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特别安排李俊锋带领玄武军前来,周宁自然有他的考虑。
玄武军以其强大的战斗力和坚韧的防守能力而闻名,有他们镇守被占领的城池,可以有效地防止北元再次派兵突袭,从而避免给周宁的军队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摄政王李正豪所采取的坚壁清野策略,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一策略使得北元地区的物资供应变得极为紧张,给周宁的军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然而,周宁深知要想将北元纳入大周的版图,仅仅依靠武力是远远不够的。他明白,只有赢得北元百姓的民心,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
于是,周宁果断下令,将大量的粮食和牛羊分发给北元的百姓。这些物资对于那些已经对生活失去希望的北元百姓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北元的皇室在面对大周的进攻时,早已自顾不暇,根本无暇顾及它的子民。而大周镇北王周宁的到来,却给了北元百姓一线生机。
大周的士兵们不仅没有欺压北元百姓,反而在遇到困难时主动伸出援手。这种友好的态度,让北元百姓逐渐放下了对大周的敌意和排斥。
仅仅用了三天的时间,北元百姓对大周士兵的态度就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最初的抗拒,到现在的欣然接受,这种变化让人惊叹不已。
而对于北元百姓来说,他们心中并没有太多的国恨家仇。在生死面前,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周宁的善举,让他们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李俊锋率领着玄武军及时赶到!不仅如此,他们的队伍后面还紧跟着大批的粮草和物资,犹如一座移动的宝库。
周宁见到李俊锋后,迅速将任务交代清楚。李俊锋领命后,立刻率领玄武军继续前进,目标直指北元帝都上京城。
一路上,周宁看到的尽是被北元军队弃守的城池和流离失所的北元百姓。这些景象让他心情沉重,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尽快抵达上京城,结束这场战争的决心。
周宁随即下令让卫青云传令给玄武军统帅李俊锋,要求他加快速度占领北元放弃的城池。
同时,他还命令林清平继续向北元运送大批的粮食,以确保北元的社会稳定。毕竟,粮食是稳定民心的关键所在。
经过七天的艰难跋涉,周宁终于抵达了上京城。此时的上京城,气氛异常紧张。摄政王李正豪已经将所有兵马集中到了上京城。
李正豪凝视着镇北王的旗帜,心中涌起一股无法抑制的恐惧和绝望。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怒容地对着镇北王大声喊道:“镇北王,你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你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耻之徒!”
周宁听到李正豪的叫骂,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发出一阵狂笑。他的笑声在空旷的战场上回荡,让人不寒而栗。“李正豪,你霸占了北元女帝的皇位,还在这里强词夺理,你才是真正的不忠不义之人!”周宁的声音充满了嘲讽和鄙夷。
李正豪的怒火被周宁的话语点燃,他怒不可遏地吼道:“我当初就不该听信你的谗言,被你挑拨离间!如果我直接将永乐女帝嫁给东蛮皇帝金世博,又怎会落得如此下场!”
然而,现在说什么都已经太晚了。李正豪深知,自己已经没有后悔的余地。当他得知镇北王要进攻北元时,他第一时间向东蛮皇帝求援,希望他能派遣军队前来支援。可是,东蛮皇帝却无情地拒绝了他的请求。
周宁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说道:“是你的贪得无厌害死了你自己。永乐女帝如今已是本王的女人,本王出兵攻打你,就是为了她!”
北元摄政王李正豪在这一刻恍然大悟,原来这所有的事情都是永乐女帝和镇北王精心策划的阴谋!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两人究竟是何时开始勾结在一起的,而自己却一直被蒙在鼓里,像一个小丑一样。
周宁此时也不再与李正豪多费口舌,因为他此次攻打北元,可是带来了众多威力强大的火炮。这些火炮将成为他震慑北元贵族的有力武器。
就在周宁准备发动攻击之际,关项天和歇源也接到了镇北王的命令,迅速抵达了北元和匈奴的边关。
然而,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匈奴竟然已经派遣军队前来支援北元大皇子武青书。
匈奴这一次可谓是大力支持,足足派出了五万精锐骑兵。再加上武青书原本的十万兵马,双方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十五万之多!而且,匈奴的五万骑兵更是由匈奴大元帅图雷亲自率领并坐镇指挥。
图雷一眼便认出了歇源,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对身旁的武青书说道:“不必担心,对方虽有歇族重骑兵,但那不过是我们的手下败将罢了。”
武青书对歇族的事情可谓是了如指掌,他深知这个民族曾经遭受过匈奴的残酷吊打,甚至被驱逐出了匈奴地区。
如今,这个曾经落魄的歇族竟然投靠了镇北王,这让武青书对他们更加鄙夷不屑。
双方都是骑兵,实力相当,因此根本无需耍弄什么阴谋诡计,直接来一场正面交锋即可一决高下。只见歇源率领着重骑兵如同一股钢铁洪流般,气势汹汹地冲向敌人的骑兵阵营。
匈奴元帅图雷见状,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冲锋的命令。他亲自带领着精锐骑兵,如饿虎扑食般冲向歇族重骑兵。
然而,当双方的骑兵如闪电般迅速碰撞在一起时,局势却发生了惊人的逆转。
原本以为能轻易击溃歇族重骑兵的匈奴骑兵,在瞬间就被对方强大的冲击力所压制。
尽管歇族重骑兵的战斗力确实惊人,但他们的士兵相对不够灵活,这一直是他们的致命弱点。
然而,如今的歇族重骑兵却有了全新的盔甲,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防御力,更弥补了他们灵活性不足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