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时至六月。

兖州,东郡,都水监行辕内。

王潜面色凝重的端坐在营帐内,在他面前的桌案上,摆放着其他河段工地送来的行文奏报。

随着运河工程规模日益浩大,诸多问题也开始浮出了水面。

其中最为关键的,莫过于物资调运情况。

粮食倒还好说,沿途各地的常平仓大多已经基本建成,倒也可以维持数十万河工的需求。

但每日需要支付给河工们的工钱,则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

铜钱笨重,长途运输风险高、损耗大,且帝国铜矿开采冶炼速度,已隐隐跟不上这史无前例的消耗。

如今,豫州、冀州的部分河段,因铜钱转运问题,已经拖欠了河工好几日的工钱了。

虽然眼下并没人多说什么,可若时间久了,难保不会出现骚动。

最为关键的是,万一因此影响到朝廷的信誉可就麻烦了。

面对如此问题,王潜也不得不将目光放在了大汉商行内部通行的“钱引”上面。

如今的大汉商行,在以王潜为首,曹家、荀家、杨家、糜家、以及诸多地方豪商为辅的经营下,大江以北的大多数郡治所都有着其分号。

而商行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其内部流通的钱引,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如今的朝野上下,几乎大部分人都知道了“钱引”的存在。

“看来,也是时候以此为契机,来动一动金融了……”

王潜暗自呢喃一声,然后取来纸笔,写下了一份传信,并快马朝洛阳而去。

大概过了十余日,一队百人规模的精壮护卫,护送着十辆大车,缓缓的来到了行辕内。

这些护卫们押送的不再是沉重的钱箱,而是数口密封严实的大木箱。

箱盖开启,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一叠叠印制精美、质地坚韧的桑皮纸券。

纸券以靛蓝为底,边缘饰以繁复的云雷纹,正中是醒目的朱砂大字——“大汉宝钞”。

在这些宝钞依照规格大小,分别标注着“当千钱”、“当百钱”、“当十钱”等不同面额,并加盖了鲜红的“大汉商行总行印信”及“少府钱监之印”两方大印。

在大印当中,更有细密繁复、肉眼难辨的暗记水印潜藏其中。

“奉王师令!”

工兵校尉的声音响起,“自本月起,尔等军饷,半数为铜钱,半数为朝廷新发之‘宝钞’!

此宝钞,乃天子诏令,王师与大汉商行担保,可在任何大汉商行分号以下的粮店、布店、铁器铺,按面额十足兑换铜钱,或直接购买等价货物,但遇拒收者,皆可向官府检举,朝廷定以抗旨论处!”

河工们面面相觑,看着手中那轻薄却精美的纸片,充满了新奇与疑虑。

这轻飘飘的纸,真能当沉甸甸的铜钱用?

尽管人们心有疑虑,但出于对朝廷、官府,还有对天子和王师的信任,还是有不少人选择了相信。

当人们拿着刚领到的“当十钱”宝钞,忐忑地走进行辕外由大汉商行特设的兑换点,并成功的兑换出相应的钱币和商品的时候,疑虑也彻底打消。

接着,运河沿岸其他的商行分号,也纷纷挂出了“收兑宝钞,十足通行”的牌子。

甚至有不少大汉商行以外的人,也开始想方设法的从商行手中兑换钱引,用于大宗交易。

毕竟,没了铜钱转运的压力,不仅交易起来更加快捷方便,还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可谓是好处极多。

当然,关键是这些钱引有着大汉商行的背书,人们使用起来放心,也不担心会砸在手里。

更直观的是,当河工张老栓揣着刚领到的八十枚铜钱和一张“当百钱”宝钞,在集市上为家里扯布时,布店掌柜验看了宝钞上的官印和暗记后,竟痛快地收下了那张纸,并找还了他二十枚铜钱。

“这……这纸片子真能当钱使?”张老栓捧着布,还有些发懵。

“老哥,朝廷盖了大印的,商行作保,怕啥?”掌柜笑道,“听说在洛阳城,大户们买卖丝绸瓷器,都用这大面额的宝钞,方便着呢!”

