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奴三次进贡这事,绝对是不容置疑的。
毕竟这就不是什么秘密,根本就没有撒谎的必要。
所以,朱元璋根本就不怀疑这话的真假。
也正因为他不怀疑这话的真假,他才坚信未来的老朱,真就被倭国的三次进贡给收买了。
尽管从主观意识上,他绝不相信未来的他,会为了区区三次进贡,就原谅开国被辱之仇。
可事实摆在眼前,也由不得他不信。
想到这里,他即便知道埋在这个时代的老朱,就是未来的自己,他也要骂其‘财迷不争气’。
可还不等他骂出口,林昊就突然开了口。
朱元璋的眼里,
林昊用阴狠至极的目光,看着这名被打得半死的倭国特使道:“简直是一派胡言!”
“纵观洪武一朝三十一年,除了开国之时,你们斩杀我朝来使之外,你们就没有朝贡过一次。”
林昊此话一出,朱元璋当即就笑了起来。
“咱就说嘛!”
“咱是那么容易被收买的主?”
“别说没进贡了,就算是进了贡,咱也绝不可能原来开国受辱之仇。”
只是朱元璋话音刚落,就又觉得不对头了。
朝贡之事,是两国大事,尤其是对弱小国来说,更是开不得半点玩笑的大事。
按理说,这倭国特使不该在这件事情上撒谎才对。
想到这里,朱元璋那有着浓郁的怀疑之色的目光,就钉在林昊的身上。
此刻的林昊,并没有继续说话,而是用小刀插起一块果子,就往自己的嘴里送。
他还一边吃,一边对边上的锦衣卫说道:“不错,现在的果子,已经没有那么酸涩了。”
“足以见得,我们的农业即便是在非粮产副食业,也有了不错的提升。”
三名锦衣卫当即拱手一拜:“全赖镇国公指导有方!”
林昊淡笑道:“会说话,尽管本公已经听腻了。”
说着,他就把切好装盘的剩下果子,递到三名锦衣卫的的面前道:“赏给你们了。”
按理说,这么一盘果子,并不是什么稀罕物。
可对他们来说,镇国公亲自削的果子,可比皇帝削的果子,更加的值钱。
就凭这份积德百年,也未必能得到的殊荣,他们也如获至宝。
被打得遍体鳞伤的倭国特使,自然是哈喇子流了一地。
哪怕是以灵魂存在于此的朱元璋,也想尝上一尝。
他可不稀罕什么镇国公的殊荣,他就想知道知道,这有着林昊之功的果子,比起他洪武一朝的果子,到底要好吃多少。
只可惜,他这个来自于过去的魂,没资格吃这个时代的果子。
可他即便无此口服,他也能从那饱满的果肉,以及从嘴角溢出的汁水,得到一些答案。
朱元璋舔了舔唇道:“看个审讯都能气死个人啊!”
“他娘的,有你这样审讯的吗?”
“不是喝茶就是吃水果,这血淋淋的场景,你也吃得下。”
“你在洪武一朝最好别落在老子的手里。”
“到了那时候,老子要让你成为,绑在这里,看老子吃喝的人!”
“......”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这名被绑在那里的倭国特使,当即就开口央求道:“公爷,能不能也给我喝口水啊?”
林昊听后,当即就笑着点了点头。
他故意在这特使可近观,却不可喝到的地方,摆上一杯香茶。
紧接着,他就很是温和的说道:“没问题!”
“本公向来不吝啬,这是出了名的。”
“只不过,你得从实招来,你们为什么洪武朝不进贡,非要建文朝来进贡?”
这名特使一听,当即就急了起来。
“公爷,我们真的在洪武一朝,就来进贡了三次。”
“回去的特使,也说你们的皇帝收了我们的贡品,还对我们很是满意。”
“这么大的事情,公爷怎么会不知道呢?”
“这......”
他刚说到这里,眼里就突然有了明显的‘恍然大悟’之色。
“是你!”
“一切都是你造成的!”
“我们三次进贡,之所以没有到达洪武皇帝的面前,全是你暗中扣了下来!”
