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言心知等皇后除完华妃,对付了甄嬛,接下来就要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了,而那个时候,皇后为自己清扫完了障碍,也同样是她向对方下手的时机。
“很快了,没有多久了……”
年答应一死,皇上又念起他的好来了,下旨追封其为贵妃,谥号敦肃,只是无论是追封的旨意还是这个谥号,似乎都显得无比讽刺可笑。
皇后更是提议后宫妃位多悬,理应晋封一些新人填补空位,实际上真实意图就是想推心腹安贵人上位,更进一步。
怎料皇上劫是第一个想到了莞嫔,提议封其为妃,这瞬间引得皇后心中警铃大作,面上的笑容都略显凝滞,嘴上更是劝着莞嫔无子,若此时封其为妃,未免太过,不如等到来日有运再行晋封,方才更加名正言顺。
奈何皇上心意已决,一意要封其为妃,皇后也是无可奈何,最后只能悻悻闭口不言。
其实皇上此时提出为莞嫔封妃,一部分是出于对其的宠爱感情,一部分也是希望对方能填补华妃的空白,继续起到与皇后互相牵制的作用。
只是皇上的此举,却是让皇后更加视莞嫔为心腹大患,意欲除之而后快,何况华妃已除,甄嬛这把好用的刀没了价值,也该退场了……
心中打定了主意,于是皇后果断出手,导演了剧中的又一名场面——纯元故衣事件!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此时你穿成了甄嬛,现在已经行完了册封礼,你穿着纯原故衣遇见了皇上,该怎么做才能化险为夷呢?
这也是无数甄学家讨论的话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评论里讨论一下。
……
显然此时的甄嬛是没有上帝视角的,听的一句菀菀,还以为皇上是在唤自己,殊不知对方是在透着她看着另一个人。
欢喜的将手逆了过去,哪料下一刻迎来的就是情断梦碎。
一件纯元故衣,惹得皇上大怒,不但打断了甄嬛的封妃听训,让其继续做回莞嫔,还要求对方脱下那件故衣,在大庭广众下只着寝衣被架了回去。
此等羞辱,对于一个女子来说简直是能逼死人的程度,无怪甄嬛之后那么怨恨皇上。
得知自己只不过是纯元皇后的替身,高傲如甄嬛,只觉得多年情谊被辜负,全都是个可笑的笑话,情断梦碎,她顿觉意兴阑珊,黯然沉寂。
而皇上却余怒未消,继续让人吩咐内务府,只准按答应的份礼给莞嫔,
皇上长于宫众,自然知道他如此做法会令莞嫔遭受到多少磋磨和苛待,可他却并不在乎,仍旧下了命令。
明明之前还捧在手心,宠的跟什么似的,可是转眼皇上就翻脸无情,将其打落尘埃,任由别人作贱苛待自己曾经宠爱的女人,如此心性,何等凉薄?
先有华妃,后有甄嬛,看来当皇上喜欢的人,就要承受对方的伤害,难不成这老四也爱玩虐恋情深的那一套。
当然了,此事也并非完全因为一件衣裳,早在封妃之前,皇上对于甄嬛和甄家,实则内心早已有了不满。
甄嬛道清当年真相,使得年世兰情绝自戕,之后又对敦亲王福晋等人多有怜悯宽容,凡此种种,早已惹了皇上心中不快。
前朝甄父也是,当初铲除年羹尧的时候,为了自己的女儿那是没少献计献策,收集证据。
如今对方被除了,这人却又矫情了起来,私下竟与鄂敏感慨皇上牵连太过,让底下的人战战兢兢。
皇上下旨让群臣做诗谴责钱名世,偏偏甄远道故作清高,推脱着不肯做诗。
认真说来,甄远道这个人是有那种士大夫情节的,就像是那些曾经当朝骂皇上,求廷杖的文臣一样,他们故作清高,沽名钓誉,希望能够借此扬名。
只是清朝更加强调帝王之威,对下严苛,骂皇上的事情基本就是找死,甄远道没法追求前辈们的脚步,就只有通过这种特立独行的做法展现自己的风骨了。
说来也不怪鄂敏坑他,你自己都把把柄递上去了,是个有上进心的人都会笑纳利用的。
甄远道想展示自己的文人风骨和清高之态,奈何皇上可根本不吃他这一套,直接扒了你的官服,给你下狱。
帝王心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便是如此了,他可一言将煊赫一时的家族打落尘埃,抄家流放,也可仅凭一句话让人封王列侯,飞黄腾达。
就像是甄家,前一刻还看着炙手可热,家里有一个妃子娘娘的女儿,甄远道自己又位极人臣,何等的煊赫呀?
可是看似繁华的一切,只需皇上的一句话便可将其全部打落,手握大权,翻云覆雨,其中之妙,难怪让人如此沉醉不可自拔,甚至为其杀亲弑子,争的头破血流……
莞嫔有孕,却因遭到苛待,身体异常虚弱,碎玉轩的宫人想请太医,却被看守的侍卫们刻意为难,无论如何都不肯。
最后还是流珠忠义,自己撞到了刀刃上,刻意将事情闹大,这才惹来了上面的关注,叫来太医。
莞嫔有孕,也算是峰回路转,否极泰来,艰难处境也终于近来了好转。
然而皇上是不可能有错的,错的也只能是底下的人,所以刚刚上任没有多久的苟总管,屁股还没坐热乎呢,就因为为难莞嫔,不准请太医一事迅速下线,堪称是在任时间最短的内务府总管。
说来也是好笑,这接连几任的内务府总管好像就跟甄嬛有什么说道一样,他们的上位下线,好像都与对方有关。
黄规全是因为给甄嬛送了一盆开败了的花,以此为由头卸了内务府总管的职位,打发去了慎刑司。
而姜忠敏则是因为参与了纯元故衣事件,以保管纯元皇后遗物不当的名义被杖杀灭口。
至于眼前的苟总管自然是不必说,长得一副猥琐小人的样子,脑子看着也不怎么聪明,下线这么迅速,堪称是历届内务府总管之耻了。
而最后的一届总管梁多瑞,则是暗中投靠了甄嬛,一直活到了大结局,熬到了先帝登基,算是几人中的最后赢家了。
由这四位总管的命运经历,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甄嬛好像有点儿克内务府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