骨香的症状。更可怕的是,镇上已有十几个百姓出现了同样的症状。
“是影阁的‘蜂鸟卫’。”凌羽冲出客栈,玄铁剑在夕阳下划出冷光。街角的皮影戏幕布后,十几个黑衣人正用竹筒往镇上吹烟,他们的脚踝系着银铃,跑起来像蜂鸟振翅。
蜂鸟卫的轻功诡异,专打游走战术。凌羽的玄铁剑刚逼退左边的敌人,右边就有三枚透骨钉射来。苏瑶及时甩出绣花针,撞偏钉尖,却被另一人绕后偷袭,幸好柳依的铜钱剑及时赶到,架住了刺向苏瑶后心的匕首。
白若雪没时间参战,她蹲在老汉身边,用银针封住他的经脉,又撬开他的嘴灌下解毒丹。但蚀骨香是混合毒,需要“龙须草”做药引,而这种草只长在皇陵的断龙崖。
“我去皇陵采药!”白若雪背起药箱就要走,却被凌羽拉住。
“影阁就是要引我们去皇陵。”凌羽看着镇外越来越浓的暮色,“他们在镇上放毒,就是算准了你会为救人冒险。”
柳依忽然指着西边的山头:“看!那是守陵军的信号弹!”
三道红光在暮色中炸开,是守陵军遇袭的求救信号。凌羽的心沉了下去——影阁不仅要盗皇陵,还要屠尽守陵军,斩草除根。
二、皇陵的机关
前往皇陵的路被浓雾笼罩。
凌羽牵着老黄走在最前,玄铁剑劈断挡路的荆棘。苏瑶紧随其后,手里拿着祖父留下的守陵图,图上用朱砂标着二十四处机关:“前面是‘九曲回廊’,地砖踩错一步就会掉进流沙坑。”
柳依蹦蹦跳跳地走在最后,突然停住脚步:“有血腥味。”她拨开草丛,露出三具守陵军的尸体,喉咙都被利器割开,伤口泛着青黑——是影阁的“断喉刃”。
白若雪检查尸体时,发现他们怀里都揣着半块龙形玉佩:“这些守陵军,也是影阁的人?”
“不。”凌羽捡起块玉佩,上面有齿痕,“他们是被迫的,咬碎玉佩是想传递消息。”
穿过九曲回廊,皇陵的正门赫然出现在眼前。巨大的石门上刻着“受命于天”四个大字,门缝里渗出淡淡的金光——是龙涎珠的光芒!
“影阁已经进去了。”柳依的铜钱剑抵住门环,“门轴没上锈,是刚被打开的。”
苏瑶按守陵图的指示,转动门侧的石雕盘龙。石门缓缓打开,一股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混着淡淡的龙涎香。甬道两侧的长明灯忽明忽暗,照得人影诡谲。
“小心‘悬魂梯’。”苏瑶提醒道,“这梯子看着是直的,其实会绕圈,走不对就会掉进尸坑。”
凌羽用玄铁剑在梯级上敲打,果然发现有三级是空的。他剑鞘点地,借力腾空,踩着剑脊飞过悬魂梯,落地时却踩中了块松动的地砖。甬道两侧突然射出数百支箭,密密麻麻像蝗虫过境。
“趴下!”凌羽将苏瑶护在身下,玄铁剑舞成铁盾,箭支撞在剑上叮叮作响。柳依则拽着白若雪躲进旁边的耳室,铜钱剑劈开射来的火箭。
箭雨停后,甬道尽头传来一阵冷笑:“凌羽,十年不见,你的反应还是这么慢。”
一个穿蟒袍的老者从阴影里走出,手里拄着镶金拐杖,脸上的皱纹里嵌着疤痕——是影阁的“老供奉”,当年亲手策划龙组覆灭的罪魁祸首。
“你没死在龙涎岛?”凌羽的剑刃泛着寒光。
老供奉笑了,拐杖在地上顿了顿,甬道两侧突然升起铁栏,将他们困在中间:“镇北王不过是我推到台前的棋子,真正的影主,一直是老夫。”他掀开蟒袍,胸口露出个狰狞的龙形刺青,“先帝当年许诺我,只要拿到长生丹,就让我做摄政王。”
三、镇龙阁的决战
铁栏外,影阁的杀手像潮水般涌来。凌羽的玄铁剑卷起千层浪,剑光所至血肉横飞,但敌人太多,他的肩头很快添了道深可见骨的伤口。
苏瑶突然想起守陵图上的注释,指着头顶的石钟乳:“击打第三根钟乳,能启动‘断龙石’!”
柳依会意,铜钱剑脱手飞出,精准地撞在钟乳上。一声巨响后,甬道顶部落下巨石,将追兵堵在外面。老供奉见状,转身冲进镇龙阁,临走前按下了墙壁上的机关——地面开始下陷,露出底下翻滚的岩浆。
“想活命就跟我来!”凌羽背起受伤的白若雪,苏瑶紧随其后,柳依垫后,四人踩着不断塌陷的地砖,惊险地冲进镇龙阁。
阁内的景象让他们惊呆了。正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个水晶丹炉,炉顶悬浮着颗鸽蛋大的珠子,金光四射——正是龙涎珠!而丹炉周围,绑着十几个守陵军,他们的鲜血顺着沟槽流进炉底,显然是在做血祭。
老供奉站在丹炉前,手里拿着先帝的遗诏:“只要用龙涎珠炼化这些人的精血,长生丹就能炼成!到时候,老夫就是天下之主!”
