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我们话回来继续说王勃。

请大家看四大名着里《红楼梦》中王夫人打了金钏并把她赶走那一回中,我觉得金钏那句“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才是最令王夫人忌讳的。

这话不但教宝玉学“坏”,而且有挑唆他们兄弟间关系的意味。

普通大户人家都这样,何况是皇家。

也幸亏是在唐朝这种开明点的朝代,要是放在后来文字狱盛行的时候,王勃有十个脑袋也砍没了。

不过王勃从此不被重用是肯定的了。

后来又出了件王勃擅杀自己窝藏的一个罪犯的事情,当然也有人说此事是别人陷害王勃。

不管怎么说王勃在当地(虢州)的官场上由于恃才傲物得罪了很多人,这事出了以后,帮他的没有,落井下石的倒不少,因此王勃就倒了大霉被下狱,还差点判成死罪,好在后来遇大赦才保全了性命。

但王勃也被革职为民,终身不得再做官。

连他的父亲也受到牵连,被贬到今天越南的交趾去做县令。

经过了这样一个个深刻的“教训,按说王勃该知道些人情事故的重要性了吧。

不!王勃这种性格,套用某位作家的话来说是从不察言观色的从容。

例如在滕王阁参加阎都督举办的酒会时,其实王勃只是路过而已,恰好有人介绍他赴宴做陪。

人家老阎早安排好了,让他的女婿事先准备好文章,到时候炒作一把。

就好现在的选举活动一样,职位早就内定好了。

但当假意让到王勃这傻小子面前时,他还真不客气地顺竿就上,见树就爬,提笔便写了起来。

王勃这人十足是“领导夹菜他转桌”的那一类。可是人家唐朝当时风气还是比较好,放现在,假如也有这样的情况,必有几个阎领导的心腹怒斥王勃:你一小毛孩,怎么这样狂放大胆没礼貌,家教都去哪儿了?

人家老阎比较有涵养,虽然当时也一脸懵逼,冷了脸色,但知晓王勃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好句子时,居然不弃前嫌,转怒为喜:本督送你一对膝盖。

当时政客的鉴赏能力也很高,这两句是是后世公认的千古名句。

倘若这老阎犹如那狗肉将军张宗昌一般粗俗不堪的浑人,连“落霞与孤鹜齐飞”这般美妙的词句都不知晓其含义所在。

那么只要他察觉到有人竟敢抢夺自家女婿的风头,甭管对方笔下所描绘之物如何绚丽多彩、引人入胜,哪怕是天花乱坠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于他而言也是如对牛弹琴,横竖都是看不懂的。

如此一来,他定会毫不留情地斥责道:“你这写的是什么玩意儿!简直就是一派胡言、狗屁不通!”

紧接着,便是一阵狂风骤雨般的棍棒伺候,直打得那人哭天喊地、皮开肉绽,真可谓是“细皮与嫩肉齐飞,鲜血共衣裳一色”啊!

不过话说回来,这样倒也算得上是王勃的幸运了。

毕竟若遇上此等蛮横无理且毫无文学素养之徒,再好的作品恐怕都会被埋没,甚至遭受无妄之灾呢。】

赵大看到这里笑了下,道:“后世这是开玩笑了,纵然是俺这样军汉出身的,也知道治理地方须6得用有文化的读书人才行。”

“那阎都督好歹也是当时洪都的一任长官,唐人又诗风浓郁,怎么会没有鉴赏的能力?”

怕是那阎都督刚开始见王勃抢自己搭好的台子唱戏,确实是会有恼怒在身的。

但读完了王勃的作品后,尤其是里面还写了自己的名字,当场就得把王勃供起来当祖宗!

就如同李太白的作品一样,岑夫子和丹丘生如果没有出现在《将进酒》里面,凭借二人自己的本事,有机会名留青史吗?

一方长官确实是很高的官职了,很多人一辈子也难以达到的,但大唐三百年,诸夏数千年来,一地长官很少吗?

【其实就算阎都督不是不识字的狗肉将军之类,假如是个头脑冬烘,“身自端方”、“体自坚硬”的那种迂腐之儒,也不一定就觉得王勃的文章好。

我们看王勃的这篇文字,从那些应制八股、歌功颂德的文章标准看,前半篇写景写事倒还说得过去,但是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物描写之后,按这类文章的一般原则,就该转入借滕王阁的盛会来歌颂阎公领导下的大好形势,而王勃却写的是什么?

用大段的文字倾诉了一回他个人的愁闷苦情:“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这些话在此场合下说出来,一般也不讨领导喜欢。

虽然说王勃此文有点仿《兰亭集序》的意味,但他的身份和当时的王羲之完全不同,滕王阁会也不同于兰亭之会,所以这样写不大符合应酬文章的要求。

不过正是由于王勃这种我行我素,特立独行的性格,才有了《滕王阁序》这篇好文,王勃才不管你们谁高兴谁不高兴,我以我笔写我心,这正是桀骜不驯的才子本色。

但是王勃的《滕王阁序》既然能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和他人生最后的绝唱,自然可取之处众多。

首先就是王勃的这篇骈文为后世不知贡献了多少的成语。

咱先来看下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其中“物华天宝”“高朋满座”“人杰地灵”等词语就跃然纸上,并且在第一部分,王勃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下此地的美景和地理位置,以及今天什么事情,自己来这的原因。

