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以前,有人跟黄药师说要教他的宝贝女儿武功,黄药师一定会嗤之以鼻,回之不屑的冷笑。
他东邪的女儿需要别人来教么?
可现在,他乐意之至。
没办法,展昭和丁月华可是世间至强者,包拯更是神一般的存在。
但凡跟着包拯的人,无一不是成就非凡的强者。
就连王朝马汉和张龙赵虎这样的小人物,都能登临天人境。
要说他们不是沾了包拯的光,鬼都不信。
这丫头要是能惹包拯高兴,随意指点她一下,还不得一飞冲天,飞上枝头变凤凰。
想到这里,黄药师瞬间豁然开朗了。
让女儿在包拯身边当个小丫头,貌似也挺不错,并不辱没女儿。
“蓉儿一个女儿家,能惹什么麻烦。”包拯笑笑。
黄药师又客套了一番后,兴高采烈地告辞离去。
黄蓉送他来到门外,满脸堆笑,甜美可爱:“谢谢爹!”
“你啊……”对这个宝贝女儿,黄药师也是奈何不得,“就是爹平日里太纵容你了。”
黄蓉挽着他的手,脸靠在他胳臂上:“谁让爹就我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呢!”
黄药师都被逗乐了,鲜有地笑出来:“好了,爹要走了,你好自为之。”
……
黄蓉如愿以偿留在驸马府当了个小丫鬟,但包拯最近都忙于国事,为宋辽之间的这场大战做准备,很少有空陪黄蓉玩。
宋辽关系日趋紧张,双方经过多次交涉,均没有达成共同协议。
大宋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辽国割让幽云十六州,大宋可以资助辽国度过粮食危机。
可辽国也不傻,清楚幽云十六州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旦幽云十六州为大宋所有,燕山和太行山便成了大宋的天然屏障,辽国再想南下的愿望便彻底化为泡影了。
而且幽云十六州占据辽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也是辽国主要的经济支柱,这片土地一旦失去,对辽国的影响将是致命的。
历史上,辽、金、宋、元、清等几个游牧民族王朝,无一不是以幽云十六州为跳板,迅速崛起,入主中原。
包拯很清楚此地战略位置有多重要,当然想把这块流逝百年的肥肉重新夺回来。
此时,文德殿上。
宋辽双方算是彻底撕破脸皮。
耶律楚材道:“既然大宋丝毫不顾同盟之谊,那大宋就等着我大辽的铁蹄吧!”
大宋百官虽然也知道大宋现在兵精粮足,但面对一触即发的大战,心里还是有些发毛,不敢做声。
赵祯脸上也浮现着一丝无奈。
包拯朗声回应:“辽国想兴兵,大宋随时奉陪!耶律宰相以为,大宋还是以前那个弱不禁风的国度,任由辽国颐指气使么?”
“辽国要是敢兴兵,本府就敢攻入上京,将萧太后掳到大宋,去青楼当娼妓接客。”
音落,群臣无不瞪大眼珠。
想不到这等无耻的话,包拯都说得出口,太不把辽国放在眼里了,这不是逼着辽国兴兵吗?
耶律楚材一张脸更是扭曲得像吃了大便一样难看。
整个人仿若一座火山一般,随时都要喷发出来。
“包……包拯,你竟然对我大辽太后不敬?”
“那又如何?”包拯脸上满是玩味,“辽国欺凌大宋多年,难道本府就不能羞辱你家太后了么?”
“本府言出必行!”
“大辽战败之日,就是萧太后沦落风尘之时。”
“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咱们走!”
耶律楚材一挥袍袖,不顾礼数,愤愤离去。
随着辽国使团的离去,文德殿上顿时哗然一片。
有硬气的,建议积极备战,和辽国一决雌雄,让辽国知道大宋现在的实力。
大宋是时候站起来了。
也有要妥协的,主张以和为贵,免得生灵涂炭。
赵祯陷入两难境地,毕竟他内心深处委实不愿打仗。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双方彻底撕破脸皮,这一战,只怕避无可避。
“范相,包卿和杨卿均主战,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范仲淹闻声出列:“陛下,事到如今,只怕由不得大宋选择,非战不可了!”
“只要打败辽国,便可重振大宋雄风,四周蛮夷,绝不敢再染指大宋边境。”
“所以,老臣也主张一战!”
见范仲淹也主张一战,赵祯再有千般不愿,也只能妥协。
“既如此,那就战吧!”
“谁愿领兵出征?”
“陛下,臣愿领兵?”杨宗保出列,神情亢奋,似是早就按捺不住了。
包拯笑道:“杨大人乃当朝枢密,岂可轻动,下官看,杨大人还是坐镇中军主持大局为宜。”
杨宗保一愣:“包大人莫非不相信老夫的领兵能力?”
“杨大人误会了,包拯岂敢,杨家满门忠烈,个个英勇善战,杨枢密更是深得杨老令公的真传,深谙兵法,下官岂敢怀疑。”
“正因杨大人高瞻远瞩,深谙大局,下官才以为,杨大人才更应坐镇京师,指挥全局,以防止辽国趁虚而入,攻打开封。”
“至于领兵出征之事,交给包拯即可。”
“有杨枢密坐镇京师,包拯出征在外也才能全心全意和辽国周旋。”
杨宗保被包拯戴了一顶高帽,心里很是受用,嘴角微微上扬,没再多言。
赵祯道:“这么说,包卿愿领兵出征?”
对包拯的能力,大宋君臣没有人会怀疑。
延州之战,包拯仅用三个月,便大破西夏二十万兵马,指挥若定,用兵如神。
说实话,让包拯领兵,赵祯丝毫不担心。
反而是杨宗保,赵祯心里会有一些疑虑。
怀疑的倒不是杨宗保的军事才能,而是忌惮杨宗保武将的身份。
而包拯是士大夫,文臣,又是自家妹夫,赵祯不担心他会学太祖皇帝黄袍加身。
“包卿所言极是,杨爱卿身为枢密使,还是坐镇京师为宜!京畿重地,乃大宋之根本,不能无得力之人防守。唯有杨卿家坐镇京师,朕才能安心。”
杨宗保并没有那么多的心机,见皇上这么说,他不敢抗旨:“臣遵旨!”
“包拯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