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嵩愣住,冷眸睨着他,“你谁?”
黄康:“……”
黄康很火大,“我是元湘的娃娃亲,我们从小认识,知根知底,你抢了我媳妇儿!识相的话,把她还给我!”
李嵩居高临下睨着他,轻嗤,“傻子。”
讥讽一句,踏步往元家走。
“你说什么——”黄康恼羞成怒,伸手抓李嵩的后衣领,还没摸到,李嵩扣住他的手腕,反手用力一拧。
“疼疼疼疼!”黄康连声喊疼,脸色变白,身体靠过去,不敢往反方向使力,嘴上说着,“放手,放手,我胳膊断了……”
李嵩松手,重重一推,黄康脚步踉跄地往后退。
“滚。”
没再搭理这莫名其妙的人,转身进了元家院子。
元家人还没反应过来,新女婿就解决了闹事的坏家伙。
怕李嵩心里有疙瘩,解释了几句黄家的事。
李嵩:“……我没多想,以前什么情况我都知道,元同志告诉我了。我不介意她订过婚,被退婚也不是她的错,不影响我们组建家庭。”
听到这番话,元家人把心放回肚子,尤其是宋大姨,高兴得眼睛发烫,胸膛却挺得高高的。
她就说,有福之女不进无福之门。
嫌弃地白一眼黄家人,宋大姨冷哼,看向新女婿时不要太满意,女婿没受坏东西影响,好样儿的。
“……别管那些乱七八糟的,走,回家。”
招呼着女婿,看村里人呆呆的,没好气地道:“愣着干啥,该怎么热闹怎么热闹呀,今天谁也不准给我添堵,糖吃起来,都甜甜嘴。”
她舍不得那些糖,但那是自家女婿准备的,他又是给自家长脸,她作为女方的亲娘,当然不会打孩子脸,订婚礼得办的漂漂亮亮的。
大人想把糖留给孩子,装进兜里收好,小孩子没那么多讲究,早已吃起来,腮帮子微鼓,话都不敢说,生怕口中的甜味飞走。
“甜吧?”宋大姨笑着看黑黝黝、瘦巴巴的皮孩子们,嘴上说:“要是甜,等我家湘湘结婚,你们多说几句吉祥话,让我闺女往后的日子像糖一样甜。”
小孩子们都聪明,订婚都有糖,结婚肯定也有,眼睛都很亮,立即拍胸脯。
“大娘放心,交给我们。”
“我现在就可以说,能多给我一颗糖么?”
“说吉祥话有糖吗?”
“祝湘湘姐订婚快乐,夫妻美满幸福,前途远大。”有些卷王已经开始说起吉祥话。
宋大姨笑得腮帮子发酸。
村里人挤进元家院子,恭维着元家人,嘴里说的也都是好话,元老头脊背挺得笔直,觉得自家院子还是太小啊。
元家人:“……”
装扮喜气的屋子。
林昭看到穿着一身新衣的元湘,头发梳得光洁,发鬓戴一朵塑料红花,脸颊也红红的,抹了脂粉。
“……昭昭,你来了。”元湘红着脸说。
“湘湘姐今天真精神,好看。”林昭坐下后夸。
元湘还没说话,她的堂妹挤到林昭跟前,盯着她穿的衣服,眼神闪烁,“姐,你的衣服从哪儿买的?真好看。”
“……自己做的。”林昭敷衍道,这姑娘的眼神她很不喜欢。
“啊?”小姑娘捂住嘴,试图做出娇俏的惊讶表情,可惜那双眼太活泛,“姐你手真巧,我娘都不让我动手的。”
元湘语气不咸不淡地拆台,“那是你家缺布料。”
“……”小姑娘脸上挂不住,佯恼:“湘湘姐!”
