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武王金世武和大将军司马南的态度异常坚决,毫无妥协之意,但他们并不想立刻撕破脸皮。
毕竟,一旦直接开战,恐怕今日在场的所有人都将难以全身而退,谁也别想轻易地离开这座皇宫。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丞相何建站出来充当和事佬,试图缓和双方的紧张气氛。在他的调解下,原本一触即发的局势总算稍稍缓解,剑拔弩张的氛围也逐渐消散。
这时,司马南开口说道:“本将军在此郑重声明,一定会竭尽全力确保陛下的嫡长子顺利登上皇位。若有谁敢对此表示异议,那便是与我东蛮为敌!”他的话语掷地有声,透露出一股不可撼动的决心。
安平王金石涛听了这番话,气焰明显收敛了不少。他原本的嚣张气焰,在大将军司马南和武王金世武的强大气势面前,瞬间被打压下去。
毕竟,他事先准备的军队已经被司马南轻而易举地解决掉了,如今的他可谓是孤立无援,毫无还手之力。
武王金世武见状,冷哼一声,毫不客气地回应道:“金家才是东蛮真正的皇族!作为东蛮的皇帝,岂会任由你们这些外人肆意摆布?只要本王还在,你们就休想扶植一个任你们操纵的傀儡登上皇位!”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威严和霸气。
大将军司马南对安平王金石涛毫无担忧之情,然而,真正令他忧心忡忡的人却是武王金世武。毕竟,能够以“武”字作为封号,足以证明金世武的军事才能绝非等闲之辈。
金世博之所以能够顺利登上皇位,一方面固然离不开大将军司马南的坚定支持,另一方面,武王金世武为他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同样功不可没。正是在这两者的共同助力下,金世博才得以如愿以偿地坐上那至高无上的龙椅。
然而,自古以来,功高盖主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武王金世武的卓越才能无疑给金世博带来了深深的危机感。因此,当金世博坐稳皇位之后,他便开始不遗余力地打压武王在朝堂中的势力,并逐步削弱其手中的兵权。
令人意外的是,面对金世博的种种打压举措,武王金世武并未选择反抗,反而表现得异常配合。这种顺从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世博对他的杀意。
然而,世事难料,如今金世博竟然被大周镇北王周宁抓走了。如此一来,东蛮国内急需一位新的皇帝来稳定局势。面对这样的局面,武王金世武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这个绝佳的机会。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与大将军司马将事情彻底挑明。
实际上,大将军司马南之所以如此坚定地支持金世博的嫡长子登基,其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私心。毕竟,无论是安平王金石涛还是武王金世武最终登上皇位,他们都极有可能会将司马南视为首要的威胁对象。
要知道,司马南手中掌握着东蛮超过一半的兵马,这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势力。任何一位新皇帝都不可能对这样的权力中心掉以轻心,必然会想方设法削弱他的影响力。
所以,对于司马南来说,只有获得新皇的绝对信任,他才能真正地高枕无忧。然而,无论是安平王金石涛还是武王金世武,都绝对不会轻易地给予他这份信任。
面对如此困境,司马南发现自己似乎只剩下了一条路可走——支持金世博的嫡长子登基。这位年幼的新皇,显然还需要司马南的大力扶持,才能够坐稳皇位。而通过这种方式,司马南也能够确保自己在东蛮的地位得以稳固。
与此同时,武王金世武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大将军司马南和丞相何建的忧虑。
于是,他果断地让其他官员先行离开大殿,只留下了大将军司马南、丞相何建、安平王金石涛以及他自己四人。
武王金世武一脸诚恳地看着眼前的三人,他知道他们心中的顾虑和担忧。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毫不犹豫地开口说道:“本王非常清楚你们三人心中的担忧,无非就是害怕我登上皇位之后,会首先对你们三人下手。
但是,本王可以在这里郑重地向你们保证,只要你们三人愿意支持本王登上皇位,那么将来你们所拥有的权力将会比现在更大。这是本王对你们的承诺,绝无半点虚假。”
然而,安平王金石涛却对武王的话不以为然,他冷哼一声,说道:“二哥,你就别在这里花言巧语地哄骗我们了。你心里到底怎么想的,我们再清楚不过。
你要是真的登上了皇位,又怎么可能会放过我们三人呢?所以,你还是省省力气吧,不要白费心机了。”
这时,丞相何建插话道:“武王,你可别小瞧了我和大将军的力量。如果没有我们的支持,你想要顺利登上皇位,恐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我们不妨想一个折中的办法,这样对大家都好。你觉得如何呢?”
武王金世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他连忙问道:“哦?不知道丞相大人所说的折中的办法究竟是什么呢?还请丞相大人明示。”
丞相何建微微一笑,缓缓说道:“依我之见,我们可以一起支持陛下的嫡长子登基为帝。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你我之间的争斗,又能保证新皇的正统地位。
而新皇登基之后,我们可以让他册封你为摄政王,如此一来,你虽然不是皇帝,但实际上却拥有着与皇帝相当的权力。这样岂不是皆大欢喜吗?”
丞相何建所提出的这个办法确实相当精妙,既不会对任何人的权力产生影响,又能够满足各方的需求。然而,武王金世武的思考却更为深远。金世博被大周所擒获,想要将他营救回来,其难度简直堪比登天。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皇的羽翼逐渐丰满,届时,身为摄政王的金世武恐怕会成为第一个被清算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