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世博对东蛮的局势一直忧心忡忡,他原本认为凭借大将军司马南所率领的强大兵马,东蛮地区的任何人都不敢轻易妄动。然而,仅仅过去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有人胆敢称帝,这一事实让金世博感到难以置信,难以接受。
周宁详细地向金世博讲述了东蛮的情况,金世博听完后怒不可遏。他开始意识到,大将军司马南肯定会全力支持自己的长子金海继承皇位。
然而,令金世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武王金世武竟然也称帝了,而且还统治了西蛮地区,建立了一个名为新蛮的国家。这显然是金世武想要取而代之,夺取金世博的皇位。
更让金世博气愤的是安平王金石涛。对于金石涛的能力,金世博再清楚不过了。如果金石涛留在东蛮,有大将军司马南的庇护,或许还能成为一个有权有势的王爷。
可谁知,金石涛却高估了自己的实力,竟然跑到东蛮北部去发展。金世博深知,一旦条件允许,武王金世武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将金石涛消灭掉。
镇北王周宁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缓声道:“其实,真正看清东蛮形势的人,并非他人,而是武王金世武啊。他之所以要建立新蛮,无非是想让东蛮能够延续下去罢了。”
金世博闻言,脸上闪过一丝不屑之色,冷哼一声道:“哼,武王那厮,早就对朕的皇位虎视眈眈了。如今有如此良机,他岂会轻易放过?”
毕竟,金世博作为东蛮曾经的皇帝,自然对武王的心思心知肚明。在他看来,武王一直以来都对皇位心怀不轨,只是碍于他的存在,才不敢贸然行动而已。
周宁见状,轻轻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司马南和何建二人,之所以支持你的嫡长子金海继位,并非真心实意,而是因为他们惧怕武王登上皇位后,会削弱他们手中的权力。所以,他们才迫不得已地选择支持你的儿子。”
金世博听后,沉默片刻,心中已然明白周宁所言不假。他对武王的性格再了解不过,深知其一旦称帝,必定会收回司马南和何建等人的权力。而这,恰恰就是他们之间的矛盾所在。
金世博眉头微皱,面露忧色地说道:“武王完全有能力支持我的儿子啊,毕竟那可是金家的血脉啊!难道非得称帝不可吗?这样一来,岂不是会导致东蛮分裂?”
周宁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地回应道:“你可别忘了,司马南手中的兵马可是最多的。如果武王选择支持你的儿子,那么司马南为了司马家族的利益,肯定会想方设法除掉武王。毕竟,谁都不想看到自己的家族被他人压制。”
金世博沉默片刻,心中暗自思忖着周宁的话。他不得不承认,周宁所言不无道理。他实在无法保证大将军司马南是否会控制金海,万一司马南为了司马家族能够长久昌盛,真的夺取了东蛮,那么司马家族岂不是就会成为皇族?
金世博凝视着周宁,缓缓说道:“这恐怕就是你所期望的结果吧?如今东蛮已经没有能力再进攻大周了,而你却可以随时对东蛮发动攻击,最终将其吞并。”
周宁缓缓地摇了摇头,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你可知道,这世界之大,超乎你的想象。那些金发碧眼的洋人,你可曾亲眼见过?还有那浑身漆黑如墨的人,你又是否知晓?这世间还有许多新奇之物,是你从未领略过的。”他的声音平静而又坚定,仿佛在诉说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金世博听着周宁的话,脸上露出一丝狐疑之色。他冷哼一声,反驳道:“你所说的这些,我的确未曾目睹。然而,若你对东蛮毫无兴趣,又何必费尽心思去夺取那狼山呢?”
周宁嘴角的笑容并未消失,他直视着金世博的眼睛,不紧不慢地回答道:“若非你主动进犯我大周,我又怎会理睬你这东蛮之地?东蛮之地,荒芜贫瘠,即便我将其占领,又能有何益处呢?不仅如此,我还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经营,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金世博闻言,顿时哑口无言。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国家在周宁眼中竟然如此不堪,甚至被他如此嫌弃。这一番话犹如一把利剑,直插金世博的心脏,让他感到无比的受伤。
金世博心里很清楚,周宁并不是一个喜欢撒谎的人,而且以周宁的性格和地位,也根本不屑于去撒谎。所以当周宁说对东蛮不感兴趣时,金世博虽然有些惊讶,但还是选择相信了他。
然而,金世博也明白,东蛮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对大周发起进攻。这是东蛮历任皇帝的共同愿望,也是东蛮这个国家的生存之道。
金世博无奈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正如你所言,东蛮的土地十分贫瘠,资源匮乏。因此,每一位东蛮皇帝都对占领大周怀有极大的执念。”
周宁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说道:“正因如此,我才会让你们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如此一来,东蛮便无暇顾及对大周的进攻了。”
金世博听后,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他默默地拿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心中却涌起一股无法言说的苦涩。
如今的他,被囚禁在大周,已经失去了对东蛮事务的掌控权。东蛮的未来如何,已不再是他能够左右的事情了。面对这样的现实,金世博也只能选择顺其自然,听天由命了。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短短两年时间转瞬即逝。在这两年里,镇北王的实力如火箭般飙升,不仅军事力量更加强大,经济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
相比之下,二皇子周立和太子的处境却愈发艰难。二皇子周立在南州的征讨行动连连受挫,尽管他多次发起进攻,但都以失败收场。最终,他走投无路,不得不命令孔辉退守溪水关,与礼亲王形成对峙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