元湘也不想大喜日子找晦气,没再说不好听的,和林昭说起话来。
看到她的冷脸,小姑娘不高兴,撅着嘴离开。
“那是你堂妹?”林昭压低声音问。
“嗯。”元湘不好意思地笑笑,“小孩子爱攀比,有时候说话刺耳,昭昭你别理。她要是到你面前找不自在,你告诉我,我去骂她。”
她是元家最大的姑娘,从来都让着家里的弟弟妹妹,一般不跟他们计较,但是,自从她发现,有些人不配给好脸后,她有啥说啥,这么一来心情舒畅,看天是蓝的,水是清的,怎么都舒服。
林昭挑眉。
湘湘姐变化很大欸。
元湘看出她的疑惑,笑着说:“以前总觉得,我被退了婚,连累了家里的姐妹,她们说什么不好听的,我能忍就忍了,也免的我娘难做,哪知道……”
她顿了下,“我想通了,人不能太卑微。”
会让人家蹬鼻子上脸。
林昭拍拍元湘的胳膊,给她使一个赞同无比的眼神,“这么想是对的。”
元湘笑的很灿烂,“嗯,这是我从你身上学会的,让人浑身舒爽。”
“我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呢,湘湘姐尽管学,我不小气。”林昭扶正元湘发上的红花,将一枚精美的星星胸针别在她的胸前。
元湘低头看去,“这是什么?”
“胸针啊,只是个简单的配饰,喜欢吗?”林昭目光那么一扫,满意点头,她的眼光真不错,看到这胸针的第一眼,她就觉得适合元湘。
“很贵吧?”元湘动作轻柔地抚摸那枚星星,眼睛也被星光点亮。
“说这个不合适啊,不管多贵,现在它只是个礼物。”林昭话语轻缓。
“……谢谢昭昭。”元湘笑着说。
林宋两家众人送的订婚礼,给元湘及元家狠狠长了脸,宋大姨面上有光,笑的嘴巴合不拢。
看嘛,这就是娘家有能人的好处。
今天只是订婚,没准备席面,毕竟花费太高,刨地的人家哪搞的起。
元家是朴实的人家,不会做打肿脸充胖子的事,请大厨做了大锅熬菜。
菜是村里各家送来的,自家买了不少豆腐、粉条,菜里不少大肉片子,肉是李嵩买到送来的,每个人能吃好几片,所有人都很满足,比吃席都满足。
吃席也不一定吃到这么多肉呀。
连吃惯好东西的双胞胎都喜欢,和村里的小朋友坐在小马扎上,吃的头也不抬。
看见珩宝吃掉平时不爱吃的红萝卜,林昭嘴角止不住上扬。
二崽小朋友真香了。
林世昌:“笑啥?”
“聿宝和珩宝惦记着吃席,今天没吃上,我真怕珩宝喊出来,落了元家的面子,没想到他忍下来了,只是不开心地撅着嘴。
我还以为他会闹脾气,赌气不吃,哪知道只尝一口就笑开了,看来很喜欢。”
为啥没提聿宝,因为哥哥情商高,说话含蓄,从来不会讲让人下不来台的话。
林昭尝一口大锅菜里的豆腐,味道确实很特别,吃一块还想再吃第二块。
“大锅菜比席面好吃。”林世昌说,“他们没吃过,所以好奇,等尝到味儿就知道了,我外甥是小,但是不傻。”
林昭:“……”
……
丰收大队。
顾婵面如土色出现在村口。
她停在顾家三房门口,看到门中间挂着一把铁锁,双腿卸了力,身体往下坠。
跪坐在地上。
“阿婵?”王春花看到顾婵,愣了几秒,走过去扶她,“这是咋了?”
看一眼顾家门上的锁,忙道:“聿宝娘带着四个崽吃席去了,她表姐今儿订婚。”
“你没事吧?要不去我家坐坐?”
顾婵脸煞白,嘴唇干裂蜕皮,眼睛也是失神的,她憋着一口气来求助,看到那把锁,浑身没了力气,这会倚着王春花才能站起来。
“婶子,麻烦你送我回家。”
王春花不知道顾婵碰到了什么事,她怎么说怎么做,喊出儿媳妇一道送顾婵去顾家老宅。
“承淮娘!”
顾母听见声音出门,看见王家婆媳扶着大闺女,脚下生风地上前。
“阿婵,你这是咋了?摔了?摔哪儿了,没事儿吧,咋还需要人扶啊,先坐,坐下娘看看……”
声音很大。
顾家其他人纷纷从屋里出来。
“娘,我没事,就是路上摔了一跤。”顾婵摇着头,手指陷进掌心,紧张地看着娘家人,心高高悬起,声音发颤,“娘,我想,我想借钱,家里……有吗?”
