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潇湘,雨水绵绵。
省政务服务中心的办公楼三层,一间新装修未久的封闭会议室,灯光明亮,投影仪上打出四个大字:
“干部画像系统”
会议桌前坐着的,不是常规的组织部官员,也不是省纪委的调查组,而是一群头戴眼镜、身穿休闲衬衫的年轻人。
“各位,请看这张画像模型。”说话的是政务数据局副局长冯柏阳,他指着屏幕道,“这位县委组织部长,五年内历任三个地级市,调任前有重大信访舆情、项目超支,但却连续三次在述职评分中拿到A级,您觉得正常吗?”
“模型里抓取了近八十项数据变量,包括财政执行率、干部留任率、政务公开完整度、匿名干部互评、群众信访态度趋势图、项目推进进度差异等等。”
“结论是——这人报告上漂亮,数据底层却是高空漂浮。”
话音落地,组织部长许宏志抬起头:“你的意思是,让系统来给干部打分?”
冯柏阳笑着摇头:“不是系统打分,是让数据说话。”
—
这是潇湘干部体系里第一次试图引入“平台治理+组织画像”机制。
六月二十日,省委正式下发通知:
《关于在星城市、潇南新区、衡北片区试点“组织透明化”制度的决定》
主要包括三项核心机制:
1.\t政务行为可视化模型:干部所有政务行为(如开会、批示、调研、文件处理等)将自动记录进入“履职档案”;
2.\t项目绩效闭环评分系统:所有财政投入型项目必须由平台自动生成“事中评估、事后复盘”闭环评价;
3.\t干部升迁建议系统:通过人工+AI结合方式,为组织部门提供升迁推荐名单,供参考而非替代人事权。
—
李一凡对此的定义很清晰:
“不是‘机器管人’,而是‘制度照人’。”
六月二十四日,他亲自前往星城市政务中心,主持了“组织透明化·星城样板”发布会。
“很多人说,这会破坏组织信任。”李一凡在发言中一语中的,“但我要告诉各位——信任不是说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过去我们选拔干部靠文凭、靠资历、靠档案、靠关系,但这些东西不能代表真实的执行力。”
“现在开始,潇湘将靠‘数据+实绩+群众感知’来决定干部升迁。”
现场掌声雷动。
而李一凡的秘书陈晓峰却注意到,前排某些县市书记脸色微变——不是震惊,而是警惕。
—
回到省政府后,李一凡召开小型闭门座谈会,邀请了星城市、潇南新区等首批试点市的主要负责同志。
“今天的会议,不谈官场,不谈选票,只谈你们怎么看‘透明组织’。”
星城市委书记陈启明率先发言:“我们在星城市推行‘财政可视化’已有三年基础,政务行为可视化不难,关键是文化转变。过去干部写材料写得好就是能人,现在可能要干活的人才能出头,这需要顶层坚定执行力。”
潇南新区市长王建华则说:“制度要落地,技术不能错位。建议政务平台和组织部联合设‘干部行为研究室’,不能只靠算法。”
李一凡点头:“很好,说到重点了。”
他环顾全场,目光炯炯:
“这不是一次换工具,而是换逻辑。”
“我们的官僚体系一直重‘稳’轻‘动’,重‘牌子’轻‘实事’。现在开始,我要让所有干部知道,实绩才是唯一护身符。”
—
就在试点启动两天后,一份名单送到了李一凡案头。
这是全省1000多名县级以上干部“初步画像”形成后的第一批“正向激励名单”:
?\t中部某山区县委书记王正刚,连续三年群众满意度居全省前5%,项目完成率92%,县域财政绩效超额完成,推荐评级:A+。
?\t衡南市纪委副书记张国威,三年信访结案率全省最高,内部互评无负面标签,推荐评级:A。
?\t星城市财政局副局长李志远,推动财政云上线、绩效挂钩机制,推荐评级:A。
李一凡一眼扫过,随即拿笔在王正刚的名字后面圈了一个红圈,嘴角浮出笑意。
这是他当年在召阳县提拔的老部下,从副县长到县长,如今依靠真实政绩进入省级核心视野。
这正是他要的——体系内成长的“新式干部”。
—
然而与此同时,一份匿名报告也在网上传播:
“机器选人会不会让干部不敢冒尖?”
“平台打分是不是另一个形式主义?”
“真实干事的人未必数据好看,怎么办?”
面对这些质疑,省委宣传部迅速组织发言通稿:
“潇湘改革,不是算法崇拜,是信号刷新。”
“干部好不好,不再听汇报、看演讲,而是看群众说了什么,数据报了什么。”
“平台不能替代组织判断,但平台可以打破官僚默契。”
—
李一凡坐在深夜办公室,浏览着这些反馈。
他没有责怪这些质疑,反而给陈晓峰下达一条新的指令:
“组织一场‘干部新标准’全省讨论。”
“把正反观点都请进来,我要听到异议。”
“不能沉浸在改革者的幻觉中。”
—
七月初,潇湘全省将召开一次“组织制度改革务虚会”。
与会者除了组织系统、纪委系统、宣传系统核心干部外,还有来自省内外智库、清华、人大等公共政策研究专家。
而凡星智库也首次被省委正式邀请,作为第三方改革观察员出席。
李晓薇将带领数据建模、治理研究、舆情分析三组人员正式进驻改革研究组。
—
李一凡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窗外夜色沉沉。
他知道,这一场“组织制度改革”,才刚刚开始。
比起湘北肃纪,那是战术;
而透明选官、平台治理,那是战略。
一个省的未来,取决于人。
而人的选拔方式,决定了一切。
他的目标不止于此。
他要的是——在潇湘打造一个“新时代干部制度样本”。
这,才是他作为重生者、改革者、省长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