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在镇东关留下了整整二十万大军,这是一支强大的防御力量。
尽管白榆城的二十万东蛮大军对镇东关和北元边关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但同样,这两座城池也对白榆城形成了一种制衡,使得双方都不敢轻易妄动。
次日清晨,晨曦微露,周宁便率领着亲卫军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出,直接穿越镇东关,进入东蛮的领地,然后径直朝着北元边关进发,目标是尽快抵达上京城。
然而,就在周宁刚刚踏出镇东关的瞬间,白榆城的守将宋大军便得到了这个消息。
他心头一紧,误以为镇北王此番出征是要对白榆城发动进攻,于是立刻紧张地部署起防守工作来。
可令宋大军意想不到的是,周宁的军队并未在白榆城停留,而是马不停蹄地继续向北元边关的方向挺进。
宋大军见状,心中略一思索,便恍然大悟,猜出了镇北王的真正意图。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将这一重要情报传递给了东蛮的大将军司马南。
就在此时此刻,那位令人畏惧的东蛮大将军司马南,竟然在短短一夜之间,成功地攻占了北元三分之一的城池!
然而,与其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占领,倒不如说是关项天下令主动放弃这些城池更为恰当。
关项天深知东蛮的实力强大,必然会对北元发起攻击。由于他手中的兵力相对有限,若要分散防守各个城池,不仅难以抵御东蛮的进攻,反而容易被东蛮逐个击破。
经过深思熟虑,关项天决定集中所有力量,在上京城加强防御,以等待援军的到来。
司马南在狼山留下了五万兵马进行驻防,然后亲自率领着二十五万大军,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一般,向北元的城池发起了规模浩大的进攻。
当得知敌人竟然主动放弃了这些城池时,司马南立刻洞悉了关项天的意图。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不屑的笑容。
毕竟,他手握二十五万大军,还有威力巨大的炸药包,而关项天手中的兵力最多不过二十万而已。
面对如此悬殊的实力差距,司马南信心满满。他决定在这里与关项天展开对峙,同时派遣使者前往朝廷,请求朝廷再派出十万大军,直接进攻宁贝国。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对宁贝国进行掠夺,还能进一步削弱关项天的后援力量。
关项天心中暗自思忖着司马南的真正意图,然而他始终未能参透其中奥秘。他原本以为司马南占领北元仅仅是为了平定北关,因此他下定决心要想尽一切办法拖住司马南的军队,以确保平北关的安全无虞。
就在当天夜里,司马南率领大军抵达了上京城外,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并没有立刻发动进攻,而是选择在城外安营扎寨,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关项天得知司马南的到来后,心中不禁一紧,他担心司马南会趁夜偷袭上京城。于是,他果断地在城外布下了重重暗哨,严密监视着东蛮军队的一举一动,以防不测。
这一夜,风平浪静,东蛮军队毫无动静。关项天心中的不安却愈发强烈,他不知道司马南究竟在打什么算盘。
第二天,同样如此,东蛮军队依然按兵不动,这让关项天愈发摸不着头脑。
时间一天天过去,直到第三天,关项天终于收到了镇北王送来的密信。读完信后,他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东蛮的真实想法。
然而,关项天却感到十分无奈。尽管他已经洞悉了东蛮的意图,但面对东蛮在人数上的绝对优势,他实在是无计可施。
如果他贸然主动出击,不仅难以取胜,反而有可能会让上京城陷入危险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关项天只能选择按兵不动,静静地等待援兵的到来,希望能够借助援兵的力量来扭转局势。
东蛮大将军司马南在收到宋大军送来的情报后,心中并未掀起太多波澜。
他对于镇北王派出亲卫军支援上京城一事,其实早已有所预料。毕竟,上京城作为宁贝国的都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镇北王不可能坐视不理。
然而,司马南对此早有应对之策。他深知东蛮军队的实力,对于这场战争的走向有着清晰的判断。
就在司马南思考应对之策时,一支十万人的大军悄然抵达了兰花山附近。
这支军队正是东蛮的精锐之师,他们一路势如破竹,成功突破了兰花山的防线。
接下来,东蛮军队将面对的是一马平川的地形,宁贝国的路队恐怕难以抵挡他们的猛烈进攻。
东安作为东蛮军队的将领,深知时间的紧迫性。
他果断下令使用炸药包炸开了关隘的城门,仅仅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东蛮军队便成功占领了兰花山。
随后,东安留下两万士兵驻守此地,其余八万大军则如猛虎下山一般,对宁贝国的城池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与此同时,周宁率领着亲卫军正一路疾驰,他们的目标是贺耳山。然而,当他们赶到贺耳山时,突然传来一阵巨大的爆炸声。
这突如其来的爆炸虽然没有给亲卫军造成太大的伤亡,但却严重破坏了他们前进的道路,使得他们的行军速度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周宁知道敌人的目的是为了拖延时间,他还不知道上京城的情况,以为东蛮是为了进攻上京城,在拖延时间,所以周宁立刻让人清理道路。
东蛮军队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汹涌地冲入了宁贝国的边境。他们的到来,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给这个宁静的国家带来了无尽的恐慌和混乱。
由于之前狼山一直掌握在关项天的手中,宁贝国的城池并没有布置太多的兵力。这一疏忽,成为了东蛮军队的突破口,让他们轻易地找到了可乘之机。
东蛮军队迅速攻陷了八旬城池。他们毫不留情地杀戮着,只要有人胆敢进行反抗,就会立刻被东蛮士兵残忍地屠城。
这种血腥的手段,让宁贝国的士兵们心生恐惧,彻底丧失了抵抗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