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丽妃又是眼珠一转:“说起来啊,这京中的女郎大多对咱们川儿都是爱慕有加的。”
“要我说,这林小姐跟川儿未必没有那少男少女的慕少艾,只是心思深埋了而已。”
“若是得了这样的一个儿媳妇,陛下想来也会省心不少!”
一句句的层层递进,显然这话已然让建元帝的态度有些松动了:“你这倒是说的不错,老大确实需要一个懂事的身边人了。”
“这件事情我还要问一问林爱卿的意思,这样吧,我现在就修书一封,看看他是何态度,若是可以,这秦晋之好也是不错的。”
“到时候,我便下旨赐婚,正侧一同成婚。”
总算是心愿达成,丽妃此刻的面容笑颜如花:“臣妾在这里替川儿谢过陛下了!”
“如今川儿的婚事已然是落定,臣妾也是时候在张罗一下聘礼的事情了,这林家的姑娘家世好,样貌好,这侧妃倒是委屈她了,只能在聘礼上多多给她些补偿!”
“说起来,臣妾哪里还有一张上好的皮子,还是去年陛下赏赐给臣妾的,正好一并给了林姑娘。”
丽妃解决了一桩婚事,这心情自然不错,当着建元帝的面,便开始着手之后的事情了。
毕竟是自己儿子的事情,建元帝也是上心的。
此刻被丽妃这般说着,也备受感染,脸上也不自觉的多了几分笑意:“你倒也不用着急,这件事情还是要看看林爱卿的态度。”
“至于聘礼以及筹备的事情,你也不用太急,万事有礼部从中协助。”
“就是这聘礼,怕是不好准备。”
建元帝提到聘礼,丽妃思索着开口:“陛下,这明面上的规矩还是要有的,不若按照礼仪准备,暗地里臣妾再多多贴补些林姑娘。”
这件事情,建元帝看了丽妃一眼:“你是后妃之首,有些事情还是要面子上过得去的好!”
“剩下的,朕也就不插手了,你自行决断吧!”
这话俨然是只要不闹到明面上,建元帝本人也就是默认的状态。
对此,丽妃脸上的笑意再次加深。
“都听陛下的,这林家还需您多多费心!”
建元帝点头,两人又说了一会儿,丽妃离开,心里面还装着其他的事情,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之后,便急着离开了。
这边刚一出营帐,丽妃脸上的笑意便收了几分,一想到秦川为了沈汀兰据理力争,她便安宁不得。
刚刚她是连哄带骗的让建元帝同意了秦川同时迎娶中书令的女儿为侧妃,这件事情她是绝对不会让沈汀兰给毁了的。
秦川跟沈汀兰的事情,此刻是万万不能爆出来,所以,沈汀兰那边还是需要敲打敲打的。
看了眼身边的春娘:“你去悄悄的把沈汀兰给我带过来。”
春娘会意,点头离开。
而这边丽妃刚刚离开,应嫔便带着煮好的桃胶回了营帐:“陛下,丽妃姐姐这是离开了?”
此刻坐在椅子上的建元帝看了眼应嫔,随后开口:“爱妃可是学会开朕的玩笑了,你这不是看到丽妃离开之后,才回来的吗?”
这话,应嫔也不反驳,只是端着桃胶走到建元帝的面前:“陛下既然说了要吃这桃胶,如今臣妾已然亲手做好,您可不要让我伤心啊!”
四目相对,建元帝伸手,舀了一勺放入口中:“嗯,真甜!”
应嫔看着建元帝的动作:“既然甜,陛下可要都吃了的好!”
这话说完,就听建元帝笑了:“朕若是都吃了,怕是不用用午膳了!”
一听这话,丽妃冷哼一声:“就知道陛下刚刚是在哄骗臣妾,什么想要吃桃胶,不过就是同丽妃姐姐说些悄悄话罢了!”
语气娇嗔,看的建元帝失笑:“你呀你呀,丽妃有事情寻我,当着你的面,自然有些难以启齿,你这般的懂礼,难道猜不出来吗?”
“那不一样!我知道丽妃姐姐是为了大皇子的事情,这些臣妾理解,毕竟,这未免打草惊蛇,瞒着臣妾也是应该的,可您也不应该用这桃胶框臣妾啊,明知道你平日不擅甜食,偏偏还让臣妾这般费心,这不是糟践臣妾的心意吗?”
这语调微微上扬,听的建元帝直接放下了手中的勺子:“爱妃这是埋怨朕了,好好好,都是我的不是!”
“这样,今日这碗桃胶朕就是不用午膳,也要把它喝掉,以免浪费了爱妃的心意!”
建元帝说着便要伸手,可勺子却被应嫔拿走:“陛下最近脾胃不好,这桃胶还是算了。”
“区区一碗桃胶,哪里比得上陛下的身体。”
应嫔这举动可以说看的建元帝心里暖洋洋的:“还是爱妃贴心啊!”
应嫔没有开口,只是站在一旁为建元帝磨墨......
而此刻,沈汀兰也被春娘带到了丽妃的营帐内,一进去,沈汀兰便老实的行礼:“臣女见过丽妃娘娘!”
丽妃居高临下的看着沈汀兰,确实没有出声让她起来,有意让她难看,即便沈汀兰此刻感觉的出来,却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忍着。
想到昨日秦川对她的承诺,此刻倒是有几分猜出了丽妃叫她来的用意。
不过,事情已然要成功,不过是多些隐忍,又有何妨呢。
沈汀兰想的挺好,殊不知,如今事情的走向倒是同她想的已然有了出入。
又过了一会儿,丽妃才缓缓开口:“起来吧!”
语气带着几分的高傲,沈汀兰起身。
端坐在椅子上就这么静静的看着她,片刻后开口:“川儿昨日同你说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他这人最是重情谊,如今事发突然,倒是有了改变。”
“我作为他的母妃,自然是会采纳他的意见的,这个皇子侧妃给你不是不行。”
说到这里,沈汀兰心中窃喜。
“只不过,你应当也清楚,这皇子并不是只一个侧妃,即便答应了你,可这迎娶的日子却要往后延一延,且另外一个侧妃的人选我已经有了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