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基地众人也没休息就开始准备了起来。
看着已经放置在基地中,正在被加注燃料的火箭弹,李枭也是有些激动想要看看打击的效果究竟怎么样。
这一次也不止李枭他们一个科室,导弹研究所所有人几乎都到了现场,还有很多军方的大佬。
虽然这不是导弹,计划打击的距离也只有50公里,但这对于给你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50公里的距离,这个是他们原来想都不敢想的。
原来一些重武器,能打10公里、15公里他们就很满意了,而现在他们没有想到,能打击50公里的武器,竟然就这样被研究出来了。
这也是让他们一个个都很期待,想想都让人激动。
一到现场,李枭众人就开始忙乎起来,开始对火箭弹进行检查,以及加注燃料,50多枚火箭弹放在一起。
看的李枭也有些期待了起来,他都在想,如果成千上万枚火箭弹,一同发射,那场景会是怎么样的,想想都有些激动。
这一幕李枭感觉之后应该能看到。
他可是知道自从和那十七国打完之后,国内各种武器就开始的疯狂生产,高射炮、107毫米火箭炮都在加产。
火力不足恐惧症的“症状”在就表现了出来,这一次如果50公里火箭弹研究成功,肯定也会立刻投入生产,如果导弹也能在60年之前制造出来,那么肯定也会投产,这样一来等到62年的时候。
绝对能给给对方来一个万炮齐发,给对方来一点炮火的震撼。
“怎么样?加注完了吗?”,在加注完推进剂后,李枭回到了指挥室,钱教授见到李枭就问道。
“已经加注完成。”,李枭点了点头道。
随着一个个消息报过来,很快一枚枚火箭弹,就被运到了外面的空地上。
火箭弹的发射并不是垂直发射,也用不到垂直发射,而是可调整的角度发射,在调整好角度后,几名战士搬起一枚,就架设在了发射架上。
等到这些都准备就绪后,钱教授拿起了电话,几个电话直接就打了出去:“这里是白城子靶场,一切都准备完毕,请做好准备,16点整会准时测试。”。
挂了电话,钱教授就开始让人准备,之前的弹道都是测试好的,众人只等着开始发射。
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当时间来到了16点整,钱教授吩咐道:“发射。”。
随着一声令下,操作员就按下了按钮,瞬间电流触发点火具引,燃推进剂,尾部一下子炸开橙红火球,在推力作用下带着火箭弹离架,直冲天际。
在火箭弹离开的瞬间,观察员也开始记录这一次是否有异常,弹体震颤如何,尾翼有没有脱落,有没有偏航。
而在导弹的所途经的路径上,也都拿着望远镜 + 经纬仪进行观测,在火箭弹飞过的瞬间,通过经纬仪就测试到了仰角、方位角的情况,一边说,旁边的记录员就开始飞快记录,
等到用经纬仪观测的观测员说完,拿着望远镜的观测员也是道:“无翻滚、侧倾情况出现,一切正常。”。
在发射场到打击目标这五公里的范围内,这种观测点设置了三个,一个一公里处,一个三公里处,最后一个就是打击目标的五公里处。
随着火箭弹的飞过,一个个观测点都在记录,最后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响起,瞬间冒起了火光。
火光消散后,实验人员迅速上前,在爆炸点插了一面旗子,并开始测量爆炸点距离原本预定打击中心的距离。
并开始收集火箭弹的碎片,这些在以后都有用,能分析出不少东西来。
远在五公里外的众人,也是听到了这一声巨响,也都在等着结果,很快一个个电话就打了进来。
“报告,一公里观察测处,没发现火箭弹异常情况。”。
“报告,三公里观察处,火箭弹一切正常。”,之后就几开始报告参数,听着那些参数,钱教授也点了点头。
很快五公里处也传来了消息。
“好、好,我知道,四点二十会继续实验,请做好准备。”,这一次电话打的时间有些长,挂了电话,看到众人看向自己的目光,钱教授也道:“距离爆炸点偏差15米,在允许范围之内,爆炸半径在30-35米,在爆炸范围15米,可以对轻型装甲车、卡车或简易土木工事,造成摧毁性打击,
15米到30米,对轻型装甲车等只能造成损伤,能对暴露人员造成致命伤害,30米之外,破片动能衰减,杀伤力显着降低。”。
听着钱教授所说,几位过来参观的军方人员,脸上一个个都露出了笑容,这一数据他们太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了。
而能有这么大的杀伤力,也是因为里面装的炸药,是李枭之前研究出来的高性能弹药,否则仅凭100公斤的重量,去除发动机,弹体,燃料等重量,根本就放不了多少炸药,威力也不可能有这么大。
兴奋过后,同一地点钱教授又进行了三次测试,一次偏差20米,一次正中靶心,这就更让众人心中有了数。
这点偏差都在允许范围之内,当然这只是五公里的偏差,一般50米内都算正常,如果偏差超过这数字,那就不正常了,就要需排查推进剂、弹体结构、发射系统是否有问题。
这些问题结合导弹发射时的一些数据,倒是很好查找出来,不过任何一样的修改,都会浪费很多时间,现在一切都正常,也让不少人安了心。
在测试完这两项测试,在钱教授的命令下,众人又开始了10公里的测试,这一次同样也是三次测试,整体测试下来,一切也正常,只不过偏差距离更远了些,这一次的第三次测试,偏差距离直接达到了25米,但考虑到10公里的打击距离,30米的偏差也在允许范围之内。
这个年代像是远距离攻击武器,无论是导弹还是火箭弹都是如此,非制导的型号误差甚至会达到300-800 米。
制导形也会达到 50-150米,这些都很正常,影响也不大,毕竟火箭弹的攻击,不是单一的攻击,而都是通过多枚齐射,一次齐射可覆盖数万平方米,来用这种方法来弥补打击的精度不足,来实现对对人的打击,而非精准的打击点状目标。
想要达到后世那种精准打击,在这个年代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也要在等个十多年,二十来年,制导技术更进一步以后,才有可能实现精准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