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杨厂长叫你再过去一趟。”
林海刚回办公室,屁股还没坐热,秘书小朱又来了。
“嗯,这就去。”
林海应了一声,便跟着朱秘书,来到杨厂长办公室。
跟林海刚才时一样,杨厂长坐在椅子上,揉着自己的太阳穴。
“杨厂长,累了就回去休息吧。”
“我也想啊, 可厂里一堆事,等着我呢。”
“你气色不太好,但会给你炒盘猪肝补补。”
“一堆麻烦事,吃啥都不管用……林海,你怎么不好奇,我又把你叫来做什么?”
“大概知道是什么事,不用问。”
“唔,说来听听?”
“解释为什么没有处罚李怀德,对吗?”
“对。”
杨厂长笑了一下,“明知他在说谎,但我没处罚他,知道为什么吗?”
“愿闻其详。”
林海手一伸,做了个请的手势。
“李怀德这人工作能力挺强,但心术不正。”
“眼下厂里事情繁多,需要人手。”
“明着处罚他,他心里不痛快,会在背后搞小动作。”
“明白。”林海点了下头。
“这人野心重,在我身边是个雷点,迟早会爆炸。”
“您该不会,要我拆雷吧?”
“聪明。”杨厂长一愣,随即拍了下手。
“拆雷挺危险的。”
“这我知道,要成了,你就不是科长了。”
“不是科长,那又是什么?”
不管多少钱,进了自己兜里,才是自己的。
杨厂长话没说明白,在林海看来,是在给自己画大饼。
前一世,牛马林海,经常被领导画大饼,早就不吃这一套了。
杨厂长愣了一下,没料到,林海会问得如此直白。
林海要是不问,杨厂长不会说。
既然问了,就不得不说。
“副处。”杨厂长淡淡吐出俩字。
林海年纪轻轻,就是科长,是厂里最年轻的科长。
事情办成,成功拆掉李怀德这颗炸弹。
给他一个副处的职位,差不多了。
杨厂长暗想之际,林海的声音响了起来。
“杨厂长,我养好猪,都能当副处,拆掉李怀德这颗炸弹,还是副处啊?”
“这……”
林海直白的要求,让杨厂长有些不知所措。
一直以来,他都认为林海只是一个踏实工作,有能力的小伙子。
没料到,他心眼子还挺多。
“林海,副处已经是破格提拔,不能再升了。”
“不少干部在厂里干了一辈子,也才只是个副处。”
“你年纪轻轻,就副处,已经很不错了。”
本想争取一下副厂长职位的,但听了杨厂长的话,林海打消了念头。
厂里人事关系错综复杂,上升得太快,会遭人嫉妒,被人盯上的。
所谓树大招风,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
单只是个副处的职位,林海不满意。
养猪成功,加上除掉李怀德,给自己一个处长的职位才合理。
“杨厂长,副处上面,还有正处。”
“副处副处,工作处处受限。”
“李怀德为什么处处跟你对着干,还不是因为他是副的,你是正的。”
“他处处得听你的,心里不痛快。”
“后勤的王处不马上要退休了吗,他一退休,我就接替他的位置,您看怎么样?”
林海的话,让杨厂长陷入沉思。
有好几个人,竞争王处的位置。
林海一加进来,又多了一个人。
该选谁不该选谁,他还没拿定主意,正为这事发愁。
林海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一加进来,像一条电鳗放进鱼缸里,搅得鱼缸里的鱼不得安宁。
如果让林海当处长,其他几个老人肯定有意见。
不过。
林海一直跟着自己,和自己穿一条裤子的话,这事可以考虑。
“林海,你在科长的位置待得不长,应该多锻炼锻炼。”
“等经验够了,再考虑处长的事。”
“要不,这事先缓缓?”
杨厂长要是不答应,直接拒绝就好了,为什么要用询问的语气。
一听这话,林海就知道有戏。
分析了一下,于是开口道:“杨厂长,职位越高责任越大,责任越大更能锻炼人。”
“我刚提干,经验确实不足。”
“不过只要跟着您,向您看齐,处处跟您学习,我相信,能胜任这份工作。”
林海说完,杨厂长微微笑了一下。
聪明人真是一点就透啊。
林海都表了忠心,就遂了他的意吧。
如此想着,杨厂长开了口。
“行吧,做好了这两件事,王处退休后空出来的位置,就归你了。”
“我会做好了,那就先谢谢您嘞。”林海拱了拱手。
“谢我做什么,工作做好了,这是你应得的。 ”
林海笑了一笑,杨厂长变得一脸严肃。
“养猪和种植,你都没有问题,我不担心。”
“我担心的是李怀德的事。”
“他是个老油条,心眼子多得很,不好对付,你有把握吗?”
林海没说话,伸手比了一个数字。
杨厂长一看,“九成的把握?”
“是。”林海应了一声。
“这么有自信啊?”杨厂长表情舒缓开来。
“必须有!”
“那就好。”杨厂长一脸喜色,“不过,有必要提醒你一下。”
“这事就我俩知道,不要告诉别人。”
“成与不成,都跟我没任何关系,明白吗?”
“明白!”林海干脆回道。
“明白就好。”杨厂长站起来,“做事去吧,乏力得很,我去里屋睡会儿。”
“还有件事,想跟您商量一下。”
杨厂长正准备离开,林海叫住了他。
“什么事?”杨厂长停住脚步问。
“目前,猪圈里有二十头猪,我想增加数量。”
“你想增加多少?”
听说要增加数量,杨厂长一点不觉得奇怪。
开始养猪的时候,林海就给他说过。
先养二十头,看看效果。
养成功了,再追加数量。
“增加到两百头。”
“多少?”杨厂长以为自己听错了。
“两百头啊。”
“是不是太多了点?”
“不多,每头按两百斤算,两百头就是四万斤。”
“半年出一次栏,一年出两次,就是八万斤。”
“一年有八万斤肉,厂里就不缺肉,不用去外面采购肉了。”
听了林海的讲述,杨厂长沉思了起来。
同意林海养猪,原本只是为了过渡一下。
可粮食短缺的情况,一直没有好转的迹象,不知还要持续多长时间。
加大养猪生产规模,自给自足很有必要。
今后,就算粮食短缺的问题解决了,养猪场和菜园子也可以一直存在,源源不断地给厂里提供物资。
“行,就按你说的办。”
杨厂长想了片刻,同意了林海的请求。
“得勒,既然您同意,那我回头就去办。”
“您休息吧,我走了。”
招呼一声,林海离开办公室,随后去了三食堂。
“师父,你来啦,吃饭了没有?”
林海一到三食堂,马华就凑了上来。
“吃过了,出来一下,有事给你说。”
说着,林海带马华离开人多眼杂的后厨,来到外面的一块空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