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苦笑着指了指水中的尸体:“说来话长,方才遭李景隆部突袭,幸得宇文将军出手,瑜才幸免于难。”
李文忠闻言,急忙看向水中的尸体,惊呼道:“须臾之间,景隆便命丧黄泉?”
周瑜点头。
宇文成都火气未消,依旧大呼小叫:“你奶奶的,放箭前不分敌我?”
“别说这什么景龙,你们还有一将被我砍到了河里。”
“伤了我家都督性命,我把你也砍死!”
李军士兵听到宇文成都所言,惊呼大喊:“凌将军!”
陆续有人跳入水中寻找凌操,二人旧部不善地盯着周瑜等人,宇文成都被陈霸先按住不再痛骂,却依旧怒目相对。
孙军态度亦不友好,他们可是差点死在李景隆手上。
气氛一时剑拔弩张。
恰在这时,一道雄浑的男声响起:“我观军中信号,似乎是遇到了孙军溃兵。既为友军,为何刀剑相向?”
周瑜借助士兵们照明用的火光,定睛一瞧,来者乌金冠下剑眉如墨,体态雄健胜过宇文成都与鱼俱罗,一双虎目在火光里亮得惊人,锐气顺着目光直逼过来。
高挺的鼻梁投下浅影,下颌的棱角被火光照得愈显刚硬如石。
霸气、威武,这是来者给周瑜的第一印象。
距离更近时,周瑜注意到了那双引人注目的重瞳。
项羽!
周瑜心中惊呼。
万万没想到,朱元璋居然没有处决他。
不仅没处决,还大胆地任其为将攻打广陵。
朱元璋也是好生有魄力。
霸王身后,项燕龙且两将相随。
项燕鬓角染霜,面容沟壑间藏着岁月沉凝,脊背挺如老松,玄色软甲衬着花白长须,随夜风轻动,举手投足带着老将的沉稳威严。
龙且浓眉紧锁如刀刻,双目圆睁似含怒,鼻梁高挺,下颌线条紧绷。脖颈青筋微显,握剑的手骨节分明,甲片碰撞声清脆,一身悍勇之气混着火光漫溢,像柄待出鞘的利剑,锐气难藏。
李文忠向项羽拱手行礼,简要说明了状况。
项羽沉默了一会儿,突然伸手取出一根羽箭,用力折断:“诸君,箭虽利,量少亦易折。”
“今我军有远敌刘备、近敌杨秀清。刘备据齐鲁之地,拥兵十余万,连战连捷,士气正旺,非鼠辈可比也。”
“若不同心协力,怎能夺得广陵,报吴侯之恩?”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俱默不作声。
这时,宇文成都护卫着的苏秦站了出来,抓住机会口绽莲花,将众人哄的一愣一愣的,逐渐放下仇恨。
项燕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随即又恢复了威严的神态。
周瑜对项羽拱手道:“瑜谢过将军。”
项羽微微摇头:“无事。我名朱胜,乃吴侯手下偏将,奉命攻打广陵。”
“我今夜预备奇袭淮阴盱眙二城,安排李将军做先锋开路,不曾想冒犯了都督,还请都督莫怪。”
周瑜略显差异,自动忽略了项羽的假名。
不曾想,那个目空一切的反贼项羽,居然会低头道歉。
他连连摆手:“将军这是哪里话?你我两家互为表里,如此一来,却显得生分了。”
两人相视大笑。
之后,项羽要求周瑜上船,随之一同进攻二城。
上船后,项羽为周瑜介绍此战之将领,除却李文忠、项燕、龙且,还有许久不曾登场的李密与王伯当。
李密很聪明,死里逃生后果断放弃杨秀清,一路南逃,径直投奔项羽。
得益于动作较快,刘备刚刚击败杨妙真,来不及设立关隘,他的逃跑之旅要比杨妙真顺利得多。
周瑜视线中,李密身长七尺有余,颔下三缕墨髯微飘,眉目间带着几分文气。
他投靠项羽后,充分发挥自身足智多谋的特点,很快成为项羽谋主。
自打乱入以来,李密先后与曹操斗、与徐庶斗、与刘备斗,经历可谓丰富至极。
火光照在他鬓角,平添了几分沧桑与稳重。
【李密突破极限,智力+1,当前智力91】
不多时,士卒来报,言军队已靠近二城,项羽便带领士兵上岸。
周瑜手上基本没兵,只能发挥智囊作用。
在靠近淮阴过程中,他发现王保保在城池周围设立了若干关隘,彼此照应,防备严密至极,不由皱起眉头:“将军,瑜观蛾贼守备甚密,奇袭似不可取…”
面对的敌人是被朱元璋称作“天下第一奇男子”的王保保,周瑜一时感到束手无策。
项羽微微摇头,做了个噤声的姿势,继续前进。
周瑜震惊,可看着李文忠等一干将领胸有成竹地姿态,又默默收起了自己的震惊。
于是,一行人靠近了第一处关隘。
关隘大门敞开,守将跪在门前讨好地看着项羽,操着吴地口音:“将军,往前便是淮阴,一路上我都打点好了,蛾贼见杨秀清大势已去,基本上都愿意投降我军。”
项羽颔首,沉声道:“待战后再论功行赏。”
那人连应几声,率领队伍跟到了朱军末尾。
周瑜恍然大悟,原来朱元璋早做好了攻打广陵的准备!
就这样,项羽畅通无阻地杀到了淮阴城下。
王保保负责淮河两岸防御,今夜他正好到了淮河以南,并不在淮阴城中。
守将听闻有一支军队杀到城下,慌张往城墙赶,爬到半路,发现己方士兵连滚带爬地逃。
“怕什么!现在正是黄天需要我们的时候!”守将话音未落,项羽的羽箭便射穿了他的喉咙。
他到死甚至都没能想到自己从府中赶到城墙上的这一会儿功夫,项羽便爬上了城墙。
陈霸先啧啧称奇:“久闻蛾贼中有一霸王勇冠天下,今日真叫我开眼了!”
周瑜赞同地点点头,惊叹道:“与此人战,只可智取而不可力敌。”
他忽的“噗嗤”笑出声,肩膀上下抖动:“哈哈哈,勇有项羽,智有公瑾,又有水军在手,刘备怎敌!”
“协助朱元璋夺得广陵,而后进攻下邳彭城,亦不失为一条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