她已经嫁人,当年顾家给她准备了嫁妆,分家和她没关系,顾父顾母觉得不是啥大事,也没托人告诉她。
“借钱?家里哪有钱!”顾杏儿怕顾婵把自己的嫁妆钱借走,眼神警惕,说话语气也很不好。
“家里刚分家,爹娘那儿连一百块都不到,还要给我准备嫁妆呢,借给你我咋办?大姐,做人不能太自私,你是泼出去的水,别老回家……”
她说的话越来越过分,顾婵低头唇,没说话,眼睛弥漫开水雾。
顾杏儿的话完全不讲姐妹情意,顾母气的不行,手臂抡圆,扇在顾杏儿脸上。
这一下揉进怒意,用了十成十的力。
她那张白皙的脸上出现五指印。
“你给我滚!”顾母脸胀红,双目也是红的,满是失望和痛心,“阿婵是你亲姐姐,她出了什么事,为啥借钱……你问都不问,只在意你的嫁妆,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没心没肺的烂东西,给我滚,爱滚哪儿滚哪儿,滚得远远的。”
顾杏儿捂住发烫的脸,“滚就滚,我也不想有你这样的娘!”
话说完,恨恨地瞪顾母一眼,回房收拾自己的东西,随后冲出家门。
顾玉成作势要追,被顾母喊住。
“别管她!她爱咋咋!我和你爹就当没生过她!”
她不知道的是,顾杏儿出去后,一怒之下找报社,登了和顾家断绝关系的声明。
赵六娘拉住男人的胳膊,小声道:“听娘的。”
顾玉成也不是真心想去追,佯装为难的留下。
顾婵:(??w???‖)?
顾母坐在顾婵旁边,侧头瞧她,“阿婵,你想借多少,我和你爹手头的钱不多,能给你凑个八十,够吗?”
“……不够。”顾婵面带羞愧,这才说出借钱原因,“向东受伤了,伤的很重,人还在县医院,医生说要治好,得四百多块。我拿出家里所有的钱,也才一百出头,我公婆添了三十五,还差很多,我只能回来借……”
顾母一听女婿伤的重,脸都变了,猜测:“向东进深山了?”
“不是。”顾婵心里说不出的埋怨,哪怕觉得自己这股情绪不对,却还是忍不住不怨,“……为了救人。”
在山里救的人,人被野猪创飞,被带下山时差点没气。
可恨的是。
被救那人让他家里人接走,别说医药费,连声谢都没说。
真不值啊。
顾婵为丈夫不值。
顾母不能说女婿救人的行为不对,叹了口气,进屋拿钱。
出来后,看向顾轻舟,“轻舟,你还得几年才结婚,钱先借给你大姐。你大姐和你姐夫都是勤快人,只要过去这个难关,他们不会不还。”
如果过不去……不会过不去!
“借就借,我不是顾杏儿,我不计较这些。”顾轻舟暗讽顾杏儿,扭头进了自己房间,拿来分家得来的五十,和自己攒下的两块,总共五十二块,塞到顾婵手里。
“大姐,拿着,姐夫的伤重要,啥时候还都行,别给自己太大压力。”顾轻舟安慰。
顾婵嘴唇动几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她狠狠吸着鼻子,抹了下眼角,笑中带泪。
“我怎么觉得,轻舟突然长大了……我记忆里他还是那个不爱说话,总是老实干活的孩子,他都能告诉我,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了……”顾婵声音哽咽,喉间像堵着一团棉花。
顾父拍拍老儿子的肩背,语气骄傲,“轻舟早是男子汉了,好样儿的,我儿子好样的。”
咳……顾轻舟红了脸。
顾玉成回屋取完钱出来,便听到这句,顿时酸溜溜地说:“我呢?爹,我也是您儿子。”
不等顾父回答,也把二房的分家钱给顾婵。
“五十块,慢慢还,我们有吃有住的,不着急用钱。”
顾婵伸不出手,顾玉成有家庭,而且家里分家了,她拿这钱怕赵六娘和他闹。
赵六娘略一想就知道大姑子在犹豫什么,于是助顾玉成一把。
“收下,钱借给你我信的过,你又不是顾杏儿,要是顾杏儿,别说五十块,就是一毛我都不会借。”赵六娘心直口快地说。
顾婵看出她真心借,收下。
拿出纸和笔,写下欠条,一一交到“债主”手上。
丈夫还在医院,借下的钱暂时够用,她没多耽误,顾父顾母不放心,让顾玉成去送。
林昭怕老宅用得到自行车,出发前让梆梆把自行车推到老宅,这会正好用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