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有典韦将军的话,我等自然放心。”贾诩哈哈一笑,十分满意的离开了。
像典韦这种憨批,既然答应了,便绝对会忠实的按照他的吩咐去做。
也就是说,今日华峰登基已经成了定局。
很快,所有人都到了大殿,华峰坐在了距离龙椅只有一步之遥的一个座位上。
这是华峰成为西凉军的主公之后,特意为他准备的位置。
“我等拜见主公!”
李儒、贾诩、荀攸、钟繇、赵云等文臣武将全都恭敬的对华峰行礼。
“诸位不必多礼,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华峰微微一笑,示意众人起身。
他当然知道今日有大事发生,不过,这些事不可能由他来主动提起。
“主公,自从陛下为逆贼刘备所害,天下无主,今传来消息,荆州牧刘表僭越帝位,请陛下顺应民心,登基称帝。”李儒作为文臣中地位最高的人之一,他最先开口说道。
“本将早就说过,我乃是汉臣,登基称帝这事,不必再提。”毫无意外,华峰断然拒绝了李儒的请求。
“主公,万万不可啊,天下百姓期盼明主久矣,今各地百姓代表齐聚洛阳,向主公呈现万民书,请主公接见百姓代表,聆听百姓声音,万不可违背民意。”贾诩也跪了下去,一脸诚恳的开口。
“你们这是逼我啊,本将一日为汉臣,终身为汉臣,你们这样,岂不是要陷本将于不忠不义之地?”华峰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看着众人。
“主公此言谬也,所谓的忠,应当是忠于华夏这片土地,而忠于刘氏,此乃小忠,忠于这片土地,此乃大忠也,同样的,对刘氏仁义,此乃小义,主公顺应民心,造福天下百姓,此乃大义,主公为何舍大忠大义而取小忠小义?请主公三思。”
贾诩一本正经的摇摇头,脸上一副恨其不争的模样。
“这……”
华峰一愣,心里暗暗给贾诩这老家伙点了个赞。
“主公,文和言之有理,登基与否,应看民心,请主公接见天下百姓代表,他们代表着天下百姓之心,主公万不能忽视他们。”钟繇也出列说道。
“哎!也罢,那就传各县代表入宫吧,大殿太小,便在外面接见各县代表。”华峰故作沉吟了一番,终于点头。
得到华峰的首肯,所有人都是大喜,很快,华峰带着西凉军的高层到了大殿外面的广场上,各县代表也在得到命令之后,陆陆续续进入皇宫。
“我等拜见大将军,谨代表各县百姓,恳请大将军登基称帝,改元开国。”
各县代表密密麻麻的跪了一地,他们一个个高举万民书。
“请主公顺应民心,改元开国!”李儒等人对视一眼,觉得时机已到,于是立刻跪了下去,一副你不答应我们都不起来的样子。
“这……”
看着呼啦啦的跪了一地,华峰有心立刻答应下来,可又觉得少了些什么,装逼似乎还没有装够的感觉。
见华峰居然还在迟疑,跪在最前面的贾诩立刻给华峰身后的典韦使了一个眼色。
后者立刻会意,暗自点头,直接从身后一名士兵手中接过一件黑色龙袍。
没有丝毫犹豫,也不给华峰反应的时间,直接披了上去。
“末将拜见皇上!”
给华峰披上龙袍之后,典韦直接大礼拜了下去。
贾诩等人大喜!
“臣等拜见皇上!”
“我等拜见皇上!”
紧接着,西凉军的大臣们以及各县的代表,全都大礼参拜新皇!
“哎!你们这是陷我于不义啊,待朕死后,有何面目去见大汉的历代先帝?”
见大局已定,华峰一副痛不欲生的模样,不过,却也没有再否定他登基的事实。
在场的大臣都是人精,岂能不听不出华峰话里的意思,不过,也没人说话。
于是,华峰直接被黑袍加身,不得不正式称帝,对于刘表,他是不承认的,因此,刘表所封的周王便是一个笑话。
华峰之前已经被汉献帝封为了秦王,因此,称帝之后,他的国号自然成了大秦。
四百年前,大汉取代了大秦,四百年后,大秦再次取代了大汉。
不过,华峰的大秦与四百年前的大秦帝国没有一毛钱关系。
之所以国号大秦,不过是因为西凉军的根基在秦地,再加上华峰受封的是秦王。
不过,华峰对于这个国号还是非常满意的。
“大秦万岁!皇上万岁!”
