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下班,沈青云在市委食堂吃的饭,却没有马上回家,而是来到了篮球场。
傍晚的霞光像融化的金子,泼洒在市委大院的篮球场上。
篮板的玻璃反射着橙红色的光,水泥地面还残留着白日的热气,踩上去暖烘烘的。
沈青云脱下外套递给王凯,露出里面白色的短袖,袖口被汗水浸出淡淡的湿痕。
“老胡,来一局?”
沈青云拍着篮球,球落地时发出“砰砰”的闷响,惊飞了场边槐树上的几只麻雀。
他这个一把手没走,胡国忠这个秘书长自然也不敢离开,自然陪在了沈青云的身边。
这时候听到沈青云的话,胡国忠推了推眼镜,略显局促地扯了扯衬衫下摆:“沈书记,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哪是您的对手。”
他年轻时也爱打球,只是这几年在机关待久了,早就没了当年的灵活。
“就投投篮,不打对抗。”
沈青云笑着运球,一个胯下变向,动作干脆利落。
他大学时是校队的后卫,这点底子还没丢。
胡国忠只好应下来,接过沈青云抛来的球。
篮球在他手里显得有些沉重,他试着投了一个,球磕在篮筐边缘,弹飞老远。
“手腕用力不对。”
沈青云捡回球,示范着说道:“指尖拨出去,让球带着旋转。”
说着话他抬手投篮,篮球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空心入网。
胡国忠跟着学,果然投进了一个。
两人你来我往投了半个多小时,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滚烫的地面上,瞬间洇成小小的深色圆点。
“歇会儿吧。”
沈青云坐在场边的石凳上,王凯连忙递过矿泉水,拧开瓶盖递给他。
胡国忠在他身边坐下,仰头灌了大半瓶水,喉结滚动的声音在傍晚的寂静中格外清晰。
“沈书记,您这身手,比二十来岁的年轻小伙子还利索。”
王凯在旁边也点点头道:“是啊,书记,您这身手,我看现在那些年轻人都比不过您。”
沈青云擦了擦额角的汗,望着渐暗的天色:“老了,跑两步就喘。”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对胡国华说道:“老胡,对咱们华阳市的人事问题,你怎么看?”
篮球场上的喧闹仿佛被这句话吸走了,只剩下远处家属楼传来的炒菜声和孩童的嬉闹声。
胡国忠握着矿泉水瓶的手指紧了紧,瓶身被捏出几道白痕。
他知道,沈青云这话不是随口问的。
“沈书记。”
胡国忠斟酌着开口,目光落在跳动的篮球上,想了想才说道:“要说问题,最关键的还是盘根错节这四个字。很多县处级干部,从参加工作就在一个地方打转,从乡镇到区县,从科室到局里,几十年下来,亲戚、同学、老部下织成一张大网。”
说着话,他叹了口气,声音压得很低:“就像君山县,周劲松在那儿任过县委书记,后来到市里当组织部长,他提拔的人还在县里占着要害岗位。这次查案时,光是沾亲带故的就牵扯出十几个,有些干部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在为党工作,还是在为周家打工。”
沈青云点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石凳,淡淡地说道:“权力扎了根,就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他想起周劲松案里,君山县教育局局长竟然是周劲松的连襟,而这位局长的表弟,又在县财政局管着专项资金,再次点头道:“你说得对,长期在一个地方任职,很容易形成利益集团。”
“可不是嘛。”
胡国忠苦笑,叹了一口气说道:“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有些干部在一个区县待了十年,从普通科员做到县委常委,整个区县的大小官员不是他的门生就是故吏,动谁都得掂量掂量。上次云山区想调整一个镇长,光是打招呼的电话就接了二十多个,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沈青云捡起脚边的篮球,在手里慢慢转动:“当初陈老书记在任时,怎么没想着解决这个问题?”