随后笔头一转,王勃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继续写吹嘘主人家的话,而是真正的代入到一个滕王阁的游客来写景抒情,自顾自的聊了起来。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当时王勃写完之后,据说还流传了一个这样的小故事。

我们都知道《滕王阁序》这个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般,是众宾客写完了今天受邀参宴写下的诗集的序。

所以,王勃当时也在自己的这篇序后写了一首诗,那就是: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这首诗的内容主要为追忆滕王阁当年的繁华,描写如今物转星移的沧桑变迁,抒发了王勃自己面对世间盛衰无常的感慨。

而王勃在写完《滕王阁序》就和众人道别离开了。

阎都督拿起这散发着新墨余香的纸幅,越看越喜欢,当他读到最后一行诗时,发现王勃留下了一个空当,不知道是何意?

他命人快马加鞭追赶,希望求得王勃落下的一个字。

等到来人追到王勃后,却听得他的仆人说:“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大人海涵”。

于是来人马上返回将此话告知阎都督。

阎都督不想让这首诗空着一个字,同时也为了落下一个礼贤下士的美名,于是携众人和金银到王勃住处。

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道:

“何劳大人下驾,晚生岂敢空字?正所谓,空者,空也。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一说完,众人称妙,一个“空”字,感慨深邃,气度高远,境界宏大。

阎大人也不由赞叹:“一字千金,真是当世奇才啊……”】

王羲之赞道:“后生可畏!此篇佳作不论对仗排比还是叙事抒情,意境皆在我之上!”

“仅仅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便可成为绝唱流传千古,更何况此文之中不逊色于此句的不止一处!”

韩愈道:“这就是王子安的实力啊!我年少时常爱读三王的文章以勉励自己,更喜欢读那些描述江南大好河山瑰丽景色的诗文。”

“当我读到了我朝王子安的佳文时,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天色!恨不得当场前往观景以慰我忧!”

朱元璋:“这些人文采上的本事确实是独一无二,咱也认可他们欣赏他们!”

“但这些人不适合出仕做官啊!”

“还是像柳三郎一样,奉旨填词,才是最好的出路!”

【王勃到滕王阁是路过,他的目的地是到交趾看望父亲,结果乘船时遇到风浪,落水而死,年仅26岁。天妒英才,真是可惜了。

是金子永远不会被沙砾埋没,是人杰也不会因为短寿而失去生命色彩,王勃一生虽短如流星,瞬间划过,还是给我们留下太多珍品。

那篇《滕王阁序》写得美不胜收,文中简直是字字珠玑,像什么 物宝天华,人杰地灵,雄州雾列,俊彩星驰都是绝佳的词语,又有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样的精彩句子,千载之后读来,仍是如食花瓣,满口余香。

王勃流传最广的是那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很有气魄,感觉乐观向上。

不过这是他年少时的作品,多少有点辛弃疾所言“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状态。

人的心情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后来王勃写过一篇叫做《别薛华》的诗:

送送多穷路, 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 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 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 俱是梦中人。

感觉凄凄惨惨,和上面那首大不一样,有判若两人的感觉。其实,才子词人们命运凄惨的时候可能更多些。

王勃的一生很短,他只活到了20多岁就死了。

短短的几十年里,却能作出一篇篇的佳作流传人世千年不朽,这样的人生又怎么说得上是惋惜呢。

正如王勃诗中写的离别一样,都说人生哪有不散的宴席,可是这样一说,别离就不会流泪伤心了吗?

还是会,只是千言万语,最终只好一句“朋友,珍重”作别。

故而,让我们像王勃诗中的离别一样,对这位“故人”道一声再见。】

【网友说:

“王勃确实是千年难遇的天才!最欣赏的是这句:关山难越,谁悲单身之狗。萍水相逢,尽是他人之妻。”

“滕王阁序牛逼在,800多字,刚好满足高考作文要求!!”

“语文没有一篇课文是充数的,只是当时忙着赶路,却忘了窥探古人风骨。读时以为是束缚自己的粗布麻绳,回望发现皆是熠熠生辉的丝绸缎带。”

“当年王勃要不被淹死,在座的各位都会被淹死在诗词的海洋里了。”

“王勃此等才情必是孤傲之人,定不看他人眼色!”

“华夏上下五千年也就出了两个千古绝唱的文人,汉末曹公之子曹植的“洛神赋”!初唐王福畴之子王勃的“滕王阁序”!”

“其实武则天还挺欣赏王勃的,他要是没淹死,等后来武则天登基说不定有起复的机会。”

“实际上,我已经猜到了这个榜单上榜的人都是谁了,虽然会有些出入,但肯定猜的大差不差。

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论才情千古无二,十足的优秀和当代绝唱的人物。但是论做官和为人,都属于‘命运多舛’!

这样的人其实就该如柳永一样去‘奉旨填词’!

不得不说,唯有宋仁宗,才知道这种人该怎么使用。”】

大宋朝

仁宗皇帝赵祯哈哈大笑,道:“天幕说的没错啊!能作出千古好文的人不代表有做官的能力!”

“能做官的人,文学能力肯定也是够的,就算没有也不耽误他为官之道的卓越。”

“就如唐人韩愈说的一般:术业有专攻!”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