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天不遂人愿,进入凉州后大败,周仓可以拉着马腾逃回司隶,再执行锁关断桥的战略。
此时他仍然成功拖延住了时间,大败之后,优势依旧在大汉。
在周仓眼里,这是收益最大的方式,当然谁也不能保证没有第四种可能,他担了极大的风险。
但他已经顾不上了,不去管众将领的阻拦,严肃道:
“此乃军令,任何罪责,我周仓一人担之,传令全军,即刻发兵,沿两路进发,分别走陈仓和陇关,将战线推到司隶外去。”
众将不情不愿的拱手:“喏。”
……
在边防第三军开拔的同时,又一封信,从长安发出,向着洛阳前进。
信使有两人,名叫李越、赵武。
此二人原本籍籍无名,都是凉州人士,身在乱世,又没什么背景,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夺走他们的性命。
黄沙是他们的人生归途,直到濒死之际,遇到改变他们一生的人物。
袁绍。
他们投身扶汉的队伍,常以少胜多,当上了校尉后,又一场转折到来。
那年他们临危受命,冒着风雪,在袁绍岌岌可危之际,前往洛阳送信,引了三十万大军支援。
后来因功劳被留下,在三辅地区担任要职。
今日他们又干回老本行,要将求援信,一路送到天子的手里。
两人彻夜不休的奔驰,沿着大河东去,还没到洛阳,却先看到令他们诧异的东西。
弘农,一支大军披着雪行军,高举袁字大旗。
汉字旗伴随袁字旗,世间只有一个人。
袁绍!
他们的袁盟主!
两人相视,一时间都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幕,竟有如此巧合。
李越催马上前想要问情况,喊道:“等等,你们是谁的军队?”
军队依旧在行进,完全没人搭理他。
赵武跟着上说道:“这好像是两支军队合营的,他们装备不太一样。”
李越观察了一下确实是这样,他打算去问个明白,这次没等他靠近,一伙巡营官兵就围了上来。
“速速止步,汝等是何人?”来人神色警惕,这两人鬼鬼祟祟的,像是细作。
熟悉的场面,李越短暂恍惚后,快速拱手道:“我乃京兆虎牙都尉李越。”
赵武跟着道:“扶风扶波都尉赵武。”
两人都是三辅地区的常设武将,比一般的太守还位高权重。
这次他们两人不像是上次那般,身份的证明都是难事,各自带着腰牌。
东西一亮,原本虎视眈眈的汉军将领,全部规矩抱拳。
“李将军、赵将军治罪。”
李越岔开话题,盯着他们问道:“你们是?”
这些人非常老实,也出来的两个人,左侧那人道:
“大汉边防第一军,魏延帐下巡营官。”
“北军中候袁绍帐下巡营官。”
李越赵武大喜,果然是他!
那个在凉州家喻户晓的名字。
赵武拉着李越道:“你我要不将此事先汇报给袁盟主?”
他们去洛阳也是搬救兵的,袁绍正好在这,说不定对方有法子解决凉州之事。
在他们眼里,袁盟主无所不能。
李越也是这个心思,他们就算直接前往洛阳,大概率和袁绍是同行,然后进入北军防区还得折腾。
现在就去找袁绍总不至于还有错了。
李越望向北军巡营官,问道:“能否带我们去见袁将军,有紧急军情?”
对面几人面面相觑,随后立刻让开路。
“两位将军请!”
李越和赵武切身体验到了今时不同往日的身份,他们畅通无阻,路上遇到的人,大多要主动向他们问好,一路被引到军队最前方。
当袁绍听说京兆及右扶风的武主官来找自己时,莫名其妙的同时,选择接见。
两名地方主官,还是如此重要地方的,官秩达到比两千石的家伙,一被引到跟前,就条件反射的向袁绍单膝跪了下去。
“袁盟主!”
如此亲切的称呼,让袁绍短暂恍惚,随后惊奇的下马将两人扶起。
“你们是凉州出身?”
两人同样非常激动,李越解释道:“我二人曾是段将军麾下亲卫骁骑队长,袁盟主曾亲自交给我们来洛阳报信的任务。”
“居然是老营出身的,”袁绍更加高兴,大笑的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又想到后半句话,盯着两人打量。
“原来是你们两个,不错,现在的成就,我为你们感到高兴,改天在洛阳,可来袁家做做客。”
两人笑呵呵的答应,唠了会儿嗑,袁绍突然眉头一皱,“不对,你们两个不守在三辅,来这干什么。”
压力来到他们身上。
话题终于被拉回正轨,李越赵武脸上的笑容消失的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急促。
袁绍顿时明白可能出事了,果然追问之下,有了令他倒吸凉气的消息。
“我等要前往洛阳报信,碰巧遇到袁盟主,所以才前来。”李越道。
赵武道:“我二人能否与盟主同行,一起前往洛阳,节省时间?”
有袁绍的引荐,他们能更畅通无阻的见到天子。
这时候,袁绍旁边一直没说话的贾诩开口了,道:
“袁将军回师的消息半月前就发往洛阳,天子向来重视有功之臣,定会率百官在城门迎接,你二人正好可在此时禀告,省去入宫时间。”
“太好了!”
李越赵武恢复笑容。
袁绍一直沉着脸,突然抬手,“不!”
两人笑容再次消失,显得有些尴尬。
也是,袁盟主的凯旋仪式,被他们一打搅,可就全泡汤了。
贾诩却想到另一种可能,瞪大了眼睛,“我操你别乱来。”
袁绍却已经笃定了心思,陡然拔剑举起,喊道:
“来人传令,全军听令,后军改前军,向凉州进发!”
“操!”
贾诩咒骂一声,扭头要跑,被袁绍拽住,“先生随绍一同前去吧。”
李越赵武早已傻眼,魏延姗姗来迟正好听到消息,冷汗直冒的上前劝诫。
“袁将军,放天子鸽子,可还没有哪个臣子敢做。”
他和贾诩的想法一致,本来立了大功,回洛阳等着受封,再风风光光的参加宫宴多自在?
非要在这里找不痛快。
他都不敢想天子在寒风等着,没等来人会是什么表情。
同样等着的大臣估计都要骂娘了,各种话往外冒,甚至说袁绍功高震主目无君主。
最妥善的方式就是一路护送李越他们去洛阳,没人能挑他们半点理,还有护送之功。
袁绍斜睨着魏延,“我还没交兵权呢,魏将军要先搞清楚,谁是三军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