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吧。”徐晏清笑道,“深夜来访,着实冒昧了。”
陈昂忙道:“徐相公言重了!”
这可是中书令,三位宰相之一。陛下出征前托付,与杨相公共掌政事,他哪敢怠慢。
却不知,夤夜来访,究竟有何要事?
徐晏清意味深长道:“陈昂,你奉命校勘《武德起居注》,可知,最要紧的是什么?”
陈昂不假思索:“查漏补缺,如实记载。”
徐晏清微微摇头:“尽善尽美,才是最要紧的。”
陈昂拧眉:“下官虽然人微言轻,但也知晓,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才是史官所为。”
“《武德起居注》,事关陛下一言一行,理当实事求是,怎能弄虚作假,尽是歌功颂德之词?”
徐晏清一时语塞,板起面孔:“我等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陛下,为了大秦!”
“陈昂,切莫自误!”
见他动怒,众人皆噤若寒蝉,暗思这愣头青,触怒徐相公,绝无好果子吃!
然而,陈昂怡然不惧,拱手道:“恕下官不能从命!”
见他如此“顶撞”,众人皆倒吸一口凉气。
徐晏清直直盯着他,见他毫无退缩之色,不由一笑,赞道:“不错,是个修史的好料子!”
他转而问道:“你只需美言几句,陛下得知,必然龙颜大悦,加官升职只作等闲,何乐而不为?”
陈昂断然摇头:“下官得陛下厚爱,高中榜眼,任校书郎,修《武德起居注》,只为匡正得失,绝非阿谀奉承之辈。”
“旁人求之不得,你倒是往外推?”徐晏清好整以暇。
“敢问徐相公,陛下可会听信谗言,喜欢谄媚佞幸之臣?”陈昂不答反问。
着作佐郎陡然喝道:“陈昂,休要无礼!”
质疑王内侍监也就罢了。如今,竟敢质问徐相公,莫非不要前程了?
陈昂梗着脖子:“下官只是实话实说。”
“你……”着作佐郎气得七窍生烟。
徐晏清摆了摆手,笑道:“你能犯颜直谏、刚正不阿,这是好事,不愧陛下钦点榜眼。”
“只盼你不忘今日之言,持之以恒。”
“徐相公教诲,下官谨记!”陈昂连忙拱手。
徐晏清点了点头,转身走了,徒留众人面面相觑。
着作佐郎神色复杂,感叹道:“你可真是生逢其时,好运气。”
如今,大秦君明臣贤,对直言进谏之人,不以为忤,反倒大加提倡,多有欣赏。
搁在前朝,胆敢接连顶撞内侍省、中书省两大首官,早就人头落地了。
陈昂神色坚定,得遇明君,我辈自当竭尽所能,为大秦添砖加瓦、共襄盛举。
……
武德元年六月十四,长安城。
高楷率军凯旋,告祭太庙,于两仪殿召见满朝文武。
“此战获胜,全据江南西道十九州,皆是尔等功劳。”
这一次,他虽出征,但并未上前线。一切出谋划策、冲锋陷阵之事,都倚仗麾下文臣武将。
事实证明,大秦人才济济,文臣武将戮力同心,怎不让人欣喜?
“赵喆?”
“末将在!”
“今封你为胡国公,食邑一千一百户。”
“谢陛下!”赵喆大喜过望,从今往后,他也和夏侯敬德、李光焰一样,晋升开国国公之爵,可称一声胡公。
群臣皆是惊叹,年仅二十四岁,便受封国公,着实前无古人。
高楷笑道:“吴伯当?”
“末将在!”
“今封你为葛国公,食邑一千一百户。”
“末将谢陛下隆恩!”吴伯当大喜,连忙下拜。
想当年,他不过一介刑徒,险些丧命。如今,竟青云直上,名列国公之位,青史留名。
何其幸运?
随他拜谢,头顶最后一丝金气消散,化为纯粹紫光,照耀周身。
孙伯端暗叹,时也命也,北方最后一位潜龙,就此成为大秦国公,再无腾飞九霄之运。
不过,封妻荫子、高官厚禄,未必不是一件幸事。
紧接着,高楷金口玉言,封沈不韦为蒋国公,宇文凯为卢国公,食邑各一千户。
“谢陛下!”两人拜谢不迭。
欧阳铭暗赞,沈不韦一介商贾,宇文凯一介工匠,竟也成为国公,着实不可思议。可见,陛下不拘一格用人才。
至此,大秦一共十二位国公,扬名天下。
紧随其后,高楷下旨,晋升张建兆、郭恪二人,为郡公,褚俊、刘兴宗二人,为县公。
李元崇为江南西道节度使、苏行烈为左金吾卫大将军。
此外,林永贞为鄂州刺史,魏宁为潭州刺史,元整为扬州刺史,李义甫为洪州刺史。
封赏一下,殿中一片欢腾,拜谢、恭贺之声不绝。
高楷抬头一望,白、青、赤、紫、金,五色气机流转,如山呼海啸,齐齐汇入大鼎。
一十三重华盖冉冉升起,托举大鼎,载浮载沉。
孙伯端大赞:“大秦一统神州之日,不远了!”
说话间,王寅虎匆匆来报:“陛下,立政殿上禀,皇后殿下即将诞蓐……”
高楷吃了一惊,丢了一句话,便三步并作两步,往殿外走去。
“散朝!”
“臣等告退!”
群臣三三两两走到一起,出两仪殿,三位宰相不期然聚在一处。
王景略忍不住祝祷:“惟愿皇后平安生产,为陛下诞育皇子。”
徐晏清颔首:“吉人自有天相,皇后殿下定会母子平安。”
陛下就一个儿子,自然是多子多福更好。
作为皇后兄长,杨烨自是祈愿母子平安。
然而,他忍不住面露忧色。据母亲所说,梁御医曾为皇后诊脉,这一胎多半是个公主。
只盼,陛下不要太过失望才好。
立政殿。
张氏听闻禀报,早已在殿中等候。
“阿娘!”高楷匆匆见礼,“如何了?”
张氏见他满脸急切,宽慰道:“你媳妇刚刚发动,有御医、稳婆随时侍候,不必太过焦急。”
“是……”高楷略一点头,在殿中徘徊不定,每当传来一声痛呼,他便心中一紧,霎时汗如雨下。
一抬头,见薛采薇挺着大肚子站在身侧,忙道:“你也怀胎十月,即将生产,且回去歇着,不必在这等了。”
“你们几个,快扶贵妃回万春殿。”
“是!”一众侍女连忙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