凌羽的玄铁剑直指老供奉:“先帝根本没炼成长生丹,你只是想借龙涎珠的力量修炼邪功!”他在龙涎岛见过长公主的棺椁,里面的日记写得很清楚,先帝发现长生丹会让人变成没有理智的怪物,早已下令销毁。
“死到临头还嘴硬!”老供奉挥舞拐杖,杖头喷出毒烟。凌羽屏住呼吸,剑势却丝毫不减,玄铁剑与拐杖碰撞的瞬间,他忽然发现杖身有个裂缝——是当年龙组副统领秦风留下的剑痕!
“秦风当年重伤过你!”凌羽大喊,“他早就知道你的阴谋,一直在暗中阻止你!”
老供奉的脸色骤变,显然被说中了痛处。他疯狂地催动内力,龙涎珠的光芒越来越盛,镇龙阁的墙壁开始龟裂。
苏瑶趁机解开守陵军的绳索,白若雪则用银针封住他们的血脉,防止精血被吸走。柳依的铜钱剑绕到老供奉身后,却被他的护体罡气震飞,口吐鲜血。
“柳依!”凌羽分心的瞬间,老供奉的拐杖重重砸在他胸口。他喷出一口血,却抓住机会,将玄铁剑插进了拐杖的裂缝!
“不——!”老供奉发出凄厉的惨叫,拐杖应声断裂,里面露出一截发黑的骨头——是用活人脊椎炼制的邪器。失去邪器加持,龙涎珠的光芒骤然熄灭,丹炉“轰”地炸裂开来。
镇龙阁开始坍塌,岩浆从地底喷涌而出。凌羽抱起昏迷的柳依,苏瑶扶着白若雪,跟着守陵军往密道跑。老供奉被掉落的巨石压住双腿,在岩浆中发出绝望的哀嚎。
跑出皇陵时,天边正泛起鱼肚白。守陵军的统领跪在凌羽面前,递上一枚青铜令牌:“从今往后,守陵军听凭龙王调遣。”
凌羽却将令牌推了回去:“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某个人的私产。”他看着朝阳染红的天际,忽然想起苏瑶绣的平安符,柳依带血的红衣,白若雪药箱里的银针——这些,才是值得守护的东西。
四、炊烟里的江湖
落霞镇的桂花又开了。
凌羽坐在客栈的屋檐上,看着苏瑶在院子里翻晒草药,白若雪在给镇民诊脉,柳依则在教孩子们打铜钱剑。老黄在墙角打盹,阳光洒在它身上,暖得像块金子。
影阁的余党被肃清后,江湖迎来了难得的平静。有人劝凌羽重掌龙组,有人请他出山做官,但他都婉拒了——他知道,最安稳的江湖,不在金銮殿,也不在武林盟主的宝座上,而在升起的炊烟里,在踏实的日子里。
“凌大哥,尝尝新酿的桂花酒。”苏瑶端着酒坛走来,眼里的笑意比阳光还暖。
柳依抢过酒坛灌了一大口,红衣在风里飘得像团火:“下次去江南,我请你们吃最正宗的蟹黄汤包!”
白若雪将一碗药汤递给凌羽,碗沿还沾着片桂花:“这是用龙须草做的,能治你胸口的旧伤。”
凌羽仰头饮尽酒,又喝了口药汤。酒香混着药香,竟有种奇异的甘甜。他知道,江湖的风波或许还会再起,新的敌人或许就在暗处,但只要身边有这些人,有这缕炊烟,他就永远不会退缩。
夕阳西下,落霞镇的皮影戏又开场了,这次演的是“江湖儿女”。戏文里唱:“刀光剑影终会散,唯有真情留人间。”
凌羽靠在老槐树上,看着三个姑娘的笑脸,忽然笑了。
这江湖,他守着,值了。
(本章后续情节简述)
1. 落霞镇的百姓为感谢凌羽等人,建了座“护民亭”,亭柱上刻着四人的名字。
2. 柳依收到江南传来的消息,她师兄的水师查获了一批影阁藏匿的兵器,邀请她回去主持大局,柳依决定先回江南,日后再聚。
3. 白若雪将蚀骨香的解药配方公之于众,还在镇上开了家药铺,专门救治穷苦百姓,被称为“活菩萨”。
4. 苏瑶的祖父留下的守陵图被证实还藏着另一处秘密——是当年龙组存放救济粮的暗库,凌羽决定将粮食分给受灾的百姓。
5. 凌羽在整理影阁遗物时,发现老供奉的日记,里面记载着先帝其实是被人毒杀,真正的凶手另有其人,线索指向京城的某个王爷。
6. 中秋前夕,一封来自京城的密信送到凌羽手中,信封上盖着皇帝的玉玺,信里只有四个字:“速来救驾”。
7. 凌羽看着密信,又看了看青云山庄的方向,知道平静的日子又要结束了。他将密信递给苏瑶和白若雪,三人相视一笑,眼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8. 出发前往京城的前一晚,青云山庄的炊烟格外浓。苏瑶烙了一整夜的饼,白若雪备好了足够的伤药,凌羽则擦拭着玄铁剑,剑身在月光下闪着冷冽的光。
9. 黎明时分,三人骑着老黄,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身后,落霞镇的百姓站在镇口相送,皮影戏的唱声远远传来,回荡在清晨的薄雾里。
10. 京城的方向,乌云密布,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