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阳光透过古朴的窗棂,洒在静谧的庭院中。小弟子瞅见张仲景仙师正悠然地坐在石凳上,手中捧着一本泛黄的医书。小弟子眼睛一亮,像只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来到仙师跟前。
小弟子“扑通”一声跪地,双手合十,可怜巴巴地说道:“仙师啊,您可一定要救救弟子呀!弟子最近被一个问题折磨得茶不思饭不想,晚上觉都睡不好。就是那句‘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差,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弟子实在是弄不明白这到底是啥道理呀?仙师,您就可怜可怜弟子,给讲讲呗,不然弟子都快被这问题逼疯啦!”
张仲景仙师放下手中的医书,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看着眼前求知若渴的小弟子,慢悠悠地说道:“你这小娃娃,先别急。这劳病的事儿啊,里头的门道可多了去了,听为师给你慢慢道来。”
“咱先说说这‘其脉浮大’。你知道把脉吧,就像给身体派去一个侦察兵,通过摸手腕这儿的脉搏,能知道身体里面的情况。这劳病的脉啊,摸起来是浮大的。啥叫浮大呢?就好像脉搏在皮肤表面使劲儿跳,感觉力气还挺大。这就好比一个国家兵力不足,可还得在边境装出一副强大的样子,表面看着挺唬人,其实内里虚着呢。为啥会这样呢?从中医理论讲,劳病会让身体的正气受损,正气不足了,脉就浮在表面,显得大,其实这是身体在虚张声势,向咱们发出求救信号呢。”
小弟子挠挠头,问道:“仙师,那为啥正气会不足呀?”
仙师笑着说:“这劳病嘛,大多是因为过度劳累啦。像长期熬夜干活,身体得不到休息,就像一台机器一直不停地运转,零件都磨损了。或者是操心事儿太多,耗神费力,慢慢地,正气就被消耗得差不多了,脉也就浮大起来咯。”
“再讲讲‘手足烦’。就是说手脚老是感觉烦躁不安,好像有无数只小蚂蚁在手脚上爬,让人忍不住想动一动,挠一挠。你想啊,平常手脚都挺安分的,咋突然就这么闹呢?这是因为劳病把身体里的气血津液给耗损了。气血津液就好比给手脚这片‘土地’浇水施肥的东西,没了它们,手脚就像干旱的田地,干巴巴的,能不闹情绪嘛。而且啊,手脚是人体阳气容易汇聚的地方,气血津液不足,阳气就开始乱串,像没头的苍蝇一样,搞得手脚不得安宁,烦躁得很。”
小弟子好奇地问:“仙师,那为啥阳气会乱串呀?”
仙师耐心解释道:“这就好比一个团队,本来大家都各司其职,干得好好的。结果突然来了个捣乱的,把秩序打乱了。劳病就是那个捣乱的,它让气血津液不足,阳气没了正常的约束,就开始乱来了,在手脚这儿瞎折腾,让你感觉烦躁。”
“接下来是‘春夏剧,秋冬差’。就是说这劳病啊,在春天和夏天的时候会加重,到了秋天和冬天呢,就会稍微好一些。这是为啥呢?你看啊,春天和夏天,天气暖和起来了,阳气都往外跑,就像家里的热气都跑到外面去了。咱身体里本来正气就虚,这时候阳气再往外跑,就更守不住啦,病情可不就加重了嘛。就好比一个破房子,本来就摇摇欲坠,再来一阵大风,那不得塌得更快嘛。而秋天和冬天,天气转凉,阳气开始往回收敛,就像热气又跑回屋里了,身体里的正气相对能稳住点儿,病情也就跟着减轻咯。”
小弟子恍然大悟,说道:“仙师,我好像有点明白了。那‘阴寒精自出’又是咋回事呢?这也太奇怪了。”
仙师神色一正,说道:“这‘阴寒精自出’啊,就是说会感觉阴部寒冷,而且精液还会自己流出来。从中医角度看,劳病把肾阳给伤着了。肾阳就像身体里的小火炉,负责给全身供暖,尤其是下边的阴部。这小火炉不旺了,阴部就冷飕飕的,像掉进了冰窟窿。而且肾还有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主藏精,就像一个仓库,专门存放精液。肾阳不足,这个仓库的门就像坏了一样,关不紧,精液就自己跑出来了,这多尴尬呀。”
小弟子脸一红,不好意思地问:“仙师,那为啥劳病会伤肾阳呢?”