宝钞的便捷性迅速显现。

大宗军饷、工程款项的调拨变得异常迅捷安全,商贾们进行跨州郡的大额交易也无需再雇佣庞大的镖队押运沉重的铜钱。

运河沿线,宝钞的流通范围如同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快速扩散。

然而,宝钞的大规模试行,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在洛阳朝堂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激烈辩论。

这场辩论,由大司农曹嵩亲自主持。

自从曹操出使鲜卑,逼迫檀石槐投降称臣之后,他们曹家的地位,也跟着一起水涨船高。

尤其是曹操,更是被许多人吹捧成了新一代的第一人。

儿子出息,身为老子的曹嵩自然也是脸上有光。

御座下方,曹嵩满面红光的先是朝刘宏行了一礼,然后才看向殿内一众同僚,朗声道:

“诸公,关于王师于运河修建当中,使用大汉宝钞一事,引得朝野上下争论不休,有言其妙者,也有说其不妥者。

为表陛下和朝廷明辨纳谏之德,今日朝会之上,诸公皆可对宝钞之利弊畅所欲言。

但有一条,诸公之言,要确保言之有物!”

一句话,便定下了此次朝会的调子。

“陛下,诸公!”

主管国家粮仓的太仓令首先站了出来,激动地挥舞着一份账册:“宝钞发行至今才不过三月,仅运河工段及北军部分军饷,所发宝钞便已逾五亿钱!

然朝廷府库之铜钱储备却并未同步大增,此等以纸易物,空耗国帑,与昔日之‘白鹿皮币’何异?

长此以往,宝钞滥发,必将导致市面钱贱物贵,万民遭殃,此乃祸国之源!”

太仓令此言一出,顿时引了一阵忧虑,相当一部分务实派官员纷纷出言附和。

“还有!”

太常卿也站了出来:“宝钞印制虽出自研造司,其防伪之术亦属精妙,然天下能工巧匠何其多?

若民间奸人仿造,以伪钞充斥市面,掠夺民财,朝廷信誉何在?届时真伪难辨,宝钞形同废纸,恐酿成大乱!”

“拒收宝钞者以抗旨论处,固然可强行推广。

然民间小民交易,习惯使用铜钱,商贾是否会暗中折价?若宝钞实际购买力低于其面额,则朝廷威信扫地,百姓受损!”

一时间,诸多官员纷纷出言,表示了对宝钞的反对和担忧,一眼望去竟有半数之多。

在这些人当中,既有清流、士人,也有新生代的青壮派官员。

看到这么多人反对,刘宏也皱了皱眉头,但却并未急着表态,而是将目光看向了曹嵩。

曹嵩会意,朗声道:“诸公之虑不无道理,但也需听一听其中之益处才好!”

“陛下,诸公!”

随着曹嵩话落,荀爽站了出来:“宝钞之利,显而易见,运河工程浩大,若无宝钞周转,仅铜钱转运一项,便需耗费巨万民力财力,且易生劫掠。

今商贾持宝钞,千里贸易瞬息可成,货殖流通十倍于前,税赋自然充盈,所谓通胀之虑,只需节制发行,岂能因噎废食?”

“不错!”

袁逢也出言附和:“各地常平仓存粮、少府库藏之丝绸、乃至运河工程本身未来之收益,皆可视为宝钞之根本,只要朝廷掌握充足实物,严控发行,何惧宝钞贬值?”

“不错,至于造假仿制,铜钱还有劣币废币,又岂能因区区造假而弃大事?”

朝堂之上,争论不休。

支持者着眼于其巨大的便利性和对经济的潜在推动力,反对者则死死揪住“无准备滥发必然导致通胀”和“防伪、信用维持”这两大死穴。

一时间,双方引经据典,言辞激烈,德阳殿内气氛凝重。

双方争执不下,也不约而同的将目光看向了御座上的刘宏?

