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宏业回来了。
带着他的屠龙剧社,一路从陕北,千里迢迢的赶回来了。
回来的路上,没有多做耽搁,直奔半岛军区报到。
“向阳去陕北了,你路上没有碰见他吗?”
相比半岛军区的干部们,段宏巽感觉陕北一点都不友好。
一些干部,总觉得他还是军阀子弟,参加革命是被胁迫的。
甚至有时候在台下看戏,看见他去演出鬼子,都掩饰不住内心的嘲讽。
原本他还想在陕北,汇报一下自己想拍电影的谋划。
谁知道,他竟然看见了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的人。
1938年秋,随着电影人袁牧之与吴印咸等人携带着电影器材抵达延安,我党直接领导的第一个电影组织机构——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
而这个电影团,已经在实践他的想法了。
之前,在江向阳手里拿到地道战的故事,后来又听说了抗日女英雄的故事。
段宏业一直在思考。
十殿阎罗打了这么多好仗,不能光用相机记录,如果用电影拍摄的摄影机记录。
把民族最危险时候,八路军这些最朴素的英雄,都收录进了屏幕里面。
如果聊城之战,胶东之战,八路军有摄影组跟着战士们。
记录下战士们为祖国而牺牲,让后世永远铭记,他们伟大的时刻,不朽的英容。
这绝对是一件能名垂青史的事情。
“听陈旅长说,你想拍电影?”
哪壶不开提哪壶?
在延安见过很多八路军的高级干部。
段宏业看清楚很多事,吴政委不管是人品,能力,还是性格,都是顶顶一流的,也是红25军山头的代表人物。
作为江向阳老领导,也即是他的老领导。
对于吴政委,段宏业更尊敬了。
听见吴政委发问,段宏业笑着说。
“八路军已经有专业的人在做了,他们不仅在陕北拍摄,也在山西拍摄,最远还到过聊城,索要了当时好多图片资料。”
总政电影团条件很简陋。
设备仅有“两动三呆”(两台摄影机、三台照相机),有袁牧之、吴印咸、徐肖冰、李肃等6名核心成员。
他们拍摄的胶片,都没有办法冲洗出来,要送到北方邻居家里,才能配音和剪接。
电影除了记录了很多延安的学习,生活场景。
为获取真实素材,电影团在延安拍摄大量镜头后,冒着危险穿越敌军封锁,深入战地拍摄,吴印咸不顾自身安危,用身体护住摄影机;在观察战场拍摄环境时,李肃被一枪打穿了帽子;为拍到真实的敌占区画面,徐肖冰在炮楼里透过枪眼拍摄……
完成《延安与八路军》的电影拍摄以后,胶片已经护送到了邻国去了。
“灰心了?继续专心搞屠龙剧社?”
倒是副参谋长知道一些电影团的消息,还发电报调动部队,为电影团在太行山提供保护。
只不过,副参谋长觉得电影来的太慢,电影团一年都没有做出成果。
说不定段宏业背靠财大气粗的半岛军区,会更快拿出成果,于是笑问段宏业。
“从抗日局面来说,任何时候,发动群众,都不算晚,山东也有大部分地区,我们剧社没有去过..但是,十殿阎罗在我军抗日过程中,留下这么浓墨重彩的一笔,却没有影像资料留给后人,这件事是遗憾的,再说,像根据地挖掘地道作战的故事,抗联女英雄的故事,如果拍出来电影,我们也可以替代剧社,去各地演出,效率更高。”
吴政委和副参谋长对望一眼,不得不承认,段宏业说的是有道理的,他如果能拍出电影来,确实比他担任屠龙剧社团长,带着剧组到处巡演,更有作用。
这家伙还是比较喜欢动脑筋的。
一旦用在正途,他看问题确实比较独到。
依照抗日战争的进程,现在才战略相持阶段,接下来,八路军会迎来波澜壮阔的战略反攻。
把这些战役,记录下来,未来建设新中国,将会有很大的价值。
“那你为什么不干?这可不像你段大少爷做派啊?”
在副参谋长眼中,段宏业是另类的,从来不怕别人说什么,或者说不怕别人嘲笑的,除了江向阳,也很少有人影响他的看法。
“没钱了,这一年多,干剧团,我就没存下一毛钱的边区票。原来父亲留给我的钱,都让三妹给了奚东曙给八路军买援助,随身的钱,这次都交给了陕北的边区银行,让他们换成边区票,给妻妾儿女了。”
动摇段宏业的不是电影人走在他的前面了。
而是根据地目前的条件。
陕北好歹还有一台放映设备,两台摄像机,而且可以从北方邻居家获得胶片等物资补给,也有专业人才。
山东啥都没有。
摄影机比较好办,买就是了,大不了他亲自给奚东曙发电报,把冲印设备和放映设备一块给买了。
人才也不怕,大不了让他们在大洋彼岸找几个熟悉这行业的华人,找不到华人,找洋人也行。
八路军不习惯使唤洋人,不代表他段宏业不习惯干这个。
段宏业担心的是钱,段家为几所大学在西南修筑校舍,捐助部分迁徙后重新办学的费用,掏空了家底。
自家妹夫在大洋彼岸开销本身就不小,找华人为抗日化缘的车马费,都是不小的开销。
八路军庆丰厂需要各种设备,材料。
他担心他要这些东西,挤占了八路军的军械生产,影响了战斗进程。
“段宏业,你要拍电影,我是赞成的,我也相信你有那个能力拍摄出我们根据地最优秀的电影,具体要花多少钱,你可以发个电报问问奚东曙,做一个预算出来,如果半岛军区经济上拿得出这笔钱,而且能确保军工生产可以周转,我亲自给你批。”
“真的?”
段宏业延安时候,发电报问过三妹,段宏巽不同意他找奚东曙去买设备。
一直以为,这件事要等江向阳回来,还做好了被江向阳讥讽的准备。
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被八路军挤压干净了储蓄,竟然能见到回头钱?
“你得把预算做出来,钱太多,我可不敢批。”
“我这就去...”
昔日不羁放浪的段公子,一溜烟跑了。
这背影,让副参谋长和吴政委很感慨,也很感动。
为了八路军和抗日,花光了自己父亲给的所有钱。
最后连妹夫从美国搞来的援助,也首先想到的是军工生产,战士们的武器弹药,补给物资。
再说,他拍电影,也不是完全是满足个人喜好。
也是为了民族抗战的事业。
半岛军区虽然展开的各种科研项目,都是嗷嗷待哺,并没有困难到揭不开锅了。
不管是《赤怜》还是《九儿》,屠龙剧社的成功,已经证明了段宏业在这方面能力,依照段宏业的想法去拍摄电影,放映电影,还是非常有意义的,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抗日反攻中,未必低于战略物资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