仙师说道:“这劳病耗损身体正气,肾阳作为正气的一部分,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就像打仗,兵力都消耗得差不多了,负责守仓库的士兵也没力气了,仓库也就守不住了。”
“最后说说‘酸削不能行’。就是说身体感觉酸痛,还消瘦,连走路都困难。劳病把身体折腾得够呛,气血不足,经络得不到滋养,就像干枯的河道,水流不通畅,那肯定会酸痛啊。而且身体的营养都被劳病消耗光了,就像家里没粮了,人可不就越来越瘦嘛。没了力气,走路自然就困难重重,走两步就气喘吁吁,像个泄了气的皮球,迈不动腿咯。”
小弟子感慨地说:“仙师,听您这么一讲,我对劳病好像清楚了一些。但从中医理论来说,这劳病和五脏六腑到底是咋个关系呢?”
仙师说道:“这劳病啊,和肾、肝、脾的关系那是特别紧密。肾藏精,刚刚说过,劳病伤肾,肾精流失,肾阳不足,就像大树的树根被挖了,树还能好吗?肝藏血,肾又能滋养肝,肾出问题了,肝血也跟着不足,就像大树没了树根的滋养,树枝树叶都蔫儿了。脾呢,负责运化水谷精微,给身体提供营养。劳病让身体虚弱,脾的负担也加重了,它运化不好,营养供不上来,身体就越来越差。这三个脏腑就像三个好兄弟,一个出问题,其他俩也跟着遭殃。”
小弟子又问:“仙师,那得了劳病该咋治呢?”
仙师说道:“中医治疗劳病,讲究辨证论治,就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开药方。要是阳虚明显,就得多补补阳气,像用点附子、肉桂这些中药,它们就像给身体里的小火炉添柴,让阳气旺起来。要是阴虚为主,就得补补阴液,像生地、麦冬这些,给身体这‘干巴巴的庄稼地’浇浇水。同时,还得调理脾胃,让脾能好好工作,把营养吸收进来,就像给仓库重新整理整理,让粮食能顺利入库。”
“除了吃药,生活里也得注意。首先得好好休息,就像一台机器,用久了得停下来检修检修。不能熬夜,熬夜最伤身体啦,会让劳病更严重。晚上早点睡,让身体的气血有时间自我修复。饮食上也有讲究,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像山药、枸杞、桂圆这些,既能补气血,又能养肝肾。但也别吃太多油腻、辛辣的食物,不然就像给生病的身体再添乱,加重脾胃的负担。”
“运动也不能少,但别做太剧烈的运动。像打打太极拳、散散步就挺好,既能活动筋骨,又不会太累。这就好比给生锈的机器加点润滑油,让它慢慢运转起来。还有啊,心情也很重要。整天愁眉苦脸的,身体恢复得也慢。得保持心情舒畅,多出去走走,看看风景,和朋友聊聊天,心情好了,身体的正气也能跟着足起来。就像给身体注入一股正能量,帮助它打败劳病这个‘小怪兽’。”
小弟子认真地听着,问道:“仙师,那中医里有没有一些小妙招来辅助治疗劳病呀?”
仙师笑着说:“当然有啦。比如说艾灸,这可是个好东西。艾灸关元穴,关元穴在肚子上,肚脐往下三寸的地方,差不多四指并拢的宽度。艾灸这个穴位,能温补肾阳,就像在身体里点了一盏小暖灯,给肾阳不足的小火炉加点温。还有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艾灸足三里,能调理脾胃,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让身体能更好地吸收营养。”
“按摩也不错。每天晚上睡觉前,泡泡脚,然后按摩脚底的涌泉穴。涌泉穴在脚底,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按摩涌泉穴,能引火下行,让身体里乱窜的阳气归位,还能补肾气。”
“另外,穴位贴敷也是个办法。可以把一些中药打成粉,调成糊状,贴在神阙穴上,神阙穴就是肚脐。通过这个穴位,药物能被身体吸收,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这就好比给身体开了一条‘秘密通道’,让药物直接进入身体,和劳病作战。”
小弟子兴奋地说:“仙师,这些方法听起来好神奇呀!那有没有具体的例子,让弟子能更清楚劳病的治疗过程呢?”
仙师说道:“当然有。就说村里的老李吧,他是个木匠,为了多挣点钱,没日没夜地干活,经常熬夜。慢慢地,他就感觉手脚老是烦躁,晚上睡觉还遗精,身体也越来越瘦,走路都没力气。去看郎中,郎中一搭脉,脉浮大,就知道是劳病。给他开了些补气血、温肾阳、调脾胃的中药,还让他按时休息,注意饮食,每天泡泡脚,按摩按摩穴位。老李按照郎中说的做了一段时间,身体就有了明显的改善,手脚不咋烦躁了,遗精的情况也少了,人也有精神了,走路也有力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