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的门在众人陆续进场时关上,房间里空气凝重但一丝不乱。
卫新坐在长桌首位,扫视四周:左侧是蓝娜娜,衣着利落,桌前摊着一叠行动记录;右侧依次坐着陈博士、李工程师、王机械师,三人神情各异但神志专注。
会议桌下方则是几名负责防务和补给的队长,全都提前坐好准备听命。
桌面中央的投影仪早已亮起,一副基地周边三维地图映入众人视线。
所有关键地带用不同颜色标记,北区、南区、几条主要通道、资源点、已建和未建的哨所分布一目了然。
卫新话从不拐弯,一开场便抛出核心:“这次敌人进攻虽被打退,但北区和南区的人一时咽不下这口气。
局势还远远没有到松懈的时候。如果只是守—我们撑不了太久。
现在,必须主动出击。”
蓝娜娜一手按着笔记本,另一只手翻开最新的行动草案,问道:“你准备怎么动手?
是直接打出去,还是先拉拢?”她说话向来直接,声音低沉有力。
卫新用手指在三维投影上轻敲几下,几个闪烁的小红点显现出来,是基地外围的几处关键节点:“第一步是在这些位置设前哨站。
北区的工厂废墟、南边旧农场、还有东西两个小水源地,全部建点,布置短波通讯和简易防御,让我们能随时掌握各方动态。
以往哨岗太疏,这回必须靠前线延伸一步。”
李工程师拿出一摞资料和一块小型演示板,站起来说:“我们刚缴获了不少对方的监控设备,我做了拆解和整合。
现在能把微型探测器分批藏在废弃车辆、房屋角落,配合中继站,保证实时情报不断线。”
他语速不快,条理清楚。
王机械师则托着一叠设计图补充道:“我手头有三辆旧越野车正在改造。
加装钢板和简化版防爆胎,用来执行机动巡逻,减少人员直接暴露危险——动力系统还能应急为外出哨所供电。”
卫新听完两人的简报,点头肯定,随后看向陈博士:“水系统的事我已经验过。
下步研发,你们有方向没有?”
陈博士把手中的记录本轻轻合上,他说:“净化系统已稳定运转,正在升级滤芯。
下步我带队搞广谱抗生素的试剂生产,目前菌种样本已经找齐,如果推进顺利,不出两周就能进入小规模试制。
这对我们控制感染和整体健康保障都有实际作用。”
台下几名队长交换了一下眼色,补给队队长张柏伶首先表态:“抗生素要抓紧,近两周打仗伤口不少,我们医药还是短板。”
卫新随即提出第二项议题:“梁医生那边,我谈过,他答应加入,不过他有个条件——希望每月我们能派一批药品,送南区普通居民。”
安保队长白万荣一皱眉,开口:“会不会显得我们软?
药一给出去,那些人是不是觉得咱们怕他们,往后有样学样?”
食堂队长范语花的声音软却不失分寸:“要是施恩,把自己的标记做明显些,让人知道这些救命药是我们发的。
短时间或许有风险,长远看,民心未必都是拿枪打下来的。”
陈博士插话:“南区疾病多,梁医生不管怎么说是名医。
咱要跟他们合作,多少得有交流,不然只等着他们哗变可不现实。”
场上王机械师也发言:“药品过去,名声树起来,说不定以后技术交流也能谈下来,对我们不是坏事。”
李工程师没有多言,只点点头,看向卫新。
众人意见交杂,有担忧也有期待。卫新不拐弯:“这药我同意派,但所有药都要贴上我们基地的标签,分批送,避免走私。
派出队带队的人每次都轮换,不让他们摸透底细。
梁医生既然想认我们做靠山,就得让南区群众清楚是谁救了他们。”
定了基调,话题转向下一项——白小柔的去留。
卫新扫过在座的人,冷静道:“白小柔的事,也不能拖。
她这类人用好了是一把刀,用废了就成祸害。
打算让她公开回北区,借着赵刚被放这一茬,给她披一层北区‘卧底’的皮。
她手里带些经过处理的‘机密情报’,内容真假参半够北区忙一阵。
这一方面,我们回收情报,另一方面,也能盯死她的动向。”
蓝娜娜神色忧虑:“她胆小,这一出要是出了纰漏,无论是北区还是我们自己都挺难收拾。”
卫新一口断然:“她只要对我们动了真心,那咱们就能把控住。
要是想脚踩两条船——到时候新追踪器就在她体内试用。
要她走,她根本没有第二条路。”
一名名队长见卫新语气坚定,都没有再反对。
蓝娜娜补充:“她交接情报的安全点我负责准备,每次都得用新的别让人识破。”
这个安排落定,会议桌上所有人安静片刻,都明白事态已无退路,各安其责将是唯一选择。
卫新收拾桌上的计划本,望着众人:“外面局势复杂,咱们没退路也没时间指望奇迹。
该主动的时候不能猬缩,技术与人心两手都得抓紧。
明天按新方案落实,前哨和监控必须在三天内见效。
前线和补给一块推进。”
队长张柏伶确认:“我明白,物资随前哨先调一批,一点延误都不耽搁。”
卫新用力点头,会议宣布结束。几名队长依序退场,各自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蓝娜娜最后走出,还在低头研究监控分布图。
等会议室人走净,卫新只留片刻,把桌上整理好的资料分门别类归入密码柜,然后带着一张事先准备好的名单,前往医疗区。
医疗区宽敞整洁,几排病床上有五六名战士正在输液或包扎。
站房一进门,带队队长高政立马迎过来:“卫队长,大家都盼着见你呢。”
卫新没从容套近乎,他先一一走到几名受伤战士跟前,问清楚每个人的情况。
有个手臂缠着厚纱布的中年武装队员,龚永红,说话慢条斯理:“卫队长,能捡条命回来谢天谢地,兄弟们以后就是一根绳上的命。”
他伸出没受伤的那只手,卫新紧紧握住:“基地不会亏待你们,从今天起伤员家庭配额加倍,等复原归队,物资福利都按最高标准走。”
另一个年纪不大的年轻人,名叫杨子昂,腿部受了枪伤,正抬着头憋着劲:“队长,等我好了还想上前线,这回没守住二号哨所,实在不甘心啊。”
卫新把手搭在杨子昂的肩上:“咱这里不缺拼命的人,更需要撑下去的骨头。
先把伤治好,不用着急。短缺的东西全补给上,放心养。”
随行安保随员在一旁把伤员名单认真记下。卫新口头再确认了一遍物资提升和家属照顾程序,这才转身朝里间走去。
里间正有人伏案写记录,他本摇头看文件,见有人进来才转身起身——正是新加入的梁医生。
他原本在南区小有声望,此刻已换上基地发放的白褂,头发梳整,一副专注务实的样子。
他对卫新报以合理的礼数,没有任何多余的话。
梁医生直陈道:“这里设备比南区预想好不少,几台急救机子还能用,资源整备让我更有底。”
卫新沉稳开口:“我很看重你,不光是为看病救人。
等你把这阵摸清楚,接下来想做什么实验、推什么研究计划,都可以提。”
梁医生点了点头,声音干脆:“我准备梳理这边有没有合适的人员,再试着做小型的疫苗接种实验。
只要给配齐三四个人的实验组,药物、记录、数据都好展开。”
卫新给出正式承诺:“实验资源你提单子,有什么难啃的关口直接和我说。
你带出的队伍,我会另开专项补助。”
梁医生的表情没有变化,神情专注而带着一点实际的劲头:“只要有机会,我会做出成果,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卫新点点头,回身带上随员,门外走廊一片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