陈老书记是华阳前任的市委书记陈正华,沈青云之所以好奇,是因为他翻看过陈正华履历的,按照上面所说,陈正华最早是以作风强硬着称的,只不过到了华阳市之后才逐渐变成了老好人。
胡国忠的笑容淡了下去,眼神里多了几分复杂:“老书记不是没想过,他当年想搞干部交流轮岗,结果刚提出来就被周劲松顶回去了。”
他压低声音,无奈的解释道:“周劲松那会儿刚当组织部长,仗着自己在省里有人,处处跟老书记对着干。老书记想动他,又怕影响华阳的稳定,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顿了顿。
他补充道:“这种事情不仅仅是动一个组织部长就能解决问题的,不少常委们其实也都反对。”
胡国忠没有再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沈青云沉默了,篮球在他掌心慢慢停下。
晚霞渐渐褪去,天空蒙上了一层淡紫色的薄纱,远处的路灯次第亮起,昏黄的光线下,胡国忠的侧脸显得格外凝重。
“盘根错节啊……”沈青云轻声重复着,像是在自言自语。
他忽然站起身,拍了拍胡国忠的肩膀,淡淡地说道:“走吧,回去了。”
胡国忠望着沈青云的背影,心里隐隐觉得,刚才的对话恐怕不只是闲聊。
………………
五天后,市委会议室。
常委会再次召开,但气氛却比上次更加微妙。
会议室里的空调开得很足,出风口“呼呼”地吹着冷气,却驱不散空气中的燥热。
常委们的茶杯里,茶叶都沉在杯底,没人有心思喝茶。
沈青云听着众人汇报工作,手指在笔记本上轻轻点着。
政法委书记李尚平汇报完扫黑除恶的进展,特意提到“近期干部队伍思想波动较大,建议尽快确定组织部长人选,稳定人心”。
沈青云抬眼看向他:“尚平同志有合适的人选?”
李尚平挺直了背,像是早就准备好了说辞:“我还是坚持推荐赵立群。他在副秘书长任上,协调能力强,上次处置群体性事件,三天就化解了矛盾,这本事在组织部门用得上。”
“赵立群太圆滑了。”
统战部长周良涛立刻反驳,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冷光,直接毫不客气的说道:“组织部门需要刚正不阿的人,我觉得马文斌更合适,他在人社局搞的干部考核改革,动了不少人的奶酪,却硬是推下去了,这份魄力难得。”
“魄力?我看是鲁莽。”
常务副市长王国珍放下笔,语气带着嘲讽说道:“去年他为了给下属争编制,在市长办公会上跟财政局吵得面红耳赤,这样的人去组织部,怕是要天天跟人吵架。”
他顿了顿,抛出自己的人选:“高志远同志在开发区搞招商时,既能守住原则又能灵活变通,这种干部才适合管人事。”
宣传部长刘群清了清嗓子:“各位说的都有道理,但组织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郑文娟在组织部多年,熟悉干部情况,上次推荐优秀县委书记,她提名的三个人后来都成了标杆,这说明她有识人之明。”
“我之前就说过了,郑文娟是周劲松的老部下。”
李尚平提高了声音,毫不客气的说道:“现在用她,群众会怎么看?”
“周劲松的老部下不等于有问题!”
刘群也来了火气,当场怼道:“郑文娟当年是凭笔试第一进的组织部,这些年考核次次优秀,就因为周劲松当过她的领导,就要被一竿子打死?那我们还是周劲松的同事呢,是不是也要撤职查办?”
会议室里的争论声越来越大,像是煮沸的水。
副书记张东哲端着茶杯,眼神在众人脸上转来转去,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
市长朱鸿起皱着眉,时不时看一眼沈青云,显然在等他表态。
沈青云始终没说话,只是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
直到众人争论得差不多了,他才放下笔,会议室里立刻安静下来。
“都发表完意见了?”
沈青云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朱鸿起的脸上,平静的问道:“市长,你的看法呢?”
