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蛇妖,你等不在山中修行,却来人间残杀生灵,今日叫尔神魂俱灭,永世不得超生!”
雷公电母屹立云端,满脸愤怒。
三军将士第一次看到天神,无不诧异?
神仙下凡了?
白素贞叫屈道:“两位神君容禀,我们姐妹并没有残杀生灵,乃是为了抵御辽兵……”
“强词夺理!”雷神训斥道,“此乃人间纷争,尔等乃妖,竟敢违反天道,留你不得!”
音落,不容白素贞解释,一道雷电从天而降。
白素贞和小青哪里敢反抗,化作两道光影朝河间府方向逃去。
想要活命,就只有去找包拯。
只有文曲星君才能救得了他们!
“妖孽,哪里逃!”
雷公电母驾着祥云,一路追赶,一路释放雷霆,可都被白素贞和小青侥幸躲过。
片刻功夫,白素贞和小青逃回河间府,径直冲入花厅。
“包大人救命!”姐妹俩跪倒在包拯面前,神情慌张。
“怎么回事?”包拯也有些懵逼。
白素贞道:“只因我和小青杀了人,雷神说我们违反天道,要杀我们姐妹。”
包拯眉头一皱,将两姐妹搀扶起来,道:“随我去看看。”
径直来到院子。
抬头一看,果然看到雷公电母漂浮云端。
雷公电母看到青白二蛇躲在包拯身后,哪里还敢施法,按落云头,出现在包拯面前,拱了拱手:“星主为何包庇这两只妖孽?”
包拯眉头一皱:“他们是本府请来协助大宋对付辽兵的。”
雷公电母互视了一眼,感到诧异。
其实,他们也知道包拯觉醒了天眼,能下阴曹地府,可也料到包拯竟然连两条千年蛇妖也被收服了。
难道文曲星君的元神全部觉醒了?
否则怎么可能收服千年蛇妖。
电母道:“星君,宋辽之间的争斗乃人间之事,他们是妖,参与人间战争,有违天道?”
包拯闻言,好笑道:“辽国也曾请来上古妖兽,残杀我大宋军士,那时候,二位不出面阻止。”
“如今,包拯请蛇妖相助,便是违反天道,这是合道理?”
“难道只允许辽国放火,就不允许大宋点灯了么?”
“要说违反天道,那也是辽国先违反天道,天庭应该去问辽国才是,而不是来质问包拯。”
“包拯只知道保家卫国,不想知道所谓的天道。”
“如今,白素贞和小青乃是本府的人,是大宋的功臣,二位想要杀他们,就是和包拯过不去!”
雷公电母听到包拯的反驳,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应。
白素贞和小青也诧异不已,不想包拯如此维护他们姐妹。
一旁的公孙策和韩琦也是诧异连连。
天神下凡已经够炸裂的了,不想面对两位天神,包大人的态度竟然如此强硬,委实太出人意料。
雷公面露难色:“星主,他们乃是妖,妖族参与人间大战,必然导致三界秩序混乱,引来更大浩劫,后果不堪设想,星主可要想好了!”
“那又如何?”
包拯嗤笑一声,显得十分不以为然。
“包拯眼里只有大宋,只有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只要能打败辽兵,其他的,包拯不关心!”
“二位大可将包拯这番话如实回复天庭!”
雷神道:“星主,天行有常,六界各循其道,均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和法则。”
“人间纷争,自当用人间的方式去应对和解决,天庭不干涉人间的纷争。”
“可若是牵扯妖界,必定引起更大的因果,还望星主莫要执迷不悟。”
“否则天庭只怕也容不下星主!”
“星主现在交出二妖,看在往日交情上面,小神定在玉帝面前替星主美言!”
我丢!
果然,江湖从来都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啊!
连天庭也遵循人间这套规则!
除了无语,包拯不知该说点什么。
不过白素贞和小青是自己召唤的人物,又为大宋立下了赫赫战功。
现在要他将她们姐妹交出去送死,那他不是成了卸磨杀驴。
这种事,包拯干不出来。
“二位星君!宋辽交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我若不杀契丹人,死得就是宋人。”
“天庭既然让包拯下凡保佑大宋江山,如今包拯为了国家,何错之有?”
“只是包拯杀敌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
“契丹人死在大宋将士手中和死在白素贞和小青的手中,又有何区别?”
“倘若她们能帮大宋平定天下,人人安居乐业,岂不美哉!”
“难道就因为白素贞和小青是妖,就不能上阵杀敌了么?”
雷公电母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不愧是文曲星君,口才当真了得!
明明违背天道,却能说得头头是道,无懈可击。
雷神道:“星主,天道自有定数!宋辽之间都有各自的国运,辽国是否该灭,也并非星主一个人所能左右得了,蛇妖参与人间纷争,只会让生灵涂炭!”
听到国运和天数这些虚无缥缈的词汇,包拯很是不屑。
诚然,在神话小说之中,天数和国运是神仙嘴里的口头禅。
在他们眼里,似乎一切都已经注定,不可更改,不可抗拒。
无论你如何努力,天数注定的事,都不是你能改变得了的。
比如封神演义中,商朝灭亡,周朝建立,截教没落,西方教崛起。
比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秋风五丈原,三家归晋。
一切的一切,都是天数使然。
所以,在天庭眼里,估计大宋和辽国也必然会按照原有的历史轨迹,按部就班的运行。
宋辽之间的国运已经主动,没人可以改变得了。
而包拯现在,纯属逆天而行,想一统八荒,也只是徒劳而已。
可包拯不这么认为!
倒不是他不相信天道和国运。
然而,一个有金手指的人,什么天道、天数和国运,纯属狗屎。
包拯就是要逆天而行!
天道又如何?
天道管得了六界生灵,却管不了他。
如果一切都交给天数和命运,那人努力和奋斗的意义是什么?
在包拯看来,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任何事情,你不去尝试,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天命之上,又怎么知道结果是什么?
“包拯从不相信天命,包拯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人定胜天!”
“二位星君的好意,包拯心领了!”
“请二位星君回去禀报天庭,白素贞和小青是包拯的人,要收他们,先收了包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