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茫望着窗外,叹了口气,随即回到案几旁。
翻看着鲁肃送来的公物。
因为今年各地的小麦也快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加上流民开垦的田地,以及乐平县的官田。
来年征北军将有五百万担粮食入库。
这大大的解决了征北军的粮食问题。
有了这几百万担粮食,征北军也是时候大展拳脚了。
刘茫不由的心中欢喜,现在毕竟是乱世。
若是遇上天灾,恐怕会得不偿失。
想到这里,刘茫不禁眉头一皱,扬声道:“去把记录官找来。”
随后铁卫领命,记录官主要的任务,就是替刘茫起草文书。
因为刘茫的字,确实不适合自己书写。
片刻后,一个年轻人来到书房内,下拜道:“拜见主公。”
是个年轻人,不过当他看到刘茫时,满脸的崇拜之色。
刘茫说道:“嗯,起来吧,准备起草命令!”
随即记录官,坐在一旁,注视着刘茫,等待刘茫的命令。
刘茫沉思片刻,下令道:“传令,各州郡,务必疏通河道,组织建设水利工程,保证农田灌溉。”
“若有懈怠者,杀无赦!立刻把命令交给子敬先生,让子敬先生好生监管,不可懈怠!”
“诺!”
随即记录官下去,刘茫又开始担心起了吕布。
就在这时,传令官火急火燎的跑了进来。
刘茫见状,急忙问道:“是不是西域传来消息?”
传令官,一脸的激动,点了点头,下拜道:“启禀主公,从玉门关转来的军情,是西域吕将军所发来的。”
刘茫接过信娟,内容短短几句话,“破乌王城,虏万人,乌孙王西逃,大军不日返回。”
刘茫心中激动,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随即对着传令官,吩咐道:“去把两位先生请到书房来。”
“诺!”
刘茫随即走出书房,心中很是感慨,看着院子内到处都是用红色绸缎搭起的场景。
刘茫这才想起来。
明日就是他的大婚之日,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就在这时,鲁肃走了过来。
刘茫随即一愣,笑道:“子敬先生,这么快就来了。”
鲁肃面露犹豫之色,随即开口道:“主公,恰巧肃也有一事要禀报与主公。”
看到鲁肃的神情,刘茫不禁心中好奇,鲁肃在公事上可谓是雷厉风行。
除非是有私事,不然不会如此模样。
刘茫一脸笑意道:“子敬先生有何事,但说无妨,只要在主公我的能力范围,绝不犹豫。”
鲁肃轻声道:“启禀主公,可还记得蔡邕之女,蔡文姬?”
刘茫闻言一愣,有些诧异道:“子敬先生为何有此一问,此女才华横溢,是个难得一见的才女,我当然记得。”
鲁肃朝着刘茫抱拳道:“启禀主公,蔡邕一家,此时已然到了并州,而且蔡邕之女,目前病入膏肓。”
“你说什么!”刘茫闻言心中一惊,刘茫也不知道为何听到,会如此失态。
刘茫眉头一皱,抬头问道:“子敬先生,为何要告诉我这些?”
鲁肃抱拳道:“主公,这一切都是因为主公,其实他们一家早就到了并州,只是为了主公大婚之事,肃一时之间忘记了。”
刘茫拍了拍鲁肃的肩膀道:“子敬先生不必自责,既然如此,我们前去看望。”
鲁肃犹豫道:“主公,明日主公即将大婚,如此去看一名女子,于理不合,而且对主公的声誉也有影响。”
刘茫轻蔑一笑道:“我做事向来随心所欲,岂会在意那些士族的看法?问心无愧即可,何须顾及他人之想法。”
随即,刘茫带着鲁肃,以及数十位铁卫,朝着蔡邕府邸而去。
不多时,众人便来到了,蔡邕他们居住的地方。
距离大将军府邸不远,是鲁肃专门安排的一座小院。
蔡邕的家丁看到大将军前来,全都跪倒在地,不敢抬头。
刘茫随即走了进去,迎面便看到蔡文姬的贴身婢女。
婢女手中,还端着汤药,婢女以为自己眼花了,再确认并不是自己眼花之后。
随即露出惊喜之色。
刘茫说道:“带我去见你家小姐!”
听到刘茫要去见自家小姐,婢女小玉一下子痛哭流涕。
刘茫不由得心中一紧。
这时,一旁的鲁肃说道:“主公,还是我带您去吧。”
刘茫闻言,点了点头。
片刻后,在鲁肃的带领下,刘茫来到了蔡文姬的房中。
刚一进来,刘茫不禁眉头一皱,因为此时房中算是汤药的味道。
蔡母坐在床边抹着泪,蔡邕则在房中来回踱步。
此刻的二老,看起来比之前要苍老许多。
看到刘茫进来后,蔡邕露出复杂之色,不过还是朝着刘茫抱拳道:“下官拜见大将军!”
刘茫则没有搭理蔡邕,径直来到床边,蔡母见状,立马起身来到一旁。
刘茫看着如此憔悴的蔡文姬,心如刀绞。
刘茫随即握住蔡文姬的手,柔声道:“文姬,我来看你来了。”
蔡文姬缓缓睁开眼,以为自己在做梦,喃喃道:“在梦里能见到你真好。”
看到女儿这副模样,蔡母忍不住抽泣。
看到蔡文姬如此模样,刘茫仿佛被抽干了力气。
刘茫死死的握住蔡文姬的手,俯下身子,柔声道:“文姬,好好看看,不是做梦。”
蔡文姬再次睁开眼睛,感受到自己的手,被刘茫的握着。
感受到从手上传来的温度,确信是自己心心念念的人真的来了。
蔡文姬有些激动的说道:“我……我好想你,以为这辈子我们再也无法相见了。”
说着,泪水从蔡文姬的双眸之中落下。
泪水仿佛如刀子般,刺痛在刘茫的心上。
刘茫立马把手指按在蔡文姬的嘴巴上,霸道的说道:“不要胡说,有我在,谁也别想把你我分开,天王老子也不行。”
随即转头朝着外面的铁卫,扬声道:“把华佗给我叫来,快去!”
此时,在门外把守的典韦,立马应诺,带着几名铁卫急匆匆的跑了出去。
蔡邕闻言,喜出望外,因为华佗有神医之名。
看来女儿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