这名倭国特使话音一落,林昊就笑了起来。
他指着这名倭国特使道:“他还不算太傻,虽然被打个半死才反应过来,也不算太傻了。”
“就倭人国民素质而言,你确实当得起这个特使。”
林昊话音一落,三名锦衣卫也跟着嘲笑了起来。
而站在林昊边上的朱元璋之魂,就笑不出来了。
他不仅笑不出来,眼里那针对林昊的杀意,还越来越明显。
不错,
他确实不稀罕倭国的贡品,也绝不会被那所谓的贡品和进贡美人所收买。
可他林昊竟然私自扣下贡品,就犯了严重的欺君大罪。
想到这里,朱元璋直接就看向孝陵骂道:“老朱啊老朱,还有你马秀英,这就是你们看中的林老弟。”
“连咱的贡品都敢扣下,还真是个大忠臣啊!”
可也就在他刚刚骂完之时,这名特使就露出了一副‘敢怒不敢言’的表情。
紧接着,他又咬牙切齿的问道:“公爷既然如此作为,又何必多此一问?”
“这不是拿我当猴耍嘛?”
林昊当即点头一笑道:“是啊,本宫就是闲来无事,拿你们当猴耍啊!”
“本公就是想把你打个半死,再和你说正事,有问题吗?”
“你......”
这名特使本要开口骂人,可一想到现在处境,他也只有强行一笑道:“没问题,完全没问题。”
林昊见他如此懂事,这才满意的点头一笑道:“这就对了。”
“阶下囚,就要就阶下囚的态度。”
“你们可知道,本公不仅连续三次在洪武一朝,扣下你们倭国使团,还要扣下你们这一支,第一次朝贡建文皇帝的使团? ”
这名特使当即摇头道:“请恕外臣愚钝,不知!”
林昊冷笑一声道:“不知?”
“你怎么可能不知?”
“果然,倭奴都是一些不撞南墙不死心的东西!”
说着,他只是响指那么一打,一名锦衣卫就拿出了一个,类似于后世档案袋的卷宗袋。
大明的卷宗封存袋,全用浸满油的牛皮纸制成,其密封保存效果,不亚于后世的塑料密封袋。
林昊取出三份供词之后,就交给一名锦衣卫道:“念给他听!”
锦衣卫点了点头之后,就开始依次念了起来。
第一份供词:“我奉北朝后小松舔蝗之命,第一次向大明洪武皇帝进贡,贡品主要为龙涎香以及两名倭国美人。”
“进贡原因,因为我倭国南北分裂已久,现在是统一战争的关键时期,为免大明皇帝趁机发兵,报开国辱明之仇,特来进贡。”
“除此之外,这两名倭国美人,早在国内就学过三年房中魅术。”
“所贡龙涎香之中,也含有微量催情秘药。”
“我们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为了让大明洪武皇帝,沉迷我倭国美人温柔乡中,彻底消除心中仇恨,同时派遣工匠使团,来倭传授各项工艺。”
紧接着,锦衣卫又念出第二份和第三份供词的内容。
而这三份的内容,也都相差无几。
最起码在目的这一块,是完全一模一样的。
“什么?”
“这群狗东西,竟然想要依靠女子魅术和掺有催情秘药的龙涎香,来迷惑咱?”
想到这里,朱元璋直接就把目光锁定在了那正在加热的烙铁之上。
他只恨他没有可以拿起烙铁的身体。
如果他有可以在这个时代,拿起烙铁的身体,他一定亲自当这个行刑之人。
唯有如此,才能发泄他的心头之恨。
“杀!”
“杀了这群狗娘养的倭鬼!”
“赶紧造船出海,让那什么后小松鬼蝗,跪到咱脚下来!”
朱元璋近乎于嘶吼般的,对林昊下着他的旨意。
可他刚下达完这一道,不仅绝对无效,还根本无法让这个时代的林昊听见的旨意,就呆愣在了那里。
原因无他,
只因为他突然就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原来,他私自扣下倭国使团的原因,是在为咱挡灾?”
