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报卖报,五文钱一份......”
“《大明教育法》规定,凡七岁孩童无论男女均需上学,否则视父母违法!”
“对于家庭困难者,社学可免费发放书本......”
“.......当今天子爱戴将士,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大明兵役法》载明参军者除获取军饷,家人还可享受免税、财物补贴等各项福利!”
“特大新闻,特大新闻......
顺天府、天津府等诸多省府已开始推选代表,通州魏家庄五旬老汉获选!
国之大事让平常百姓参与,天子仁政旷绝古今!”
“......”
连日来,华夏日报与地方报纸大力宣传新律法,将其推向全民热议高潮。
热度甚至盖过战事带来的余温,民间无不议论纷纷。
大明的变化太大了,可谓层出不穷,当初太祖大量创办社学鼓励子民读书,可也没律法惩治父母还发放书本啊。
将士待遇这一块朝廷本就做得极好,这下又给予家人福利,任谁都翘首以盼。
至于百姓参政议政,完全几千年来新鲜事儿,泥腿子可以为大明谏言,简直刷新三观!
不少百姓喜极而泣,感恩天子功德无量,关乎他们的每一项都那么仁慈亲民,天子威望于百姓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就在坊间口口相传中,崇祯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中秋节。
期间下了数道圣旨,各地明镜台代表须在十月底前推选完毕并报送朝廷,推举之事由当地御史和锦衣卫全程监督。
明年三月初一召开明镜台第一届全国大会,每个行省、直辖府人数不超过40人,官员与民间人士各占五成。
对于将士方面,要求军委会从各地选出50名代表参会。
还传旨秦良玉、洪承畴,让二人安顿好军务后即刻进京。
......
八月秋风渐渐凉,时间一晃进入九月。
就在北方泛起的寒意中,高迎祥被押到京师。
孙承宗主持献俘仪式,比去年刘国能入京规模更为庞大。
这一举动标志着流寇彻底覆灭,朝廷十年磨一剑竭力剿贼,总算苦尽甘来。
之后相隔没几天,又传出好消息。
卢象升带着第六军将士凯旋而归,一同回来的还有侯恂、黄蜚及部分属下,祖大寿、金国凤等关宁军及各部立功将士代表。
崇祯领着朝堂大员出城十里相迎,其规格程度大大超出前几日献俘仪式。
“敬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一眼望不到头的将士庄严敬礼,山呼声响彻天地。
当中的新兵儿郎全都变了模样,眼神里充斥着杀气,这便是战火带来的洗礼。
被绳索串在一起的建奴俘虏特别显眼,一颗颗经刻意清理过的金钱鼠尾甚是难看。
那些汉军首领虽剪掉鼠尾辫,不过那身建奴装束,代表着曾经的龌龊过往。
“礼毕!”
崇祯一身戎装,在战车上向将士回了个标准军礼,儿郎们无不感动万分。
走下战车来到卢象升前边,崇祯带着笑意,语气关怀备至:
“中原侯辛苦,快随朕上车驾,一道骖乘入城!”
“陛下,臣......臣惭愧......这......”
一别三个多月,卢阎王还是那么精神。
听到此话犹如遭遇晴天霹雳,随即又附身道:
“陛下,臣不敢!”
历史上只有大将军卫青、霍光享受过此等殊荣,他卢某人何德何能,敢与帝王同车共载,心头可谓七上八下惶恐不安。
“爱卿乃我大明收复失地之第一良将,有何坐不得!”
“臣感激涕零,万死难报陛下隆恩!”
卢象升双膝跪地,眼中泛着泪光,今日天子没有坐銮驾,显然就是想与他同乘一车啊。
自古以来按周礼銮驾属于帝王独有,除了君王任何人不得乘坐,否则便是僭越。
为彰显对前线将士的器重,崇祯学一回汉武帝把战车拉了出来,如此便不是僭越,而是给臣子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
“爱卿请起,随朕回宫!”
“多谢陛下!”