朱鸿起放下茶杯,语气沉稳:“我觉得赵立群和马文斌各有千秋。赵立群擅长协调,适合处理复杂关系;马文斌敢于碰硬,适合推动改革。如果非要二选一,我倾向于赵立群,毕竟当前最重要的是稳定。”
所有人的目光又回到沈青云身上,连墙上的挂钟似乎都放慢了脚步。
胡国忠坐在末位,手指紧紧攥着笔,手心沁出了汗。
他知道,接下来的话可能会决定华阳官场的走向。
虽然是市委常委,但他在这种事情上面是没什么发言权的,毕竟秘书长虽然是市委常委,但排名最后,基本上就相当于市委大管家一样。
沈青云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发出规律的“笃笃”声,随后缓缓说道:“各位推荐的人选,都有各自的优势,但也都有明显的短板。赵立群圆滑有余,原则性不足。马文斌刚直有余,变通不足。高志远业务有余,政治敏锐性不足。郑文娟经验有余,魄力不足。”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胡国忠,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倒是有个人选,市委秘书长,胡国忠同志。”
卧槽!
这句话像一颗炸雷,在会议室里轰然炸开。
所有人都愣住了,李尚平手里的钢笔“啪嗒”掉在桌上,周良涛的眼镜滑到鼻尖都没察觉,王国珍张着嘴,半天没合上。
就连胡国忠自己也傻眼了,直接像被施了定身咒,僵在座位上,脸色煞白。
他做梦也没想到,沈青云会提名自己。
“沈书记,这,这不合适吧?”
胡国忠结结巴巴地说,“我从没在组织部门工作过,怕是,怕是胜任不了。”
沈青云看着他,眼神温和却坚定:“老胡,你在市委工作八年,哪个区县的干部什么样,哪个部门的作风如何,你心里没数?上次你整理的干部廉政档案,连十年前的信访举报都有记录,这份细致,组织部门正需要。”
他转向众人,语气加重了几分:“而且胡国忠同志最大的优势是干净。在秘书长岗位上,多少人想拉拢他,他始终守住底线。没有当上秘书长之前,市里好几次想把他调到油水丰厚的部门,都被他拒绝了。这种定力,在当前的环境下,比什么都重要。”
张东哲的脸色瞬间变得复杂,他没想到沈青云会走这步棋。
胡国忠是沈青云的左膀右臂,让他当组织部长,等于把人事权牢牢抓在手里。
李尚平想反驳,却发现沈青云的理由无懈可击。
胡国忠确实干净,也确实熟悉干部情况,只是没人把他往组织部长的位置上想过。
“书记。”
周良涛勉强挤出笑容,“胡秘书长固然优秀,但组织工作专业性很强,他……”
“专业性可以学。”
沈青云毫不客气的打断他,直接说道:“但品行和定力,学不来。”
他目光扫过全场,淡淡地说道:“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意见。各位有什么不同看法,都可以提出来,我会连同大家之前的意见一起,报给省委组织部。”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谁都明白,沈青云这话只是客气。
他提名的人选,省里几乎不可能否决。
更何况,胡国忠的条件确实挑不出大错。
朱鸿起率先表态:“沈书记的眼光独到,胡秘书长确实是合适的人选,我赞成。”
有了市长带头,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李尚平虽然不情愿,也只能点头。
周良涛推了推眼镜,掩饰住眼底的失落。
张东哲脸上挂着标准的笑容,心里却暗暗打起了算盘。
沈青云看着众人,缓缓开口:“既然大家没意见,那就这么定了。胡秘书长,你准备一下,明天和我一起去省里汇报。”
胡国忠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声音虽然还有些颤抖,但眼神已经坚定:“请沈书记和各位常委放心,我一定恪尽职守,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沈青云点点头,拿起桌上的文件:“散会。”
常委们陆续走出会议室,经过胡国忠身边时,都客气地祝贺,只是那笑容里,多少带着点复杂的意味。
张东哲拍了拍胡国忠的肩膀:“国忠,恭喜啊,以后可得多关照。”
胡国忠勉强笑了笑,看着张东哲的背影,心里沉甸甸的。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再也不是那个可以置身事外的秘书长了。
沈青云走在最后,对胡国忠说:“别紧张,按你平时的样子做就行。组织工作,说到底就是公道两个字。”
胡国忠重重点头,夕阳透过走廊的窗户,在他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
他望着沈青云的背影,忽然明白,沈青云提名自己,不是因为私交,而是因为在这场错综复杂的人事博弈里,只有他这个“局外人”,才能真正做到公道。
篮球场的方向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胡国忠握紧拳头,快步跟了上去。华阳的天,或许真的要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