当事情尘埃落定的那一刻,在场的人全都兴奋的大吼。
“文优、文和,登基之事,便由你们二人全权负责,岳父,你德高望重,便联合所有人,选定一个良辰吉日,正式登基吧。”
华峰将目光投向李儒、贾诩和蔡邕三人,吩咐道。
“诺!”
三人立刻领命。
“子龙,传令各大军团,整军备战,待朕正式登基之后,便要发兵南征,统一天下。”华峰再次将目光投向赵云。
“末将领命!”
随后,华峰又点了其他人,安排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任务。
当然,西凉军如今最主要的任务便是华峰的登基大典和登基大典之后的南征。
华峰即将登基称帝的消息,迅速传向南方几个诸侯耳中。
当然,无一例外,所有诸侯都拒绝承认华峰这个大秦皇帝。
不过,华峰称帝,也让孙策心动起来,如今,天下已经有了两个皇帝,更何况,代表汉室的皇帝刘表还是他的杀父仇人。
孙策不可能承认刘表这个皇帝,如此一来,开国称帝,似乎已经成了他最好的选择。
“伯符,你可要想清楚了,一旦你也登基称帝,我们与刘表便再也没有了和解的可能,将来西凉军南下,咱们应该也无法联合起来。”
得知孙策居然也有意称帝,周瑜想了想说道。
其实,以周瑜的智商,自然知道,这个时候,孙策最好的选择其实不是称帝,而是暂时不承认任何皇帝。
如此一来,一旦西凉军南下,他们便可以与刘表、刘备等诸侯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最强大的西凉军。
只是,周瑜深知孙策的性格,孙策极为刚烈,是断然不可能与刘表这个杀父仇人联合的,即便是他们都不是西凉军的对手,孙策也绝不会为了抵御住西凉军而联合刘表。
因此,周瑜并没有直接反对孙策称帝,而是将其中的后果告知孙策。
“公瑾,你应该了解我,刘表乃是我的杀父仇人,我与他势不两立,即便是打不过西凉军,我也绝不与刘表联合,称帝之后,咱们便有了与华峰和刘表抗衡的名头,若是能够提前消灭刘表,全据长江防线,咱们未必就守不住江南。”果然,孙策直接说道。
“既然如此,那称帝确实是最好的选择,不过,目前来说,咱们倒也不必急着攻打刘表,我估计,一旦西凉军南下,刘备必然会派人,联络我们与刘表,希望共同对抗西凉军。
届时,伯符可以杀父之仇为由,拒绝与刘表联合,不过,我们可以独立对抗西凉军为由,让刘表放松警惕,趁着刘表联合刘备对抗西凉军的机会,出其不意的攻打荆南,在西凉军南下之前,彻底夺取荆南,然后依靠长江,抵御西凉军的进攻。”周瑜没有强求孙策,而是将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
“如此甚好,公瑾,传令给子布,让他负责登基之事,你依旧全力备战,提升我东吴的实力。”孙策满意的点点头,吩咐道。
周瑜没有多说,直接下去忙碌去了!
很快,孙策便登基了,国号大吴,孙策自称大吴武帝,年号大业,建都秣陵,不过,孙策将秣陵改名建康,并开始扩建建康城,在建康扩建完成之前,暂时在柴桑建立大吴朝廷。
孙策的行为,无疑让刘表十分愤怒,若不是蒯越阻止,刘表甚至都准备发兵,攻打孙策了。
最终,刘表还是被蒯越给劝阻了,没办法,蒯越虽然能力不如汉末那一小部分顶级军师,可也不傻,他很清楚,华峰即将称帝,一旦称帝结束,便极有可能进行大规模南征,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是尽可能的提升实力,而不是跑去与东吴消耗。
更重要的是,刘表挡住西凉军最大的依仗就是长江,同样的,长江对东吴也十分重要,即便是两方是仇人,孙策也会在华峰南下之时,不顾一切的守住东吴一段的长江,因此,虽然双方是仇敌关系,可实际上,两方也算是合作了!
当然,若是可以,蒯越也想要联合刘备和吕布,尽可能的将西凉军挡在荆州之外,毕竟,他们最终还是要收复荆州的,将西凉军挡在荆州之外,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大战对荆州的破坏。
不过,具体如何,还要等华峰发兵之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