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公主面色沉静地接过太监手中的圣旨,然后看着太监像脚底抹油一样迅速离去。
她缓缓站起身来,步履优雅地走向皇位,每一步都显得那么从容不迫。
当她终于稳稳地坐在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宝座上时,朝堂上的众人似乎才如梦初醒般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盛景兰一行人见状,赶忙跪地高呼:“臣等,参见皇上。”
福康公主微微抬手,示意他们平身。
然而,就在这时,朝堂上突然响起了一阵喧哗声。
“女子怎能继承大统。”
一名大臣满脸怒容地高呼道。
这一声呼喊仿佛点燃了导火索,瞬间引发了朝堂上的一片反对之声。
“老臣要见陛下。”
“公主你敢矫诏。”
“女子无才便是德,公主你身为天下女子的表率,怎可如此行事。”
更有大臣言辞激烈地说道。
“难道我大宋也要出现前唐女帝乱国的局面吗?”
“女子继位,是乱国之象,今日公主你要是继位,老臣就撞死在这大殿之上。”
福康公主嘴角微笑地看了盛景兰一眼。
这一眼,看似随意,却蕴含着无尽的深意。
盛景兰心领神会,她毫不犹豫地举起手中的刀,寒光一闪,如闪电般迅速地划过那名大人的脖颈。
刹那间,鲜血四溅,那名大人的手本能地捂住脖子,却无法阻止鲜血如泉涌般喷出。
他瞪大了双眼,满脸惊愕与恐惧,身体缓缓倒下,最终重重地摔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原本还在大放厥词的大臣们,突然像是被人扼住了喉咙一般,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他们惊恐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幕,满脸不可置信。
而那些胆小的学子们,更是被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抱作一团,浑身颤抖。
他们不过是来参加殿试,却没想到会遭遇如此血腥的场景,这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福康公主看着眼前的混乱局面,嘴角的笑容越发冷漠。
她轻声说道:“真是吵啊,真不知道爹爹以前是怎么忍受你们这些人的。”
福康公主看向王老太师和韩相,缓缓开口道。
“太师,韩相,你们过来看看这道圣旨,是否是爹爹的亲笔所书。”
怀吉见状,赶忙将圣旨恭敬地递到王老太师面前。
王老太师接过圣旨,他定睛细看,越看越觉得这的确是皇帝陛下的笔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一旁的韩相见状,也赶忙凑上前去,一同查看圣旨。
就在这时,王老太师突然双膝跪地,高声喊道。
“老臣参见女帝陛下。”
他这一跪,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愕不已。
王家的人以及王老太师的学生们面面相觑,短暂的沉默后,他们也纷纷效仿,跪倒在地,齐声高呼。
“臣\/学生参见女帝陛下。”
一时间,原本安静的场面变得喧闹起来,许多学子见到这一幕,也都不明就里地跟着跪了下去。
福康公主的目光落在韩相身上。
然而,面对福康公主的怒视,韩相却显得异常镇定。
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公主,老臣想听陛下亲口说这道圣旨的内容。”
福康公主:“刚刚朕来的时候,爹爹已经歇息了。”
韩相微微一笑,回答道:“既然如此,那恕老臣不能听旨了。待明日陛下来到大殿,亲自宣布退位给公主之后,老臣再行参拜之礼。”
说罢,他竟然没有丝毫犹豫,转身便头也不回地离去,仿佛这大殿之中的众人都与他毫无关系一般。
然而,就在他即将踏出大殿门口的瞬间,两名站岗的士兵拦住了他的去路。
韩相见状:“公主这是要做什么?”
福康公主冷声道:“放行。”
福康公主看着韩相远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一些原本就对福康公主心存不满、不肯臣服的大臣们,见韩相都走了,便也纷纷起身了大殿。
福康公主见状,并未加以阻拦,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些人离去,眼神愈发冷漠。
待众人走得差不多了,福康公主这才开口道:“狄青,盛景兰,上前听封。”
狄青和盛景兰闻听此言,赶忙快步上前,跪地叩首。
福康公主端坐于龙椅之上,俯瞰着二人,缓声道:“朕今日特封狄青为兵马大元帅,掌管我大宋兵马,望你能不负朕望,保我大宋江山社稷。”
狄青连忙叩头谢恩:“臣领旨,谢陛下隆恩。”
福康公主微微颔首,接着又道:“盛景兰,朕封你为丞相兼大理寺少卿,赐你上方宝剑替朕监察百官发现有作奸犯科者,你可先斩后奏。”
盛景兰亦叩头谢恩:“臣领旨,谢陛下隆恩。”
福康公主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朗声道。
“元帅和丞相留下,其他大臣都回去吧,待朕的旨意下达后,再来上朝。”
众大臣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