面对众人的目光,一直沉默的刘宏终于站了起来。

“诸公所虑,皆切中要害,可若因惧生变而固步自封,非强国之道。”

“宝钞非凭空造物,其根基在于二物:一曰根底,二曰信用!”

刘宏转向太仓令:“太仓令忧心宝钞无根,此虑甚善,因此,朕决意即日起,设立“宝钞准备金库”,由大司农、少府共管,独立核算。

凡发行宝钞,必按对比存入“准备金库”当中!此准备金,可为黄金、常平仓足额之储粮凭证,亦可为优质丝绸、食盐专卖之收益凭证。

准备金数额,由大司农严格核算,定期公布,由御史台、廷尉以及太学三方共同核查,无充足准备金,不得增发宝钞!”

“准备金”这个概念被刘宏清晰抛出,并赋予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实物支撑,让不少反对的官员为之一愣,陷入思索。

这似乎……并非完全的空手套白狼?

“其二,国家信用!”

刘宏的目光扫过全场:“宝钞非纸,乃朝廷之信诺!

其价值,根植于朝廷之威信与国力,朝廷需确保宝钞可按面额十足兑换铜钱或等值物资,确保其防伪严密、严惩伪造,确保其在大汉疆域内畅通无阻!

此乃朝廷对万民、对商贾之庄严承诺,信用在,宝钞坚如磐石;信用失,则金山亦难挽狂澜!”

刘宏看向研造的人:“防伪之术,钱监当精益求精,并立法严惩伪造者,罪同谋逆!

民间流通,初期必有疑虑,朝廷当于主要州郡、运河沿线广设官方兑换点,确保随时足额兑换。

同时,鼓励大宗交易、官府采购、军饷河工薪资优先使用宝钞,辅以铜钱小额流通,双轨并行,逐步引导。

对拒收宝钞之商户,初犯劝导,再犯惩戒,非为暴政,实为维护朝廷信用与万民便利!”

刘宏的一番论述,条理清晰,直指核心。

不仅回应了质疑,更构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货币信用理论框架,将虚无的“信用”与实在的“准备金”相结合,并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案。

殿内一时寂静。

曹嵩眼中闪过赞赏的光芒,这位少年天子的应对,显然远超朝臣们基于历史经验的争论层次。

刘宏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神色各异的群臣,朗声道:

“宝钞之利,关乎国运,不可不行;其弊之虑,王师亦已备有良策。朕意已决!”

“诏令:立《宝钞通行法》,设“宝钞准备金库”,由大司农、少府共管,御史台、廷尉监察!

研造司专司印制防伪,务求万无一失!严惩伪造宝钞者,罪同谋逆!

各州郡治所、运河要冲、边镇重地,广设官办兑换点,确保宝钞十足通行!”

“运河工程款项、北军及工兵营饷银,自即日起,宝钞比例增至七成!

各地常平仓接收宝钞购粮,官府采买优先使用宝钞!着大司农、少府、廷尉府,详拟细则,颁行天下!”

圣旨既下,标志着“宝钞”这一全新的金融工具,正式获得了帝国的背书,开始更深地嵌入帝国的经济命脉之中。

很快,消息便传到了王潜的耳中,对于刘宏的一番安排,也很是满意。

这个徒弟真的是长大了啊。

然而,王潜也深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准备金”能否被严格遵守?

“国家信用”的堤坝能否抵御贪婪和恐慌的冲击?

这轻飘飘的纸张承载的帝国雄心,能否安然渡过未来的风浪?

这一切的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

金融的洪流一旦开闸,其力量与风险,丝毫不逊于那正在被驯服的黄河怒涛。

然而,现在正值大汉快速发展时期,这宝钞却又不得不提前登上这个舞台。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