“他之所以在洪武一朝,连犯三次‘大不敬之罪’,竟然是为咱连续三次挡灾?”
想到这里,朱元璋那看向林昊的目光之中,就再次变得不确定了起来。
不仅如此,他那看向林昊的目光之中,还有了一抹不受控制的‘感激之色’。
紧接着,他的脸唰的一下就红了!
当然,除此之外,他还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可既然他连续三次为咱挡了这灾,咱后期又为什么要定倭国为不征之国呢?”
“咱是疯了还是傻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当即就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尽管他通过林昊的记忆,只与未来的老朱接触过一次。
可就是那一次,他就足以肯定,未来的他不仅不疯不傻,甚至还比他林昊还要精得多。
很显然,未来的老朱之所以会在未受蛊惑的情况下,坚定不移的定倭国为不征之国,一定有他自己的布局。
只是这个布局,又到底是个什么布局呢?
现在的朱元璋不知道!
甚至,就连这个时代的‘镇国公林昊’,也一头的雾水!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目光,就又转向了孝陵的方向。
只是他的眼里,却并不是那埋葬着老朱的宝顶,而是那藏着老朱遗诏的牌位。
直觉告诉他,或许老朱就此事的布局的真相,也在那拥有着颇为苛刻的开启条件的遗诏之中!
“这遗诏之内,”
“到底都是些什么内容啊?”
朱元璋只是往这个方向一想,就急得直挠头。
也就在朱元璋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林昊又再次开了口。
林昊看着这名已经面露心虚之色的特使,一脸严肃的说道:“你的表情,已经告诉本公答案了。”
“现在,本公也已经没了继续审问的耐心。”
“要么如实招供,你们此次进贡的目的,要么折磨致死!”
也就在林昊说到‘折磨致死’四个字之时,那烧红的烙铁,就被锦衣卫给拿了起来。
紧接着,他就烙在了一块新鲜的猪肉之上。
这名倭国特使,就这么看着这块新鲜的猪肉,肉眼可见的出现碳化烙印,以及正在滴落的猪油。
当然,他也闻到了烤肉的味道!
“我说,我说......”
“我们此次进贡的公主,其实并非真正的公主。”
林昊淡笑道:“废话,你们的公主都是近亲产物,就算不是畸形,也丑得拿不出手。”
这名特使点了点头道:“公爷真不愧是大明的国之柱石,对我们的国情都如此了解。”
“她们都是大名们的女儿之中,挑选出来,再学完房中魅术的美人。”
“这次进贡的龙涎香之中,也有微量秘药。”
“除了想要迷惑建文皇帝,派遣工匠过去教学之外,还想要我们送过去的美人,怀上建文皇帝的龙种。”
“如此一来,大明未来的皇帝,就有一半的倭国血脉!”
“自此之后,我们就可以不断地输送倭国美人,终有一天,大明的皇帝就全是我倭国的血脉了。”
这名倭国特使说完这话之后,朱元璋那本就饱含杀意的眼睛,直接就红完了。
此刻的朱元璋,脑子里只有‘杀倭’二字。
别说是他朱元璋了,就连三名锦衣卫都在被惊得瞪大了眼的同时,还恨得再次拿起了鞭。
可他林昊却一脸的平和,就好像他一点都不意外似的。
片刻之后,林昊拿过供词道:“签字,画押吧!”
“只要你签字画押,你就可以和之前的特使一样,活着回到倭国。”
“除此之外,我还可以保证你和他们一样,在你们倭国的地界上,混得风生水起!”
林昊此话一出,朱元璋眼里的杀意,不说瞬间消散,但也正在快速消散。
原因无他,
只因为他突然意识到,他低估了这个时代的‘大明镇国公’。
此刻的朱元璋,并不知道林昊为什么要放倭国特使回去,还要让他们在国内混得风生水起。
可就凭他这么一个大明的国公,可以让他国的小小特使,在他们国内混得风生水起,就足以让他朱元璋重新认识,这个时代的‘镇国公林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