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乐十五年的盛大氛围中,朱瞻基与胡善祥的婚礼成为了整个大明王朝瞩目的焦点。这场婚礼筹备得格外隆重,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荣耀。朱棣作为大明的圣上,特意拨出一部分款项用于大婚的礼仪开支,以表对皇太孙婚礼的重视。而其余诸如婚礼各项细节的支出、新人华丽服饰的定制等,皆是张嫣动用自己工厂所赚的钱财精心操办。
张嫣一心希望这场婚礼能够尽善尽美,为朱瞻基开启一段美满的婚姻旅程,同时也借此向天下昭示大明皇家的风范。筹备期间,她日夜操劳,从婚礼的每一处装饰到每一道菜品,从新人的服饰设计到仪式流程的反复斟酌,无不亲力亲为。在她的悉心安排下,婚礼的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终于,大婚之日来临。京城内外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皇宫内更是布置得美轮美奂,红绸高挂,鲜花簇拥。朱瞻基身着华丽的喜服,英姿飒爽,尽显皇家气度;胡善祥凤冠霞帔,端庄秀丽,温婉大方。二人在众人的祝福声中,缓缓步入婚礼的殿堂。仪式庄重而神圣,伴随着悠扬的礼乐,他们完成了一系列传统的婚礼仪式,正式结为夫妇。这场婚礼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象征着大明皇室的传承与延续,给整个王朝带来了喜庆与祥和的氛围。
待朱瞻基和胡善祥的婚礼圆满结束后,张嫣便将心思转到了孙若薇和国公府世子身上。想起之前孙若薇与国公府世子的种种纠葛,张嫣心中暗忖:他们不是情意绵绵、出双入对吗?那就让他们“锁死”在一起吧。
于是,张嫣寻了个合适的时机,向朱棣进言:“皇上,臣妾近日瞧见孙若薇与国公府的世子爷相处甚是融洽,二人出双入对,模样儿着实般配。”朱棣听闻,略作思忖,点头道:“嗯,既然如此,倒也不失为一段良缘,那就给他们赐婚吧。”
很快,朱棣的赐婚圣旨便下达。当孙若薇得知这个消息时,心中竟涌起一丝喜悦。在她内心深处,或许也渴望着能有一个安稳的归宿,尽管这个归宿并非最初所期望的朱瞻基,但国公府世子对她的倾心,也让她觉得自己并非被命运完全抛弃。
然而,国公府这边却炸开了锅。国公府的主母,一向眼高于顶,极为看重家世门第。她打心眼里瞧不上孙若薇,觉得她既小家子气,又毫无家世背景,根本配不上自家世子。当听到赐婚的消息后,她怒不可遏,在府中大发雷霆:“这成何体统!那孙若薇何德何能,竟能嫁入我国公府?简直是辱没了我府的门楣!”她坚决反对这门婚事,与国公府的老爷吵得不可开交。
国公府内,一时间争吵声、哭闹声此起彼伏。国公府的老爷虽也觉得孙若薇家世普通,但圣旨已下,皇命难违。他无奈地劝说道:“夫人,圣意已决,我们又怎能违抗?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啊。”主母却依旧不依不饶:“哼,即便圣旨在此,我也咽不下这口气!她一个毫无背景的女子,怎能成为我儿的妻子?”
尽管国公府内吵得翻天覆地,但圣旨如山,他们终究不得不遵从。国公府的世子得知赐婚的消息后,心中却暗自窃喜。在他心中,一直对朱瞻基心怀嫉妒。朱瞻基身为皇太孙,备受皇上宠爱,无论在哪方面都似乎比他优越。而如今,在感情上,他觉得自己终于胜过了朱瞻基。他想着:“平日里都说那好圣孙这好那好,如今在感情上,我不也赢了他一回?”想到此处,他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仿佛多年来压抑在心中的一口闷气终于得以宣泄。
孙若薇开始为自己的婚事做准备。虽然国公府主母对她态度冷淡,甚至多有刁难,但她并未因此而气馁。她深知,这是自己新的生活起点,必须努力去适应。她精心挑选自己的嫁衣,想象着未来在国公府的生活。尽管心中仍对朱瞻基抱有一丝复杂的情感,但她也明白,一切都已成为过去,自己必须向前看。
随着婚期的临近,国公府虽然依旧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氛围,但表面上也不得不按照规矩筹备婚礼。国公府的下人们忙前忙后,布置喜堂,准备婚宴。然而,主母的不满情绪还是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婚礼的筹备进度和氛围。与朱瞻基和胡善祥那热闹喜庆、万众瞩目的婚礼相比,孙若薇和国公府世子的婚礼显得有些冷清和仓促。
终于,孙若薇和国公府世子的婚礼来临。这一日,国公府张灯结彩,但却没有太多真心的祝福。孙若薇身着嫁衣,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踏入了国公府的大门。她能感受到主母那充满敌意的眼神,但她选择默默忍受。国公府世子则满心欢喜,牵着孙若薇的手,完成了婚礼仪式。
婚后,孙若薇在国公府的日子并不好过。主母时常对她冷言冷语,处处刁难。但孙若薇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和坚韧,努力在国公府中寻求生存之道。她用心侍奉主母,试图化解主母对她的偏见;与府中的下人友好相处,赢得了一些下人的支持。而国公府世子对她倒是真心相待,时常安慰她、保护她,这也让孙若薇在这冰冷的国公府中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与此同时,朱瞻基与胡善祥婚后的生活却十分美满。胡善祥温柔贤淑,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成为朱瞻基的贤内助。朱瞻基则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政务之中,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大明王朝的未来,努力学习治国理政之道,积极参与朝堂事务。在他的努力下,朝堂上的一些积弊得到了改善,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安定富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若薇在国公府逐渐站稳了脚跟。她凭借自己的智慧,为国公府出谋划策,解决了一些生意上的难题,赢得了国公府上下的一些认可。主母对她的态度也有所缓和,不再像之前那样处处刁难。而朱瞻基在治理国家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他的威望在朝中日益提高,百姓们对他也是称赞有加。
在这场宫廷姻缘的交错中,每个人都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轨迹。朱瞻基和胡善祥携手为大明的繁荣而努力;孙若薇在国公府经历了从被排斥到被认可的过程;国公府世子也在婚姻中找到了自己的满足。而张嫣,看到朱瞻基的成长和孙若薇有了归宿,心中也感到一丝欣慰。大明王朝在这些人物命运的变迁中,继续向前发展,书写着属于它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