双手将卢象升扶起,崇祯一把拉着他登上战车。
卢阎王有些拘谨,自己成了继卫青、霍光之后的第三人,此举必将青史流芳。
这份殊荣既值得骄傲,同时也预示着肩负起更多责任。
约莫一个时辰后。
大军来到德胜门护城河外,到处人山人海且庄严肃穆,红地毯一直从城门口铺向河边。
整个队伍停了下来,孙承宗快步入城爬上城楼,数十名事务司礼官将施令高声传出:
“鸣礼炮恭迎王师!”
内阁首辅兼首席军机担任司仪,帝王亲自迎接归京将士,礼遇规格被提到最大高度。
“轰轰轰......”
二十八门大炮打响空包弹,不少百姓官员纷纷蒙住耳朵。
这可不是己巳年发炮对抗建奴攻城,大炮带来的巨响只有喜庆,毫无惊恐一说。
“奏乐!”
军乐队奏响浑厚礼乐,锦衣卫开道,天子战车缓缓入城,文武百官紧跟其后。
百姓们看见皇帝竟与一名武官携手站于车头,听说那人便是名震天下的中原侯。
若非固有那份礼仪与矜持,崇拜天子和中原侯的粉丝恐怕都发出尖叫。
大明快两百年没封侯了,只有嘉靖朝戚少保死后追封成武毅侯,卢象升能与天子同车而驾,真是祖坟冒青烟啊。
很多年轻人跃跃欲试,头几回朝廷招兵未轮上,如今都有参军义务,征兵时一定去参加。
“大明万岁,陛下万岁!”
“大明万岁,陛下万岁!”
“......”
第六军将士喊出了口号,围观百姓也跟着振臂高呼。
军乐伴着呐喊声,整个德胜门周围热闹非凡,彻底将入城式推向高潮。
队伍中的建奴和汉军大小首领忐忑不已,似乎从声响中听到一股莫名杀气。
而那些被从西山各煤矿押来观摩的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之流,还有陈演、李弘济等去年躲过处斩的反贼们同样战战兢兢。
阿敏、豪格等为大明当了一年多的矿工骨瘦如柴,早已失去曾经战场上的那股凶狠劲,眼神里多半都是温顺与惧怕。
将士爆发出的气势绝非一般人可挡,乌漆漆的火铳和明晃晃的刺刀,还有那一具具大小佛郎机炮,足以令人胆寒。
“德胜门前迎王师,请陛下登城!”
崇祯通过德胜门后直接上城墙,主要文武伴驾于天子左右。
“跪下!跪下!”
建奴俘虏和汉军首领被押跪德胜门前,看押的士兵刚刚走开,四周便迎来百姓一通土块烂菜叶,有的还扔起了尖尖。
“狗日的!”
“魔鬼,强盗,害得老子家破人亡!”
“狗日的建奴,还我爹爹性命!”
“狗日的汉奸不得好死,老子日你祖宗!”
“......”
百姓们群情激昂,官方早都料到会有这一出,干脆给老百姓留出空间,仅维持现场秩序,全凭他们自由发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城墙上孙承宗念起了精心准备的“发言稿”,一字一句由事务司礼官同步传音。
百姓们也骂累了扔累了,全都竖起耳朵聆听。
“......奉陛下旨意,本批建奴立即押往英烈祠行刑,血祭我大明英烈!”
念到最后,墙上扔下一块令签,直躺躺落在建奴面前。
“杀!杀!杀!”
“......”
孙承宗话音刚落,第六军儿郎呼喊声再次响彻天地。
百姓们无不欢呼雀跃,有的甚至喜极而泣。
“该杀啊!”
“爹,您的大仇得报了......”
“杀!杀!杀!”
“......”
很多建奴听不懂汉话,此刻只有浑身疼痛与臭味,孔有德一众汉军却听得门清。
原以为明军不辞辛苦带回两三百建奴只是为献俘所需,他们重归大明于德胜门前下跪也实属应该,可没说过一到就杀人啊。
孙承宗先前字字透着对建奴反贼的憎恨,汉奸的结局会怎样?一个个不由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