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郡主的马车一路驶进二门处,那边早有丫鬟仆妇在那里候着,领头的正是暂代掌家的珠大奶奶李纨。
黛玉下了马车,李纨迎了过来,以往她给黛玉行礼,黛玉总是让人拦着不许她多礼,这一次竟然生生受了她的礼,只说了一句,
“珠大嫂子管家辛苦了,我先去看过老太太再和你叙。”
她说着话脚步不停,径直往老太太的荣庆堂走去。
后面跟着的李纨听到黛玉这话,心里忽然就七上八下起来。
她让人去林家给黛玉传了话,这事情做得不怎么光明正大,林家高人多,只怕已经知道这事情是她做的了。
不过即便是被林家发觉是她做的,李纨也不后悔。
管家这事情,外面看着是风光无限,实际上真要做起来才发觉千头万缕,公中能支取的银子少之又少,大部分时间都还要她来垫资。
账房们说,以往琏二奶奶就是这样管家的,等年底有结余了再还给二奶奶,若是没有结余,那账就只能先欠着。
李纨才知道这个家原来是这样撑起来的,早知如此她说什么也不会将这个烫手山芋揽在自己怀里。
这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只能借着东府找人帮忙管家,让王熙凤回来。
而她明知道王熙凤不可能会替东府管家,正巧王熙凤若将东府拒了,总不会再把自己管家的事情也拒了吧?
只要她肯回来,这荣国府还得是她二奶奶才能管得了!
李纨往后是再也不会来眼红这管家一事,她那点银子不够几天填补的!
不说李纨心里面百转千回,黛玉这里已经到了荣庆堂。
荣庆堂的丫鬟早得了信,正等着林郡主过来。
黛玉步子虽然急促,但仪态丝毫不乱。
她抬步走进去荣庆堂内室,抬眼便看到老太太斜靠在炕上,眼睛微微闭着,额头上放着一条布巾,旁边的丫鬟轻轻地给她捶着腿,看样子像是睡着了。
黛玉正想先出去,待会儿老太太醒了再进来,便听到老太太的声音,
“玉儿啊,快坐着歇一歇。”
黛玉听到声音,忙朝着史老太君行了一礼,
“外祖母,黛玉来探望您了。”
老太太忙推着鸳鸯过去扶黛玉。
“林郡主,到了老太太这里,你还拘什么礼,看着生分,倒让老太太难受?”鸳鸯扶着黛玉在史老太君的炕边坐下。
离得近了,黛玉这才发觉,老太太似乎是生了许多白发,以往她并没有在老太太身上看到有一丝的暮年之感,如今却实实在在感觉到,外祖母老了。
“外祖母,我听到她们说你昏迷不醒,当时我的心都要给吓出来了,还好是她们夸张,要不然这会儿我该怎么办呢?”黛玉说的很是无助,眼眶还微微有些发红,似乎若是没有老太太在她身边,她便什么也做不了。
实际上她做的那些事,还真没有哪一件是由老太太支持的。
不过老太太对她的好,也是切切实实的。
虽然这一次被人做局给赚了来,可等真的见到老太太的时候,黛玉发觉自己心里面只是庆幸,并没有什么怒气。
幸好老太太问题不大,若是真的有个万一……
“玉儿,我总是要看到你长大,看到你成亲生子,过得开心幸福,才能放心下去跟你母亲交待。”老太太握着黛玉的手。
黛玉感觉自己的一双手被老太太用力握着不太舒服,因此便轻轻抽回了手,后面的雪雁将一个盒子奉上,黛玉接过盒子并将之打开,
“外祖母,这是原嬷嬷改良过的人参养荣丸,比咱们家里那些要好的多。您每天早晨吃上一粒,能延年益寿,身康体健。”
史老太君一口应下,鸳鸯接下盒子,细细收在老太太床头的多宝阁里一眼就能够看到的地方。
“玉儿,难为你了。你孤身一人,背井离乡来到京城里面。老婆子本应该好好照顾你,应该将你放在跟前养护,可是这些年老婆子不仅没有帮到你什么,反而因为这家里的事情倒是累着你许多次。”
鸳鸯将一个大迎枕垫在老太太背后,让她躺的更舒服一些,也方便她和黛玉说话。
史老太君这些都是真心话,她对黛玉的好,只能表现在平常多派人去林家走动,给黛玉送不少礼物等等,至于亲自照看教养,她真是没有做。
“外祖母,已经很好了。黛玉在京城的亲戚,唯有您比这边一家,咱们还是最亲的骨肉,有什么累不累的,能搭一把手我高兴都来不及呢!”
黛玉有些动容,当年是自己想要回去京城的林家,不愿意在荣国府多住,自己走的时候,老太太应该很伤心吧?
贾母听黛玉说得如此坦然,想到接下来要请黛玉帮忙的事情,不禁又觉得有些惭愧,可是若凤丫头不回来,这阖府上下要不了多久只怕是要乱了。
贾母没想到有朝一日会遇到这样的困境。
“玉儿,外祖母惭愧呀,我才出去了几日,这家里面便闹翻了天,你大舅舅和二舅舅听信了别人的谗言,把我好好的凤丫头给赶了出去。我知道她就在原先生家里,玉儿你能不能去当个说客,帮我劝一劝凤丫头早日回来,这家里可离不开她呀!”贾母拿帕子按了按眼角。
她是真的伤心,凤丫头竟然那么大气性,怎么劝说都不肯回来,家里面的人去了一个遍,就差她老太太没有亲自过去了。
黛玉听了这话,脸色变得冷了一些,不过想到若是自己处在贾母这个位置,或许当初大舅舅和二舅舅对凤姐下手的时候,自己也只能躲起来不闻不问。
“外祖母,既然琏二哥快回来了,不如等琏二哥回来之后再亲自去接凤姐姐回来。那时候凤姐姐肯定会乖乖回来的。”黛玉不想去当这个说客。
凤姐姐大着肚子,本来就不能太过操劳,这荣国府里面各种杂事纷纷扰扰,纷乱复杂,再过一个多月中秋时候,还要接待回来省亲的贾元春,只怕一点闲也别想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