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
“不过什么?”
“嘉宜关鲁玉龙报,兽潮好像并没结束。”
“喔,死了那么多异兽,那些畜牲还敢来?”
第一战虽然损失了些人手,但几十万异兽被全歼,这样的战绩让李敬云瞬间膨胀,在他看来,这兽潮也不过如此。
当即开口道:“命鲁玉龙加强戒备,守住嘉宜关,我要的是北庭安宁!”
“喏!”
……
刘飞霜接到高进忠的回信当即眉头一紧,果然,圣人年纪大了后,对很多事都不上心了。
如此大的事,三言两语就对付过去了?
不过不管是作为臣子,还是北庭的都护,他都有责任守住大唐的门户,想到这,刘飞霜当即传讯:“命月水关、三山堡、抽调二十万精兵,携所有神机箭即刻赶往嘉宜关支援!”
放下传音石后,刘飞霜看着北庭的方向眯了眯眼睛,眼下他无法回到北庭,只能等圣人寿诞结束,希望北庭将士能守住嘉宜关,挺到自己回去吧。
……
鸿胪寺。
随着兽潮攻打嘉宜关,其他靠近北庭的番国同样收到回信。
白延脸色铁青的看着手中的传音石,满脸铁青。
兽潮初战龟兹就战死了三万人,要知道龟兹跟大唐不同。
虽然靠近北境兽域,但需要守的地方并不算太大,只有不到十里,跟北庭动辄千里之地根本没法比。
就算这样都损失了三万人,由此可见兽潮的可怕。
可别小看了这六万人,龟兹较其他国家相比也算的上大国,但跟大唐比不了,全部兵力加起来也不过百万,这六万人已经是不小的损失了。
这只是第一次兽潮,听国内的传讯,十万大山里万兽齐鸣,根本没有停息的意思,由此可见,这兽潮必定会有第二波甚至第三波。
几波兽潮下来,本国实力必定大跌,这是避免不了的。
就在这时,一声惊叫声传来:“什么……我胡鲁灭国了!这……这怎么可能,我王啊……我……”
说着那使臣当即翻了个白眼,直挺挺的向地面栽了下去。
一旁的使臣见状,赶紧扶住了他,看着他满脸痛苦的模样,叹息的摇了摇头。
自胡鲁使臣晕倒后,不少使臣面露怜悯的道:“胡鲁虽是小国,但一次兽潮就被灭了,可见此次兽潮不是那么好过的啊。”
“方才我国传来消息,兽潮来袭,我国连丢三城才稳住败势。”
“真不知道还有几波,要是太多的话,我们恐怕也会步入胡鲁的后尘了。”
“十万大山连绵不绝,谁也不知道那里面有多少异兽,如果他们全出来,别说我们了,就算是盛唐也不一定能抵挡的住。”
“想来不可能!”
“现在我真想就此回国!”
“你回去又有什么用,我看还是在长安安全些!”
“你这胆小之辈,怎可说出这样的话来,滚开,你不配与我为伍!”
“我是为了你好!你怎么……”
“滚!”
相比于靠近兽域的番国,其他外邦则是一脸庆幸的模样。
“辛亏我国并未接壤兽域,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
“是极是极!”
“唉,此劫又是一场生灵涂炭啊。”
悲天悯人的有之,心有异想的同样不少。
藤原浩一听着众人的议论眼睛转了转,眼下被兽潮席卷的番国不少,如果借着此次兽潮,扩展东瀛的版图岂不是美哉。
想到这,藤原浩一顿时蠢蠢欲动了起来,当即开始向东瀛传信。
跟藤原浩一同样想法的不在少数,不过一日的时间,因为兽潮引起的战事天下皆知。
有的番国在抵挡着兽潮,有的番国陈兵边境,准备等待兽潮过去一举侵入。
……
鸿胪寺的某个房间中。
李雍泽脸色凝重的看向唐仁:“兽潮的确爆发了,光是第一波就损失了我大唐近十万精锐。”
唐仁眯了眯眼睛:“圣人怎么说的?”
李雍泽闻言无奈的摇了摇头:“首战告捷,圣人认为兽潮并不为惧,可是我得到消息,据嘉宜关探子回报,下波兽潮恐怕是第一波的五倍,而且个体实力会更强。”
五倍?更强?
听到这,唐仁眉头紧锁:“就没有人劝劝圣人引起重视吗?”
“明日就是番邦使臣进宫为圣人祝寿的日子了,就算劝,以圣人的性格,多半是听不进去的。”
唐仁闻言挑了挑眉,眼神中带着一抹怒气:“那可是几十万军士的命啊,要是嘉宜关被破,不知要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圣人就不想想吗。”
李雍泽满脸愁苦:“自从父皇年岁大了,对国事就不上心了,他……算了。”
看着李雍泽欲言又止的模样,唐仁眼神复杂,不可否认,从私人角度来说,圣人确实对他不错,是个好长辈。
不过就国家而言,他不是个合格的帝王,不可否认,他年轻的时候的确于国有功,但公是公,过是过。
以他现在的能力来说,配合北庭军抵挡兽潮并不困难。
可是他不能出手,圣人没说话你就调动大军,就算目的是好的,也犯了大忌,如果开了这个头,人人都学他无诏调兵,唐军恐怕就要乱了。
想到这,唐仁不由眉头紧锁。
看着唐仁的模样,李雍泽拍了拍他的肩膀开解道:“不要太悲观了,北庭都护刘飞霜已经调兵支援了,此时嘉宜关陈兵六十万,未必挡不住兽潮。”
“北庭太远了,眼下重要的是明日的圣人寿诞,明日寿诞,西恕妖国必定发难,现在你我要做的事就是集中精力,先把这件事解决。”
唐仁闻言点了点头,确实,现在的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等了……
……
不管怎样,日子还得继续过。
长安。
随着番国使臣进入长安后,本来就繁华的长安更加热闹了许多。
长安街头上,不时能看到奇装异服的外邦人兜售不常见的物品。
珊瑚、鹿角、香料、宝石、琉璃,总之没有你想不到的,更多的是新奇。
东西市上,不少外邦人卖力的吆喝着,摊位上的奇珍异宝往往能引起百姓的好奇驻足。
某个摊铺上,李玉宁满脸好奇的拿起一块奇石,看着上面流动的凤凰虚影,眼神亮晶晶的。
一旁的女子同样好奇的将脑袋凑了过去,看着上面的虚影缓缓点了点头:“好神奇的石头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