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畅公主出生时就是众星捧月。她父亲虽是太子,但随着晋王兵败,就彻底掌控了大晟朝堂,没多久皇祖父就不得不禅位于他,母亲出身大世族胡氏一族,乃是一国之母。
与前朝不同,因为沈羡之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这也是明畅公主童年为数不多因课业而带来的烦恼。在她十三岁以前,她父皇只她一个女儿,自然是万分宠爱。
因为年龄相仿,所以明畅与瑞王沈景煜的关系十分要好。
她到现在还记得,每次从学堂回来后,母后还要布置一些其他任务给她,包括刺绣,插画,茶艺,香道等,只因为这才是女孩子该学的。免得像乾朝萧氏的公主多刁蛮跋扈,不识书礼,无论是品性还是名声十分不堪。
胡皇后本就是世家里长大的女子,自然希望女儿也如同各世家女一般,成为大晟女子的楷模。所以她极力往这方面培养,直到沈羡之提出让明畅公主跟着宫里的皇子一起习武。
胡皇后极力反对,在她的观念里舞刀弄枪那是男孩子的事,女孩就应该弹琴焚香,学会管理,将来相夫教子,绵延子嗣也就可以了。
“我大晟的公主,自然要与其他朝代不同,不仅仅是相夫教子,更重要的是要有巾帼不让须眉之气势。”
“臣妾知道身为一国公主应当知书识礼,做天下女子之楷模,但这习武万万不行,明畅本就性格强势,若是再习了武那岂不是再无人压制,女子本应柔顺,否则将来怎么找夫家。”
沈羡之也是被胡皇后震惊的不轻,他看着才七岁的女儿,怎么就扯到了找夫婿,再说他沈羡之岂能让女儿为了将来那个莫须有的夫婿受委屈。
“皇后不必再说了,身为大晟的公主,她可以未来不是一个好娘子,可以不柔顺,但她必须读书明理,习武强身,这才是大晟皇室女子应该做的,才是天下楷模!而不仅仅是为了给别人家培养出一个贤孝的媳妇,就学她不喜欢的刺绣,插画,好将来以此奉承别人!”
明畅因为父皇的严厉拒绝,这才逃脱每日要学习的刺绣。她可太高兴了,与其安安静静的坐下来学刺绣,她宁可出去玩。
沈羡之心疼地摸着女儿的手指头,“明畅,咱再也不学这劳什子刺绣了,看你这小指头遭的罪,以后想穿什么用什么让绣娘去做。”
明畅兴奋地点点头,“谢谢父皇!”
沈羡之让孙德旺拿进来一个鞭子,“从明日起,父皇让人教你鞭法和射箭,到时候父皇带着你打猎?”
“哦!太好了!太好了!”明畅欢快的拍着手,“父皇你放心,女儿一定好好学,不让您失望。”
从那以后皇子学什么,明畅就学什么,虽然辛苦,但也没有教条的拘束。
就在她迷茫之际,她的三叔瑞王竟然离家出走了!这让她羡慕不已,立即去求父皇。
没成想被母后知道了,挨了好大的批评,但是让她震惊的是,父皇竟然为此专门组建了六扇门,让她成为大晟第一个当官的女子,并且安排她进去从底层做起。
也是这番变动,让她在底层执行任务之时,让原本没交集的两人相遇。
明畅进入六扇门后,一心想要做出一番成绩。她跟着前辈们四处查案,风餐露宿,不再是那个养尊处优的公主。在一次追查盗宝案时,她遇见了一个男子,此人有些武功在身,总是在暗中观察着他们的行动。因怀疑他与盗宝案有关,便暗中跟踪他。
一天夜里,明畅跟着那男子来到了一座废弃的宅院。刚一进去,就被发现了。
男子转过身,眼神锐利地看着她,“我说这位大人,跟踪人可不是个好习惯。”
“是你先跟踪的我们!”明畅特意让父皇瞒着她的身份,就是担心大家顾及着自己的身份,不过沈羡之到底不放心,不仅嘱咐上面的官员照顾,还顺带将明畅的贴身侍卫弄进去了。
原来这男子是江湖之人,以查案寻物闻名江湖,这次是受人所托,调查真正被盗的宝物,随后发现六扇门也在查案,这才一路跟着观察。
见明畅不依不饶,男子无奈地解释道:“我与那盗宝案并无关联,只是受人所托罢了。”
“看来于家真正丢失的不是御赐之物,而是另有东西!”
那男人本来还想隐瞒,最终在逼问之下才得知丢的是一个麒麟玉环。
明畅立即意识到于家有鬼,一个麒麟玉环怎么这般隐秘,还偷偷另找人,而那男人也察觉不对劲,这才故意引出明畅。
“一个麒麟玉环,那于家承诺了一千两银币,还让我保密,这里头必定有不可见人之事,所以朝廷还是很有必要知晓的。”
明畅听后,心中有了计较,决定立刻回六扇门向上级汇报。
之后的调查也果然如男子想的一般,于家隐瞒了很重要的事情。原来这麒麟玉环是一处宝藏的的钥匙,只是需要配合着使用,当案件查清后,这才发现这麒麟玉环被人偷走了,此人正是瑞王出京途中所住客栈的掌柜。
不知从何处得知宝藏还有一枚钥匙,这才想着去偷。
最后于家下狱,官府将之前瑞王上缴的玉件与麒麟玉环合起来,最终成为一枚完整的钥匙。官府派人打开宝库,从中缴获了无数的金银,再次丰富了皇家私库与国库。
而在这个过程中,明畅与这男子产生了些许暧昧,之后的案件中又有几次合作,俩人也算是情投意合。
沈羡之一开始很难接受,不过看女儿坚持只能不反对,不赞同。
眼见父皇如此,明畅便想先说服母后,只是没想到母后极力反对,在这个过程中沈羡之心软了,只是皇后极力反对,他也不好驳面子,谁都没想到这男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决心,再一次任务中死了。
明畅伤心不已,皇后原本以为过俩年就好了,到时候再招驸马。让皇后没想到的是明畅虽然走出伤心,但从此闭心锁爱,没了成婚的想法,母女二人每每因此事总是不欢而散。
她这一辈子,虽有遗憾,但她过得很幸福,晚年之时最喜欢养猫逗乐,她一共活到八十五岁寿终正寝。
之后让她最伤心的就是父皇去世之时,她明白,若是没有父皇她这一辈子不可能过得如此潇洒。之后还病了半个月,让侄子也跟着忧心,就怕她跟着一起走了。
在后世的记载中,她是太宗这些子女中活的最自在的,也是最受父亲宠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