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也是理想主义者,他智谋高深,深谙权策。
但因为始终坚守儒家的仁政理想和道德底线,往往不愿将人往极恶处去想。
他如今能想到当前关于曹丕最险恶之心境,莫过于趁许都之乱,争夺嗣子之权。
不,与其说是争,不如说是守。
自曹昂殒命,丁夫人离开曹操后,卞夫人递补为主母。
他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新的嫡长子。
按理说,曹操的家业本就会落在他的身上。
只担忧与其他兄弟觊觎此节,趁此作乱。
以曹丕身份于当下之境,亦属人之常情,而非十恶不赦之罪。
念及此,荀彧并未深究曹丕的用意,而是决定将精力尽数投入到稳定许都的事务之上。
荀彧将令牌递还给曹丕:
“公子,这令牌你还是暂且留下,若有用到公子处,彧必会遣人相告。”
曹丕却摇摇头:“令君,我只担忧到时已晚。”
说着,示下绢帛,让荀彧再看。
荀彧略感疑惑,再展开绢帛,一一查看上面的名字。
起初不觉有异,然而顺着那些人的人际关系线慢慢理清脉络,却赫然于脑中结成一张恐怖的关系网。
此刻荀彧只觉得头皮发麻,脊背透凉。
他猛然发觉,当下许都之境,形势险峻,暗潮汹涌之势,恐怕比他预想中还要可怕得多。
“公子,此辈往公子府中去,询问丞相现况?”
曹丕凝重点头:“确实如此。”
荀彧明白,这种情况,便是曹操在此,亦身陷极危之境。
何况曹操还音信全无,生死未卜。
而致许都如此险境,饶是荀彧无比聪明,亦未去想曹丕会是始作俑者。
因为许都如此之乱,实则并不符合曹丕当前的利益。
幸而曹丕后知后觉,将名单归纳整理。
而有了这份名单,荀彧便从中隐约看出了敌人的目的和决胜的机会。
“公子,这令牌我暂且留下,你也暂居于我府中。”
面对荀彧看似“软禁”的行为,曹丕毫无顾虑和迟疑,他一拱手:“遵命!”
荀彧随即升帐,不多时,许都城防各级将校依令而至。
曹操不在,荀彧就是许都最有话语权的人。
“诸将听令!”
荀彧面色凝重,稳坐堂中,曹丕侧坐在左。
他目光扫过帐下,诸将心知情况危急,皆敛声屏息。
“即刻起——全员禁休,卫尉率部严守宫门,三五步哨轮流巡查,非传召者擅入者,格杀勿论!”
“喏!”
“执金吾领缇骑巡街,重点盘查可疑人等,凡携带兵器、行踪诡秘者,先擒后奏!”
“喏!”
“城门校尉紧闭四城,没有本尚书手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违令者以通敌论处!”
“喏!”
“其余诸将各守营垒,加强军备,若遇异动,无需请命,即刻出兵镇压!”
……
最后,他环视众人,语气愈发凝重:“丞相未归之际,许都安危系于尔等一身,未来一月便是生死关头,谁若失职,休怪军法无情!”
众将皆领命应喏。
而后,荀彧看向曹丕。
“二公子,此千卒整束待命,暂屯府中,实有他用。”
曹丕凛然一抱拳:“喏!”
此时此刻,他已是荀彧的坚定支持者。
曹丕复问:“先生,如此行事,岂非要打草惊蛇?”
荀彧冷然一哼,道:“我等若无动作,彼辈反生疑窦。些许举措,恰合其意料之中,方能动其心。吾等正欲诱其现身,一举成擒,永绝后患。”
“如此,许都防御甚严……他们会现身么?”
荀彧抚髯一笑,手指轻夹绢帛道:“公子岂不知,刚才领我军令之人,就有这绢帛背后之人。”
“原来如此……”
曹丕恍然大悟,敬佩不已,却不知心底已冷汗涔涔。
他心中明白,若非司马懿背后指路,便是十个他也斗不过荀彧这样的人。
……
很快,金祎得到了消息。
荀彧已经在开始在城中布防了。
但他一点都不慌。
能第一时间了解荀彧的动向,说明他已经掌控了城防命脉。
很快,少府耿纪带来了太医令吉平。
吉平年过半百,却须发皆黑,精神矍铄。
吉平身为太医令,常得近侍汉帝,平日亦为陛下讲授医理。见曹操欺凌圣躬,其恨如炽,早已深埋肺腑。
他及闻金祎、耿纪、韦晃等欲劫圣驾,投效刘玄德。
吉平亦倾力相援,愿为内应。
不仅为内应,他还提出了一个完美携陛下的计划。
“陛下每月朔日,必往宫中西北角,临庙祭拜先祖,此事即便是曹操,亦未曾阻拦。可于彼时冲入宫中,径往临庙处,护陛下脱出禁城。”
所谓临庙,便是皇宫里的临时太庙。
引迁居许都,而汉皇众陵俱在洛阳。
便于皇宫之西北角建此庙以供陛下祭拜先祖,留一念想。
许都之西北,正是洛阳的方向。
这也是曹操于刘协的仁慈之处。
金祎甚觉此计可行:“皇后如何说?”
“已联络其父伏完,待事毕,便令其协我等荡平曹操余孽。”
金祎颔首:“若能如此,便无需南投玄德公。可径赴洛阳,复陛下旧都,再拟诏书,召玄德公入洛阳勤王,方显主动。”
吉平亦有忧色:“然曹操势力遍布许都,欲将其党羽一一剪除,当如何为之?”
金祎抚髯而笑:“丞相司直韦晃,虽曾为曹操近臣,然其心向汉。曹操在许都布下的兵马,其屯驻之处,韦晃无不了然于胸。有他相助,何愁曹党不灭?”
耿纪凝神道:“如此甚善。然事不宜迟,若待曹家三宗室大将还归,则大事必难成矣。”
金祎站起身,颔首道:“三日后乃朔日。可令耿将军故示松懈,吾领精锐自西门入宫;再得吉平先生引路,当以迅雷之势,径赴西北太庙,营救陛下脱离禁境。”
众人以剑破指,歃血盟誓:“我等今日歃血为誓,当同心协力,诛除国贼,复我汉室!若负此誓,天人共戮,断子绝孙!”
……
另一侧,荀彧已筹妥应对之策,密令曹丕麾下千卒精锐悄然潜入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