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们在温榆河,完全就是用鼻孔看人的,身份地位极高,即便是看到那些温榆河当官的,他们也是半点都不怕。
工人,也可以是有极高地位,也可以是一条过上好日子的道路。
叶铭当然要提高工人的地位,想要改变一个国家,光凭自己一个人智慧,肯定是不够的。
而想要发展生产技术,那肯定需要极多的工人。
科学家就不必想了,这是下一代人才能培养出的金疙瘩,或许就在那些学校,那些如今刚刚开蒙的稚童当中。
这些都很好弄,只需要花钱就行,好在如今的叶铭,如今的朱由检,还算是有些钱。
算不上有什么大钱,但是可以说是小有积蓄吧。
毫不夸张的说,光是养这些人,每年花费的钱银,都是数百万两之多!
至于其他研究、生产物资,那就更是海量,细细算下来,完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那个数字,换做任何一个人来,都会觉得无比心惊!
所以哪怕从山西缴获了一千八百万两,叶铭一样觉得不够,远远不够!
当然,不止是为了钱,而是他需要重新掌管大明的经济大权。
大明朝廷对经济的干涉能力,不能说少,只能说根本没有,这才变成了后来逐渐变成了银本位,而朝廷只能越来越缺钱,却没有任何的反制手段。
这不对,这不好。
所以叶铭才打算动手。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一部分相当体量的人,是被迫留在这的。
上一次戏猴局,那些来挖金子的,留下来了一些,这一次来闯关的那些傻子,也留下了许多。
这些人就简单了,管饭,至于工钱,那是一分钱都没有的。
不过为了他们能更好的工作,荤腥还是有的,所有有些来闹事的,反而觉得就这样失去自由,好像还不错?
因为即便是在外面,也不一定吃得饱饭,更别提每顿饭里面,还有荤腥了。
两人走到荒坡,如今的荒坡,其实已经变化非常大了。
地上不再是杂草、碎石、沙土,那些碎石被清理到固定的地方,砌成了田垄,杂草更是看不见。
地里面全是郁郁葱葱的绿色的植物,远远看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朱由检问道:“这就是红薯?”
叶铭笑道:“没错,就是红薯,在我心中的地位,比土豆更高。”
叶铭穿越之前,岁数也不算小,更何况是农村家庭的孩子,他小时候能保证的,就是能吃饱。
但是肉,也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能吃肥肉吃到饱了。
而所谓的吃饱,就是在其中的半年时间,早上红薯、中午红薯、晚上红薯。
他不喜欢红薯,干感恩红薯。
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劳作,都是在收这些红薯,和土豆一样,他们都是埋在地面,都需要一个个的挖出来。
温榆河如今最大的科学家,官位最高的科学家徐光启,以及已经从陕西回到京城的宋应星,两人如今已经在此处。
身边还有几个年轻人,跟在他们的身后,虽然年轻,但是皮肤黝黑,显然是二者的土地。
之所以皮肤黝黑,显然是每天在这田间地头研究,在风吹日晒之下,皮肤要是还能白,那就当真是咄咄怪事了。
此刻他们在地里面,拿着纸笔、尺子等东西,不停地的测量这些红薯的数据。
毕竟是第一批收获的红薯,谁都不了解,数据非常重要。
“走,咱们也去看看。”叶铭说道。
朱由检也是很有兴趣,忙不迭的朝着宋应星他们一行人所在的方向而去。
距离不远,很快就到。
徐光启宋应星看到陛下和叶铭到来,急忙上前迎接。
徐光启笑道:“陛下!先生,大丰收!大丰收啊!”
朱由检问道:“怎么?已经确定了?”
徐光启看向宋应星,说道:“长庚,你说说看!”
宋应星拱了拱手道:“陛下,侯爷,红薯的收成极好,亩产达到了极为夸张的四千斤!”
朱由检原本觉得自己现在的养气功相当不俗了,可听到宋应星的这个话,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不是……四千斤?
那岂不是……三十几石了?
窝草,比土豆的产量还要更高!更夸张!
而且离谱的是,土豆已经算是挑地方的了,这红薯更不挑地方!随便什么旮沓角落、荒坡,都能够成气候。
“神粮,这下子当真再也不用担心饥馑了。”朱由检感慨不已,甚至看着那些郁郁葱葱的红薯,不知不觉鼻子竟然有些酸涩。
然后控制不住,眼睛里面竟然已经饱含热泪了。
然他他转过身,对叶铭恭敬的行了一礼。
“先生,你可能不知道,当初登基的时候,我的内心到底有多么惶恐,我担心魏忠贤杀我,我担心朝臣会杀我,我担心很多很多人,以至于我进宫的时候,根本不敢碰宫里的任何饭菜。”
“陪伴我的,是那一张张的饼子,也不敢喝水,就那干巴巴的饼子,我吃了两天。”
“那个时候,我只想活下去,后来当了几天的皇帝,我觉得好像至少他们暂时不打算杀我,于是我就在想,我是不是可以试着挽救大明?”
“不说做的多好,能不能像张居正一样,为大明稍稍的延长一些寿命?”
“只是后来,我才知道有多难,我想着延长些大明国祚,我都没敢想中兴,更没敢想或许有那么一天,我可以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吃饱。”
“但现在,好像可以做到了?我做到了连太祖和成祖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朱由检一口气说了许多,说实话,宋应星口中的那个数字,实在是给他带来了太多的震撼。
这世上再无饥馑啊,这种成就,这世上有人能做到?
以后历史上,说到贤明君主,谁能绕过他崇祯皇帝朱由检?
而先生,功莫大焉!
叶铭坦然受之,毕竟这的确是他的功劳,的确可以让朱由检这小子获得前所未有的威望。
甚至这些红薯产量的消息传出,很快就会有人给他冠千古一帝的称号,这一点毋庸置疑。