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融轻笑,依旧态度温和:“将军误会。蓟侯与平原侯情意深重,而平原侯又为我主之师。”
“前番商讨贸易之事,左将军特地提到希望能放蓟侯一马。”
“我主负责攻略幽州,有言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平原侯之求,我主自然不会拒绝。”
“是以大费周折地俘虏几位,马不停蹄送往青州。”
符融容貌美丽、宽仁爱士,自幼喜好帮助贫困,长久以来养成了儒雅的气质,一颦一笑间皆散发着君子之魅力。
若非公孙威与之为生死仇敌,恐怕会因为符融这几句话而对其心生好感。
饶是如此,公孙威的态度却也好转了许多。
管中窥豹,可见符融聪慧明辩。
公孙威叹了一口气:“刘备屈尊求旧敌以救同窗,袁谭大费周折完成师傅之命——想必不久之后,类似的传闻就会传遍中原各地吧。”
“好事真是叫你们占尽了!”
就在这时,公孙瓒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吸引了二人注意。
符融急忙叫来随行的医师,那人拔出公孙瓒嘴中丝绸,一番检查后确认并无大碍,只要按时服药即可。
符融和公孙威同时松了一口气。
公孙瓒意识混沌,眼皮宛如钢铁一般沉重,费了好大劲才睁开眼。
“威儿...”
“父亲,我在。”公孙威急忙应答。
公孙瓒顿了几秒积蓄力气,语气骤然加重:“不可直呼平原侯姓名!”
“我与玄德乃同窗旧友,你不称呼玄德官职或爵位,也该照辈分称呼玄德一声叔父!”
“这...”公孙威语塞。
他的性格其实也很宽厚,只是不喜于刘备中途放弃公孙瓒与袁绍结盟,因而直呼其名。
可父亲似乎很珍惜与刘备的情谊,一时叫他不知该如何是好。
公孙瓒说完两句话,虚弱地大口喘气,一会儿后才有气无力道:“你可还记得玄德在退兵前曾派人告知你我难处,不得已而退兵。”
“放眼天下,除了玄德,难道还有人能不顾麾下文武劝阻,不顾臣子本分,不惜与四世三公的袁绍开战,来救援我吗?”
公孙威依旧无言。
“归根结底,我与玄德皆为汉臣,应以平定蛾贼之乱为重。玄德兵败之后,于情于理都不该继续攻打冀州。”
“与袁绍结盟,想来是袁绍威逼利诱的无奈之举。”
公孙瓒说完,重重地靠在马车上,用脑袋顶开车窗,呆呆地看着窗外的疾驰而过的景象。
公孙威大致猜到了公孙瓒在想什么,轻轻摇头。
有个成语叫触景生情,现在农历十月份,初冬时节,道路旁万物凋零,零星的几棵树上挂着枯黄的树叶,渲染着凄凉的气氛。
公孙瓒突然很唏嘘,他觉得自己的雄心壮志就像那几片枯叶,曾几何时也十分繁盛过,不过现在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我是在什么时候放弃那征伐草原、光宗耀祖的伟业的呢?
不知道。
公孙瓒回想自己在幽州的生活,一时之间竟只能想起醉生梦死的宅男生活以及最辉煌时叱咤草原的模样,中间发生了什么,竟一点想不起来。
他意识到,自己在逃避中间发生的事情。
那段时间真的很折磨,战事不顺,内政不顺,刘虞也被袁绍掳走,就连此前当路边野狗踹的草原蛮夷中都打不过,仿佛全天下的人都在跟自己作对。
所以,公孙瓒害怕了,将自己固步自封起来,一边干脆利落地承认自己打不过袁绍,一边沉浸在自己过往的辉煌中自欺欺人。
矛盾,但又现实。
笔者不是什么大人物,史书上随便挑出一个人物来就要比笔者强百万倍,所以我不敢说能准确地写出来那些人物到底在想些什么。
但我觉得只要是人,总归有共同点。
我窃以为,躲在蓟县中等死的公孙瓒,跟现代一些醉生梦死等待死亡临幸的人在心态上大抵是没有区别的。
可就在这时,刘备出现了。
刘备把公孙瓒拉出了那个令他痛苦万分的蓟县,把他拽到了青州那片广阔的天地。
到了青州后,公孙瓒可以向刘备借兵,就像当初刘备向他借兵一样。
或者直接向刘备讨要一官半职,凭二人的交情,刘备断然不会拒绝。
这样的话,自己就能东山再起。
公孙瓒的腰板越挺越直,眸中再度出现光彩,只是尚未挺到笔直,又泄气了一般的弯了下来。
其实也没发生了,扯到伤口了有点疼。
但人在多愁善感的时候,总会因为一些小事联想到许多东西。
现在的公孙瓒已经不是那个叱咤风云的白马将军了。
他试着活动自己胳膊与大腿上的肌肉,很明显地感知到自己的力量大不如前。
他忽地想到自己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骑马、没有练武了。
我还能上马征伐天下吗?
天下之大,究竟有哪片地方仍是无主之地,供我驰骋呢?
我能比过天下诸侯吗?
历史上公孙瓒最后殊死一搏时,曾给儿子写过一封信,内容是:“袁氏之攻,犹如神鬼,地下闻其鼓角,楼上见其冲梯。时间紧急,感情无依。你要拼命求告张燕,飞奔前去告急。”
瞧瞧他在说什么,“犹如鬼神”,用现代话讲,被袁绍调成啥了?
兴许,做一个安乐老翁,安享晚年,对我来说才是最好的归宿。
公孙瓒扭头看向公孙威:“天下虽大,供你我父子立足之处却极少。”
“待到了平原侯麾下,你一定要尽心侍奉平原侯,辅佐其匡扶汉室。”
“待平原侯攻破长安迎回皇帝后,你也能受到祖宗不曾有过的厚赏。”
“父亲已经年老体衰,恐怕不能再驰骋沙场,就在剧县当中静候你与玄德佳音了。”
公孙威眼含热泪:“父亲何故如此?一时之败,焉能决定一世之输赢?”
“他日到了青州,问左将军索要几千兵马,数月军粮,东山再起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